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度國慶節 喜迎二十大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我們(men) 必須始終賡續紅色血脈,用黨(dang) 的奮鬥曆程和偉(wei) 大成就鼓舞鬥誌、指引方向”。
今年國慶假期,全國多地紅色景區在做好疫情防控前提下,舉(ju) 辦了豐(feng) 富多彩的主題活動,人們(men) 紛紛前來接受革命傳(chuan) 統教育,厚植家國情懷。大家以多種方式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3周年,表示要傳(chuan) 承紅色文化,汲取奮進力量,以實際行動迎接黨(dang) 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挖掘紅色資源,讓紅色記憶永不磨滅
遼寧錦州,在遼沈戰役紀念館,不少人前來參觀。梁士英烈士的孫女、紀念館講解員梁丹丹為(wei) 觀眾(zhong) 深情講解。近年來,錦州建設改造了遼沈戰役紀念館、配水池戰鬥遺址等,開發紅色文創產(chan) 品,推出“紅色旋律+紅色播講”鄉(xiang) 村大喇叭宣講,讓遼沈戰役的故事更好地走進人們(men) 心中。
10月2日,江西萍鄉(xiang) 上栗縣斑竹山起義(yi) 曆史陳列館,數百名少先隊員在一幀幀珍貴的曆史畫麵前駐足聆聽有關(guan) 講解。上栗縣栗江小學少先隊員黎心蕾說:“聽紅軍(jun) 爺爺講故事、看村民演出、合唱紅歌,讓我更好地了解了家鄉(xiang) 的曆史。”上栗鎮黨(dang) 委委員甘娜介紹:“這兩(liang) 天,前來參觀陳列館、紀念革命先烈的已有上萬(wan) 人次。我們(men) 以現場教學、線上直播的方式,同步開展紅色教育。”
國慶假期,河北石家莊平山縣西柏坡紀念館前廣場上,遊客眾(zhong) 多。“當年黨(dang) 中央離開西柏坡時,毛澤東(dong) 同誌說是‘進京趕考’!”紀念館內(nei) ,來自石家莊長安區的遊客李少軍(jun) 不僅(jin) 自己看得仔細,還不停地為(wei) 兩(liang) 個(ge) 女兒(er) 詳細講解。“我們(men) 專(zhuan) 門帶孩子來到這裏學習(xi) 黨(dang) 的曆史,感受紅色文化。”李少軍(jun) 說。
在湖北當陽,改造升級後的襄西革命烈士陵園迎來參觀高峰。紀念碑前,國旗迎風飄揚,遊客獻上鮮花;烈士祠中,紅色故事的講解縈繞耳旁;陳列室裏,革命文物靜靜地講述著革命曆史;場景複原區,再現彭德懷在當陽接受共產(chan) 主義(yi) 思想啟蒙的故事……“這樣的參觀和學習(xi) 非常有價(jia) 值,讓我更能感受到美好生活來之不易。”遊客陳先生說。
傳(chuan) 承紅色文化,讓紅色精神曆久彌新
金秋十月,陝西銅川照金鎮薛家寨革命舊址迎來不少參觀者。上世紀30年代初,革命先輩們(men) 在薛家寨的山上據險築寨,修建哨卡、吊橋等防禦工事,留下了許多曆史遺跡和感人故事。國慶期間,薛家寨景區將舞台留給遊客,讓大家通過歌舞表演、詩詞朗誦等形式,用歌聲祝福祖國。同時,“照金紅色曆史”大講堂精彩開講,邀請紅軍(jun) 後代現場講述先輩的感人故事,帶領大家重溫紅色歲月。
湖南湘潭紅色資源富集。國慶期間,湘潭升級傳(chuan) 統的“打卡報到、講解參觀”模式,以“紅色旅遊+”等新業(ye) 態讓紅色旅遊煥發新活力。高標準打造的“最憶韶山衝(chong) ”等實景演出,成為(wei) “紅色旅遊+”的成功探索,帶動周邊餐飲、住宿等產(chan) 業(ye) 發展。
在貴州銅仁石阡縣困牛山紅軍(jun) 壯舉(ju) 展陳中心,講解員周其兵為(wei) 遊客講述紅六軍(jun) 團第52團的戰士在困牛山與(yu) 敵人激戰、悲壯跳崖的故事。現場展出紅軍(jun) 使用的槍支、軍(jun) 號、手雷等實物40餘(yu) 件,通過紅六軍(jun) 團先遣西征、困牛山壯舉(ju) 等展覽單元,展現“困牛山紅軍(jun) 集體(ti) 跳崖壯舉(ju) ”的場景。“這裏已成為(wei) 廣大黨(dang) 員幹部開展黨(dang) 史學習(xi) 教育、賡續紅色血脈的教育基地。”石阡縣委黨(dang) 史研究室主任丁浠說。
10月2日中午,遊客王先生帶著家人來到位於(yu) 四川通江縣沙溪鎮王坪村的川陝革命根據地紅軍(jun) 烈士陵園參觀。烈士陵園長眠著25048名紅軍(jun) 烈士,是全國愛國主義(yi) 教育示範基地。近年來,通江縣以烈士陵園為(wei) 基礎,把空山戰役紀念館、毛浴古鎮等串點成線,打造了紅色旅遊經典線路。王先生說,這次帶家人來,主要是想讓孩子聽一聽紅軍(jun) 戰士拋灑熱血、不畏犧牲的紅色故事,更多地了解革命曆史。
創新展覽方式,讓紅色故事綻放光芒
國慶假期,上海中共一大紀念館專(zhuan) 題展廳展出的“初心照耀——中共一大紀念館建館70周年紀念展”吸引了不少參觀者。管理、修繕、建設紀念館的珍貴檔案、文獻、手稿,翔實反映了中共一大紀念館的建設過程。與(yu) 展覽同時啟動的還有故事征集活動,邀請人們(men) 以自己的視角,講述與(yu) 一大會(hui) 址關(guan) 聯的真實故事。中共一大紀念館館長薛峰說:“我們(men) 將努力發揮中共一大紀念館的紅色資源優(you) 勢,積極傳(chuan) 播紅色文化,賡續紅色血脈。”
“現在我們(men) 走過的這條長廊,就是當年葉飛被關(guan) 押的思明監獄一角……”點開福建泉州華僑(qiao) 革命曆史博物館微信公眾(zhong) 號,掃一下二維碼,一幅幅畫麵、一段段講解通過手機屏幕躍然眼前。這是泉州華僑(qiao) 革命曆史博物館打造的VR展館,原先需要線下參觀的博物館,如今隻需在手機上點一點,就可以線上觀展。“為(wei) 了迎接國慶節,我們(men) 創新線上傳(chuan) 播形式,講述文物背後的故事,滿足群眾(zhong) 隨時隨地觀展的需求。”泉州華僑(qiao) 革命曆史博物館館長鄭鋒穎介紹。
重慶渝中區在國慶假期設置了“紅岩精神,光耀千秋”等10條精品線路。“一趟觀光巴士,串聯起眾(zhong) 多紅色景點。”一名參觀的遊客說。渝中區還依托紅岩革命紀念館、周公館等紅色資源,開展主題黨(dang) 日、紅色宣講會(hui) 、緬懷先烈等活動。
(綜合本報記者胡婧怡、王丹、邵玉姿、範昊天、張丹華、孫超、陳雋逸、王明峰、曹玲娟、王崟欣、常碧羅報道)
《 人民日報 》( 2022年10月03日 01 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