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橫街:培育“共富工坊”實現多方共贏
“預計全年帶動3000餘(yu) 名農(nong) 戶在家門口就業(ye) 增收”,這是今年台州市路橋區橫街鎮“共富工坊”的目標。
該鎮通過用足優(you) 勢資源,借力數字賦能,提供從(cong) 生產(chan) 到銷售的“一條龍”服務,構建“共富工坊”微成長、高壯大的梯次培育格局,更好地串聯起村居、企業(ye) 、商超、農(nong) 戶,實現多方共贏。
收入漲了 生活更有盼頭
台州某燈飾公司建立的“共富工坊”是一家以聖誕燈飾及其配件製品為(wei) 核心的工坊,年產(chan) 值達2億(yi) 元。
記者在工坊內(nei) 看到,工人們(men) 在生產(chan) 線上忙碌著,車間一派繁忙景象,一串串節日燈從(cong) 這裏“走”下生產(chan) 線,被裝車出海運往歐美市場。工人陳玉娥說:“我就晚上來這裏幹活,一個(ge) 月額外增加2000多元收入。”
“每年6至9月是我們(men) 節日燈出口旺季,有時候會(hui) 出現不可知的用工缺口。”該公司辦公室主任李華告訴記者,現在有了“共富工坊”提供的農(nong) 村閑置勞動力,讓企業(ye) 的生產(chan) 節奏加快,確保按時交貨,“僅(jin) 今年7、8兩(liang) 月就吸收附近閑置勞動力100餘(yu) 人。”
據悉,通過發揮“低人力成本+低場地費用”的優(you) 勢,該企業(ye) “共富工坊”共搭建了分坊50個(ge) ,其中路橋區13個(ge) (橫街鎮4個(ge) ),吸引了1731名農(nong) 戶入駐增收。
得益於(yu) “共富工坊”的建設,“顧家掙錢兩(liang) 不誤”成為(wei) 當地群眾(zhong) 生活新常態。“今年以來,發揮村企合作的優(you) 勢,與(yu) 每個(ge) 村(居、社區)簽訂用工幫扶協議,由各村收集村裏閑置勞動力和低收入農(nong) 戶信息,幫助農(nong) 村留守人員、傷(shang) 殘人員等參與(yu) 手工製造來料加工和農(nong) 產(chan) 品初加工,推動就近就業(ye) 。”橫街鎮副鎮長李羿男介紹,目前已有1000餘(yu) 名農(nong) 戶入庫。
與(yu) 此同時,該鎮通過開放“5+2”“白加黑”“暑假工”等就業(ye) 模式,吸引企業(ye) 員工、大學生人群開展靈活就業(ye) ,充分拓寬中低收入人群增收渠道。
多方扶持 發展更有底氣
“有了50萬(wan) 元的金融授信,對我們(men) 工坊來說是一劑‘強心針’。”笠帽“共富工坊”負責人吳良祿算了一筆賬,工坊缺少抵押物,因此貸款不僅(jin) 麻煩,利率還高,“現在這款‘共富·工坊貸’的金融產(chan) 品,利率低、貸款方便。”
據介紹,“共富·工坊貸”由橫街鎮和路橋農(nong) 商行聯合開發,麵向路橋區內(nei) 參與(yu) “共富工坊”的三方成員,根據運營情況和帶動農(nong) 戶增收的效果,銀行對其進行綜合考評給予積分獎勵。在積分使用方麵,利率最多可申請下調0.5%,貸款額度最高個(ge) 人50萬(wan) 元、企業(ye) 1000萬(wan) 元,貸款期限最長可達3年,而且服務群眾(zhong) 多、增收效果好的工坊可以一事一議。
讓吳良祿感到踏實的不僅(jin) 是政府推出的金融支持,“共富櫃台”的設立也幫助他們(men) 拓寬了銷路。橫街鎮在超市設立“共富櫃台”幫助銷售“共富工坊”生產(chan) 的產(chan) 品。
走進當地一家超市,“共富櫃台”被設置在店裏顯眼處,目前零費用入駐產(chan) 品包括橫街板刷、藤編藤椅、皮蛋等多款產(chan) 品,在談產(chan) 品超過10款。
“酒香也怕巷子深,我們(men) 希望通過像超市這樣的人流量密集地建立‘共富櫃台’,再結合線上數字平台減少信息差,進一步拓寬銷售渠道,更好地助農(nong) 增收。”李羿男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