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天津:守牢百姓“米袋子”“菜籃子”

發布時間:2022-10-13 11:28:00來源: 天津日報

 

  民以食為(wei) 天,糧穩天下安。

  鹽堿地種水稻,聽起來匪夷所思;撂荒地造千畝(mu) 連片有機稻田,更是不可思議。在天津市濱海新區太平鎮太平村,這一切“不可能”變成了“可能”。“依托農(nong) 業(ye) 科技,我們(men) 成功解決(jue) 了土壤鹽堿化問題,在鹽堿荒地上種活了水稻,連續幾年獲得豐(feng) 收。”太平村黨(dang) 總支書(shu) 記虞晴說,今年水稻播種1000餘(yu) 畝(mu) ,選用小站稻919,畝(mu) 產(chan) 700餘(yu) 公斤,不僅(jin) 能保障周邊地區的大米供應,還打入了商超。現在,村裏給耐鹽堿水稻出產(chan) 的大米注冊(ce) 了“老大港”品牌。

  濱海新區農(nong) 委科教與(yu) 產(chan) 業(ye) 發展室主任黃忠林告訴記者,今年,濱海新區糧食總產(chan) 量預計達11.2萬(wan) 噸。其中,小麥播種麵積11.8萬(wan) 餘(yu) 畝(mu) ,近8000畝(mu) 水稻預計產(chan) 出稻穀560萬(wan) 公斤,機收化率達100%。由於(yu) 濱海新區海陸區位條件優(you) 越,目前還產(chan) 出了以茶澱玫瑰香葡萄、大港冬棗、楊家泊對蝦為(wei) 代表的特色農(nong) 產(chan) 品。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天津市堅決(jue) 扛穩糧食安全政治責任,落實“菜籃子”市長負責製,把提高農(nong) 業(ye) 綜合生產(chan) 能力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全力以赴抓緊抓實農(nong) 業(ye) 和畜牧業(ye) 生產(chan) ,天津市糧食生產(chan) 和主要食品產(chan) 量均實現曆史性新跨越。

  據國家統計局天津調查總隊的調查顯示,10年來,天津市先後實施糧食直補、良種補貼、購置農(nong) 機具等補貼政策,調動農(nong) 民種糧食的積極性。2021年,全市糧食播種麵積達560.2萬(wan) 畝(mu) ,比2012年的484.4萬(wan) 畝(mu) 增加75.8萬(wan) 畝(mu) ,增長15.7%,夯實了糧食豐(feng) 收的基礎。

  既要藏糧於(yu) 地,又要藏糧於(yu) 技。天津市持續開展中低產(chan) 田改造提升工程,推廣農(nong) 業(ye) 科技裝備,建設高標準農(nong) 田,給糧食大幅增產(chan) 插上科技的“翅膀”。據國家統計局天津調查總隊的調查顯示,2000年以來,天津市糧食總產(chan) 量於(yu) 2016年首次越過200萬(wan) 噸大關(guan) ,2021年達249.9萬(wan) 噸,比2012年的163.6萬(wan) 噸增加86.3萬(wan) 噸,增長52.8%;天津市居民人均糧食占有量從(cong) 2012年的118.18公斤增加到181.98公斤,糧食自給率從(cong) 2012年的28.2%提高到2021年的36.2%。

  守住“米袋子”,也要拎穩“菜籃子”。10年來,天津市建設了149個(ge) 蔬菜保供基地,大量引入新品種蔬菜和水培蔬菜,打造了一批智能化養(yang) 豬場、養(yang) 雞場、奶牛場。2021年,全市蔬菜播種麵積達78.5萬(wan) 畝(mu) ,蔬菜種類不斷豐(feng) 富,全年蔬菜總產(chan) 量達239.0萬(wan) 噸;肉類、雞蛋、牛奶產(chan) 量分別達30.5萬(wan) 噸、18.7萬(wan) 噸、51.8萬(wan) 噸。值得一提的是,隨著天津市推進“物聯網+農(nong) 業(ye) ”“電商網+農(nong) 業(ye) ”“信息網+農(nong) 業(ye) ”工程,“互聯網+現代農(nong) 業(ye) ”發展勢頭迅猛,44.6%的農(nong) 業(ye) 經營主體(ti) 踏上了網絡營銷之路。(記者 王睿 製圖 王宇)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