把廣袤鄉村建設成幸福家園(鄉村新貌)
“慶豐(feng) 收、迎盛會(hui) ”,歌聲鑼鼓響起來,民俗舞蹈跳起來,江西省南昌市經濟技術開發區樂(le) 化鎮新莊村的文化廣場上,一派歡樂(le) 氣氛……
“黨(dang) 的政策真是好,硬化道路組組通,裝上路燈處處亮,改水改廁環境美,鄉(xiang) 村生活真舒心。”村民萬(wan) 本監道出了鄉(xiang) 親(qin) 們(men) 滿滿的幸福感。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鄉(xiang) 村建設是為(wei) 農(nong) 民而建,必須真正把好事辦好、把實事辦實”“努力建設富裕、文明、宜居的美麗(li) 鄉(xiang) 村,讓鄉(xiang) 親(qin) 們(men) 的生活越來越紅火”。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堅持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優(you) 先發展總方針,打贏脫貧攻堅戰,實施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推動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發展取得曆史性成就、發生曆史性變革。放眼錦繡山鄉(xiang) ,基礎設施提檔升級,公共服務提標擴麵,人居環境明顯改善,一個(ge) 個(ge) 美麗(li) 鄉(xiang) 村宜居宜業(ye) ,成為(wei) 鄉(xiang) 親(qin) 們(men) 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園。
基礎設施提檔升級
山鄉(xiang) 巨變煥發新顏
豐(feng) 收田野,最美畫卷。
浙江省浦江縣杭坪鎮大塘村高山番茄基地裏,種植戶李國強忙個(ge) 不停:“今年抗旱奪豐(feng) 收,小番茄畝(mu) 產(chan) 值預計能超過4萬(wan) 元。”
小番茄能長成致富果,離不開這幾年村裏基礎設施大幅改善。大塘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李訓盛說,村裏建起高標準農(nong) 田,旱澇保收;產(chan) 業(ye) 路通到地頭,寬帶網絡暢通,小番茄搭上電商快車暢銷江浙滬,種植戶戶均年收入超過8萬(wan) 元。
大塘村是個(ge) 縮影。10年間,各地區各部門把公共基礎設施建設重點向農(nong) 村傾(qing) 斜,持續改善農(nong) 村生產(chan) 生活條件,廣袤農(nong) 村處處呈現山鄉(xiang) 巨變、山河錦繡的時代畫卷。
——“四好農(nong) 村路”不斷延伸,廣大鄉(xiang) 村因路而興(xing) 。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累計投入34628億(yi) 元,新改建約253萬(wan) 公裏農(nong) 村公路,具備條件的鄉(xiang) 鎮和建製村全部通硬化路、通客車、通郵路。鄉(xiang) 村建設行動實施以來,鄉(xiang) 村道路不斷往村覆蓋、往戶延伸,今年上半年,全國新改建農(nong) 村公路6萬(wan) 公裏,同比增長17.7%。路通百業(ye) 興(xing) ,各種要素加速匯聚,流動的鄉(xiang) 村活力煥發。
——“吃水難”問題得到曆史性解決(jue) ,好日子“水到渠成”。
午飯時分,江蘇省徐州市銅山區張集鎮鄧樓村村民王士濤打開自來水,淘米煮飯。“過去吃水用水都看天,如今家裏啥時候用水,擰開水龍頭就行。田間水渠暢通,旱能澆、澇能排,豐(feng) 收有底氣。”王士濤說。
補上水利短板,為(wei) 農(nong) 村發展注入源源活水。困擾億(yi) 萬(wan) 農(nong) 民的“吃水難”問題得到曆史性解決(jue) ,全國農(nong) 村自來水普及率達84%。農(nong) 田有效灌溉麵積達到10.37億(yi) 畝(mu) ,生產(chan) 了全國75%以上的糧食和90%以上的經濟作物。
——鄉(xiang) 村發展條件明顯改善,富民產(chan) 業(ye) 拔節生長。
金秋時節,柑橘飄香。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西鄉(xiang) 塘區雙定鎮義(yi) 平村,信立柑橘合作社負責人盧若正對著直播鏡頭推銷沃柑。這些年,網絡、物流暢通,區裏在各村建起電商服務站。盧若順勢搞起直播帶貨,合作社的品牌沃柑擴種到1.2萬(wan) 多畝(mu) ,去年產(chan) 值2億(yi) 多元。
基礎設施改善夯實發展基礎,鄉(xiang) 村富民產(chan) 業(ye) 做大做強。10年來,全國農(nong) 產(chan) 品加工企業(ye) 營業(ye) 收入近25萬(wan) 億(yi) 元,累計培育了80個(ge) 年產(chan) 值超100億(yi) 元的優(you) 勢特色產(chan) 業(ye) 集群,30個(ge) 年產(chan) 值超100億(yi) 元的現代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園,打造了一批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發展高地。
人居環境持續改善
美麗(li) 鄉(xiang) 村宜居宜業(ye)
鄉(xiang) 村振興(xing) ,生態宜居是關(guan) 鍵。
農(nong) 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圓滿收官,各地村莊麵貌煥然一新。農(nong) 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壓茬推進,鄉(xiang) 村更加宜居宜業(ye) 。
——告別髒亂(luan) 差,擁抱潔淨美,村容村貌煥然一新。
陝西省子洲縣馬岔鎮馬岔村,家家戶戶房前屋後幹淨整潔,院子裏辣椒、西紅柿等時蔬長勢正旺。“村裏開展清潔行動,鄉(xiang) 親(qin) 們(men) 一起動手,進行衛生大掃除、垃圾大清理、環境大整治。一些鄉(xiang) 親(qin) 亂(luan) 丟(diu) 垃圾的陋習(xi) 也都改了。”談起村子的美麗(li) 蝶變,村民張遜和連聲 稱讚。
目前,全國95%以上的村莊開展了清潔行動,農(nong) 村基本實現幹淨、整潔、有序。今年以來,各地提高標準,健全機製,加快推動村莊環境從(cong) 幹淨整潔向美麗(li) 宜居邁進。
——瞄準民生期盼,鄉(xiang) 村環境質量不斷提升。
山東(dong) 省東(dong) 營市東(dong) 營區文匯街道蘭(lan) 趙村村民杜建平家裏,改造後的廁所幹淨整潔,腳踏一踩便可衝(chong) 廁,“有問題隻要掃一下二維碼,很快就有工作人員上門解決(jue) 。”東(dong) 營區紮實推進農(nong) 村“廁所革命”,家家戶戶用上了幹淨衛生的廁所,區裏還以政府購買(mai) 服務的方式,建成了廁具維修等管護服務體(ti) 係。
各地在農(nong) 村人居環境整治中,重點解決(jue) 突出問題,補齊環境短板。目前,全國農(nong) 村衛生廁所普及率超過70%,九成以上的自然村建立了生活垃圾收運處置體(ti) 係,農(nong) 村生活汙水治理率達到28%左右。
——守護綠水青山,生態田園畫卷不斷鋪展。
正是茶園管護時節,甘肅省隴南市康縣陽壩鎮油房壩村的生態觀光茶園裏,一派繁忙。在茶園周圍,油房壩村栽植景觀植物綠化美化環境,開發了天鵝湖、百鳥園等多個(ge) 景點,打造“村在綠中、人在景中”的美麗(li) 鄉(xiang) 村,每年前來觀光休閑的遊客達10餘(yu) 萬(wan) 人次。“村莊變景區,田園變公園,去年全村人均純收入達到12560元。”村支書(shu) 魏雲(yun) 介紹。
鄉(xiang) 村承擔著重要的生態功能,各地加大環境保護治理力度,走綠色發展之路,鄉(xiang) 村生態環境明顯改善。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xiang) 愁,各地立足實際打造了5萬(wan) 多個(ge) 美麗(li) 宜居典型示範村莊。
公共服務提標擴麵
鄉(xiang) 村生活更加美好
城鄉(xiang) 融合,推進共建共享。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各地區各部門建立健全城鄉(xiang) 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體(ti) 製機製,推動公共服務向農(nong) 村延伸、社會(hui) 事業(ye) 向農(nong) 村覆蓋,廣大農(nong) 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提升。
——增投入、強覆蓋,公共服務資源向農(nong) 村延伸覆蓋。
“醫保結算、社保辦理、休閑健身,家門口就能享受一站式服務,日子越過越有滋味!”四川省旺蒼縣水磨鎮板橋村黨(dang) 群服務中心裏,馮(feng) 光躍老人正在“愛心食堂”排隊買(mai) 飯。旺蒼縣在農(nong) 村社區建起黨(dang) 群綜合服務中心,推動公務服務向鄉(xiang) 村覆蓋。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各級財政加大投入,加快公共服務資源向農(nong) 村延伸拓展,農(nong) 村社區綜合服務設施覆蓋率達到79.5%,抽樣調查群眾(zhong) 滿意度達到87.6%。
——學有所教,病有所醫,農(nong) 村基本公共服務水平穩步提升。
河南省盧氏縣官坡鎮蘭(lan) 東(dong) 村衛生室裏,村醫曲會(hui) 文正與(yu) 百裏外的縣人民醫院內(nei) 科專(zhuan) 家鄧元龍視頻連線,為(wei) 村民賈君生遠程會(hui) 診。“家門口就能請大醫院的專(zhuan) 家看病,省錢又方便!”賈君生說。
越來越多的優(you) 質公共服務資源下沉鄉(xiang) 村。在全國,90%的家庭15分鍾內(nei) 能夠到達最近的醫療點,農(nong) 民看病越來越方便;重點加強農(nong) 村學校建設,99.8%的學校辦學條件達到基本要求;2895個(ge) 縣全部實現義(yi) 務教育基本均衡,形成城鄉(xiang) 義(yi) 務教育均衡和一體(ti) 化發展新局麵。
——兜牢民生底線,農(nong) 村社會(hui) 保障體(ti) 係日趨完善。
“吃住有人管,生病有人看,住在這裏踏實舒心。”雲(yun) 南省雙柏縣大莊鎮康養(yang) 中心的沈桂珍老人說。一早起床,沈桂珍走出房間,到院裏跟同住老人聊天。身後廚房裏,工作人員正為(wei) 老人們(men) 準備早餐。近年來,雙柏縣開展農(nong) 村特困供養(yang) 對象托養(yang) 服務,讓他們(men) 有人陪伴、有人關(guan) 愛。
困有所助,弱有所扶,應保盡保,我國統籌城鄉(xiang) 社會(hui) 救助體(ti) 係,完善最低生活保障製度,織密紮牢民生“保障網”。2012年至2021年,全國城鄉(xiang) 低保平均標準分別增長了1.2倍和2.1倍;特困人員基本生活標準達到或超過當地低保標準的1.3倍……社會(hui) 保障水平穩步提升,為(wei) 鄉(xiang) 親(qin) 們(men) 托起穩穩的幸福。
希望田野,大美鄉(xiang) 村。億(yi) 萬(wan) 中國農(nong) 民正踔厲奮發,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把廣袤鄉(xiang) 村建設成安居樂(le) 業(ye) 的幸福家園,以實際行動迎接黨(dang) 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 人民日報 》( 2022年09月27日 06 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