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22年泉水資源調查工作成果出爐 全市有水在流泉點880個
本報訊(記者 王天淇)記者昨天從(cong) 北京市水務局了解到,北京2022年泉水資源調查工作成果出爐,有水在流泉點880個(ge) 。市水務部門將在此次調查成果上編製北京市泉水名錄。
今年5月,市水文總站組織開展了全市泉水資源調查工作,共調查市域內(nei) 泉點1361個(ge) ,調查了泉點分布、含水岩組、現場水質參數、在流狀態、泉址權屬、開發利用及生態環境狀況等要素。
經統計分析,全市1361個(ge) 泉點中,有水在流泉點880個(ge) ,流量大於(yu) 10L/s(升/秒)的泉點有43個(ge) ,1—10L/s的泉點有134個(ge) ;泉水水質總體(ti) 優(you) 良;水溫大於(yu) 25℃的溫泉主要有7處。泉水利用類型以生活、生態景觀利用為(wei) 主,生產(chan) 利用為(wei) 輔。市水務部門將在此成果上編製北京市泉水名錄,並繪製市級和區級泉水分布圖。
泉水又被稱為(wei) “地下水的天然露頭”。2021年,北京全市有81處幹涸的泉眼實現複湧,這也折射出北京市地下水資源的動態變化。
自1999年起,北京遭遇持續多年的幹旱,為(wei) 了滿足城市快速發展的供水需求,不得不大量開采地下水。連年超采也造成地下水位持續下降。2014年底,“南水”進京,“南水”奔流北上,通過市政大管網流入京城千萬(wan) 百姓家。長期超采的地下水終於(yu) 有了喘口氣的機會(hui) ,京城地下水水位也迎來了止跌回升的轉折點。
近年來,本市大力推進地下水超采綜合治理,通過節水、水源置換、生態補水、海綿城市建設等舉(ju) 措,“一減一增”,讓地下水得到了有效涵養(yang) 恢複,地下水位持續回升。自2016年開始,北京平原區地下水水位已連續六年回升。截至今年9月末,全市平原區地下水埋深平均為(wei) 16.38米,與(yu) 上年同期對比,地下水位回升1.85米,地下水儲(chu) 量增加9.5億(yi) 立方米;與(yu) 2015年同期對比,地下水位回升9.79米,地下水儲(chu) 量增加50.1億(yi) 立方米。
泉水資源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複,水生態狀況也持續向好。北京市水務局水質水生態監測中心的監測結果表明,2021年全市水生態健康水體(ti) 比例達到了86%,河湖水質明顯改善,水生動植物種群穩步增加,黑鸛、白鷺、蒼鷺等一批珍稀水禽成為(wei) 京城常客。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