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城市病”治理的北京“藥方”
人口膨脹、環境汙染、交通擁堵、學位緊張……每座超大城市都麵臨(lin) 著急速擴張所帶來的建設管理跟不上需求增長的矛盾。北京也不例外,這些矛盾既是困擾城市發展的“大城市病”,更成了百姓的一塊“心病”。
身為(wei) 大國首都,北京自當率先走出一條治理“大城市病”的新路。這些年來,全市深入貫徹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對北京一係列重要講話精神,持續開展“疏解整治促提升”專(zhuan) 項行動,推動城市減量發展。過去5年,全市與(yu) 疏解相關(guan) 六大行業(ye) 市場主體(ti) 下降17.8%,利用騰退區域性批發市場等大體(ti) 量空間集聚高精尖產(chan) 業(ye) ,建設提升6000多處便民網點,更利用零散、低效空間補建了一批養(yang) 老驛站、書(shu) 店等公共服務設施,為(wei) 治理“大城市病”貢獻出北京“藥方”。
從(cong) 聚到疏
疏解相關(guan) 六大行業(ye) 市場主體(ti) 降17.8%
北京、天津、河北廊坊——北京精雕集團在京津冀的三點布局,撐起了企業(ye) 快速發展的“黃金三角形”。8年前,精雕集團把生產(chan) 線搬到廊坊,把研發留在北京,已經建成的天津新生產(chan) 線未來也將布局一批新設備。
企業(ye) 的調整折射整座城市的巨變。“北京城市發展方式的改變,僅(jin) 僅(jin) 考慮‘眼前利益’難以解決(jue) ,僅(jin) 僅(jin) 依靠自身‘一畝(mu) 三分地’難以解決(jue) 。”市發改委相關(guan) 負責人說,疏解是根治北京“大城市病”的關(guan) 鍵抓手,北京堅持內(nei) 部功能重組與(yu) 向外疏解轉移雙向發力——
看增量。全國首個(ge) 以治理“大城市病”為(wei) 目標的新增產(chan) 業(ye) 禁限目錄不斷迭代升級,累計不予辦理新設立或變更登記業(ye) 務近2.4萬(wan) 件,為(wei) 構建高精尖經濟結構打開了更大空間,科技等高精尖產(chan) 業(ye) 的新設市場主體(ti) 占比由2013年的40%升至2021年的62%。
看存量。累計疏解提升一般製造業(ye) 企業(ye) 超過2000家、區域性市場和物流中心640個(ge) 。
看城六區。截至2021年底,全市製造業(ye) 、批發與(yu) 零售業(ye) 等與(yu) 疏解相關(guan) 的六大行業(ye) 市場主體(ti) 數量較2016年同期下降17.8%,其中城六區更是下降35.3%,是全市平均降幅的2倍。
看核心區。一批市屬高校醫院向外布局,核心區外地患者診療量構成比持續降低。“降密提質”的過程中,前門旅遊集散中心完成外遷,137家住宿業(ye) 實現轉型升級。
從(cong) 聚到疏,從(cong) 加到減,北京城的深刻變化滲透到城市運行、百姓生活的方方麵麵。“近年來,北京堅持集約發展,實施人口規模、建設規模雙控,倒逼發展方式轉變、生產(chan) 效率提升。”市發改委相關(guan) 負責人說,北京已實現城六區常住人口比2014年下降15%的目標,城鄉(xiang) 建設用地減量110平方公裏,成為(wei) 全國第一個(ge) 減量發展的超大城市。
從(cong) 管到治
精細化治違騰退土地2.2萬(wan) 公頃
這幾年,越來越多的市民開門見綠,很多新增綠地都是疏解騰退再綠化的成果。2017年以來,本市累計拆除違法建設2.3億(yi) 平方米、騰退土地2.2萬(wan) 公頃。
“違法建設的治理一直是老大難。這幾年我們(men) 變換了思路,實現從(cong) 整治型拆違向規劃引領精細化治違的轉變,一體(ti) 化實施拆違、騰地、增綠。”市發改委相關(guan) 負責人說。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
“大城市病”的形成是在城市日積月累建設發展過程中從(cong) 量變到質變的結果,形成因素多元而複雜。破解沉屙頑疾,既需要“猛藥”,更需要“緩藥”。
近年來,本市把占道經營、群租房、無證無照經營等城市治理任務並聯推進,大部分任務進入“發現一處、治理一處”的動態清零治理階段。同時,製定出台圍擋規範治理、橋下空間使用管理、住房租賃條例等一係列關(guan) 於(yu) 城市治理的標準、政策、機製,推動從(cong) 專(zhuan) 項整治向常態化、製度化、法治化治理轉變。
一項項“小”的積累匯聚成閃亮“大”成績:北方地區最大的服裝批發集散地“動批”疏解轉型為(wei) 北京金融科技與(yu) 專(zhuan) 業(ye) 服務創新示範區核心區,轉型後的寶藍·金融創新中心用原“動批”3%的麵積創造了原整個(ge) “動批”經濟效益的總和;26家中等職業(ye) 教育機構騰退後主要用於(yu) 補充本區域中小學教育;利用零散、低效空間補充生活生態空間,補建了一批養(yang) 老驛站、書(shu) 店等公共服務設施;結合拆違騰退地塊建成投用口袋公園、微型綠地約460處……
從(cong) 有到優(you)
基本便民商業(ye) 服務城市社區全覆蓋
不僅(jin) 要疏解、整治,更要提升。治理“大城市病”的最終目標是讓百姓滿意。
回天的廢棄鍋爐房變居民活動室,雍和宮橋下空間改造提升成停車場,馬路兩(liang) 側(ce) 披著綠網的荒地可以先建成綠地……每一年的疏整促專(zhuan) 項行動,除了有整治問題亂(luan) 象的“負麵清單”,還有改善提升的“正麵清單”,讓百姓生活服務從(cong) “有”變“優(you) ”。
“本市圍繞市民消費、出行、居住等實際生活需要,進一步加大優(you) 化提升工作力度,努力創造宜業(ye) 、宜居、宜樂(le) 、宜遊的良好環境,實實在在增加市民獲得感幸福感。”市發改委相關(guan) 負責人說。
既要有便民服務,也要有高品質消費服務。本市采用多種形式發展老年餐桌1168個(ge) ,精準補建便民商業(ye) 網點6246個(ge) ,實現基本便民商業(ye) 服務功能社區全覆蓋;同時,20多個(ge) 傳(chuan) 統商圈商場升級改造全麵完成,王府井全國示範步行街揭牌,三裏屯太古裏西區等消費新地標亮相。
既要修新路,也要提升既有重點道路通行能力。東(dong) 城區珠市口東(dong) 大街、平穀區府前街等38條林蔭路建成投用;順沙路等一批道路實施環境整治和景觀綠化提升;825條代征代建道路移交,切實提高了道路管養(yang) 水平。
“經過幾年來大力度推進,疏整促專(zhuan) 項行動已經從(cong) 全麵‘攻堅戰’向重點‘殲滅戰’轉變,剩餘(yu) 的是更加難啃的‘硬骨頭’,需要繼續深化拓展、不斷創新。”相關(guan) 負責人說,未來將更加突出優(you) 化提升城市品質和人居環境,更大力度解決(jue) 市民急難愁盼問題,切實提升群眾(zhong) 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