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十年來北京堅持經濟增長與民生保障發展協調一致 居民收入突破四道萬元大關

發布時間:2022-09-29 17:05:00來源: 北京日報

  經濟增長與(yu) 民生保障協調發展,讓全體(ti) 人民共享發展成果。昨天,國家統計局北京調查總隊發布報告顯示,2021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wei) 75002元,比上年增長8%,扣除價(jia) 格因素,實際增長6.8%。與(yu) 2012年相比,居民收入由3.68萬(wan) 元不斷躍升,先後突破四道萬(wan) 元大關(guan) ,收入水平實現跨越式增長。

  工資性收入增長貢獻率超6成

  十年來,北京不斷拓寬居民收入渠道,實現更高質量和更充分就業(ye) ,加大轉移支付力度,提高保障水平,居民收入結構更加合理。

  其中,居民人均工資性收入年均增長8.7%,對居民收入增長的貢獻率超過60%,繼續發揮“壓艙石”作用。在連年上調離退休金、調整多項社保標準、提高社會(hui) 兜底保障水平、建立統一的城鄉(xiang) 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製度等政策下,居民人均轉移淨收入年均增長10.7%,居四項收入之首,所占收入比重由2012年的17.3%提高到2021年的21.2%,收入貢獻率僅(jin) 次於(yu) 工資性收入。

  伴隨金融、房地產(chan) 等生產(chan) 要素市場發展,農(nong) 村土地資源管理不斷完善,多渠道增加居民財產(chan) 性收入的目標進一步推進,財產(chan) 淨收入增長潛力凸顯,居民人均財產(chan) 淨收入年均增長5.7%,成為(wei) 居民增收“潛力股”。

  整體(ti) 看,十年來,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8.2%,扣除價(jia) 格因素,年均實際增長6.1%,與(yu) 經濟增長實現基本同步。

  居民收入“橄欖型”分布特征顯現

  “三農(nong) ”問題是北京工作的重中之重。

  報告顯示,十年來,農(nong) 村居民收入年均增長9%,明顯快於(yu) 城鎮居民。隨著農(nong) 村居民收入較快增長,城鄉(xiang) 居民收入差距逐年縮小,城鄉(xiang) 居民收入比由2012年的2.62縮小至2021年的2.45,其中2021年較上年縮小幅度達0.06,為(wei) 近年來最大值。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北京全麵貫徹“共享”發展理念,紮實推進共同富裕,持續擴大中等收入群體(ti) ,增加低收入者收入,居民收入分配格局更趨合理。近五年,從(cong) 居民收入水平分組看,中低收入戶與(yu) 中等收入戶收入增幅有所擴大,居民收入“橄欖型”總體(ti) 分布特征顯現。同時,全市持續激發增收潛力大、帶動能力強的重點群體(ti) 活力,技能人才、新型職業(ye) 農(nong) 民、科研人員、小微創業(ye) 者等重點增收人群收入穩步增長。

  居民消費支出年均增長5.7%

  腰包鼓起來,消費後勁足。報告顯示,全市居民人均消費支出由2012年的26562元增加至2021年的43640元,年均增長5.7%。

  受疫情衝(chong) 擊,2020年以來居民消費增速有所放緩,北京推出多項促消費政策舉(ju) 措,消費水平持續平穩恢複,2020年和2021年兩(liang) 年平均增長0.7%。近年來,北京舉(ju) 辦“北京消費季”等係列促消費活動,推出消費券等促消費手段,居民服務類需求獲得滿足。2015年以來,全市居民服務性消費支出年均增長7.2%,2021年居民服務性消費占全部消費支出比重為(wei) 57.1%,較2015年提高8.7個(ge) 百分點,服務性消費需求愈發旺盛。

  北京持續推動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居民消費結構升級步伐加快。十年來,居民生存型與(yu) 發展享受型消費支出占比基本呈“六四分”,趨勢較為(wei) 穩定。

  報告分析,受疫情影響,消費升級進程受阻,但隨著市場逐漸回暖,消費結構再次轉變,發展享受型消費占比快速提高。數據顯示,2021年居民發展享受型消費比重較2020年提高1.7個(ge) 百分點,同比增長18.2%,比生存型消費快9個(ge) 百分點,政策性補貼帶動汽車等耐用消費品支出增多,同時居民追求健康生活,醫療保健支出增長較快。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