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美而行!宜賓翠屏繪就詩意綠色生態畫卷
金秋十月,漫步綠意公園,暢遊清澈江河,詩意翠屏,滿目翠綠。
時間的刻度,記錄著前進的足跡。近年來,宜賓市翠屏區大氣、水、土壤等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生態綜合治理、生態係統保護效果顯著增強,綠色低碳環保生活方式成為(wei) 普遍共識,長江上遊生態屏障全麵築牢,“天藍水清、岸綠景美”已成為(wei) 翠屏最鮮明的底色。
加強生態保護修複 生態屏障日趨牢固
清晨的流杯池公園,涪溪河河水清澈,岸邊綠草茵茵,不少市民正愜意地在河邊休閑散步,優(you) 美的生態環境拉升了市民的幸福指數。
“涪溪河水變清了,是最根本的感受。”家住翠屏區安阜街道流杯池社區居民王學兵說起涪溪河治理前後的變化,在涪溪河邊生活了20多年的他說,整治前,涪溪河臭氣熏天,路過都要掩鼻走,別提住在附近有多糟心,而如今看到的是水清岸綠的涪溪河。
涪溪河段汙水治理工程全長約3公裏,於(yu) 去年6月份建成並投入使用,有一萬(wan) 餘(yu) 名周邊群眾(zhong) 因此受益。目前,涪溪河沿線基本實現雨汙分流,周邊居民直排生活汙水按“應收盡收”原則進行集中收集與(yu) 處理,水質安全得到進一步提升。
今年,位於(yu) 翠屏區馬鳴溪大橋東(dong) 側(ce) 的翠屏區天柏汙水處理廠(三期)建設項目全麵完工,並順暢通水運行,有效緩解了天柏組團汙水處理壓力,提升生態環境保護水平,目前該項目日處理量約12000立方米,為(wei) 打造潔淨優(you) 美、安全舒適、和諧有序的生活環境提供了堅實基礎。
近年來,翠屏區高度關(guan) 注近郊河道水環境問題,紮實推進近郊河道汙水收集整治,牽頭實施新村河、高莊橋水庫下遊河道、象鼻河、涪溪河等汙水收集治理,目前轄區內(nei) 2個(ge) 國考核斷麵和2個(ge) 省考核斷麵、1個(ge) 市考核湖庫水質均達到或優(you) 於(yu) 三類水質標準,優(you) 良率達100%。
守護一江清水 漁民上岸路更寬
在翠屏區漁政安阜街道巡護工作站,由街道、社區巡河員和退捕漁民組成的巡護隊每天對轄區9.6公裏長的岷江岸線進行24小時常態化巡邏。
今年5月,該巡護工作站揭牌成立,這是長江上遊珍稀特有魚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設立的首個(ge) “護漁之家”。
時間回溯到2019年底,為(wei) 踐行綠色發展理念,翠屏區在全省率先啟動長江漁民退捕上岸工作,99名漁民成功“轉型”。
如今在宜賓的長江邊,漁船已經不見了蹤影。
漁民離開長江卻沒有遠離長江,他們(men) 以另一種方式與(yu) 長江和諧相處。
“最近幾年,江邊的生態環境確實改變了很多。”曾在江邊捕魚20多年的退捕上岸漁民謝富坤,去年4月通過培訓、考試加入協助巡護隊,從(cong) 捕魚人變為(wei) 護魚人。他說,作為(wei) 一名協助巡護隊員,他將繼續做好自己的工作,發揮熟悉水情和漁情的特長,做好漁業(ye) 的守護者。
“我們(men) 將全力打好長江‘十年禁漁’持久戰。”翠屏區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局水產(chan) 漁業(ye) 站站長劉曉歡親(qin) 眼見證了長江生態環境的巨大變化,“2019年漁民上岸後,魚兒(er) 一躍而起的場景越來越多。”他深深地感慨道,應該更好地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築牢長江上遊生態屏障,守護好這一江清水。
厚植生態底色 人居環境展新顏
這是宜賓翠屏越來越美的十年——天越來越藍,江水越來越清,生態越來越好……
在城區,綠廊綠道、街心花園、市花市樹等生態景觀已成為(wei) 城市標配,行駛在道路上的新能源純電動環衛車,零汙染、零排放,連噪音都小了許多。
群眾(zhong) 的獲得感和幸福感,離不開良好的生態環境。
近年來,翠屏區大規模開展綠化造林,實施人工造林、森林質量精準提升、重要節點綠化打造、補綠增帶等,三江六岸水更青、岸更綠。
為(wei) 保護生態環境,共享碧水藍天,翠屏區持續推進翠屏山、催科山、半邊山等“六山”保護提升工程,加快生態修複,提高生態環境質量監測能力、森林資源及其生態環境監測能力、竹林生態效益監測能力,同步建設自然保護地生態環境監測監管網絡和預警指揮體(ti) 係及信息平台,為(wei) 森林資源可持續發展“保駕護航”。
同時,翠屏區下大力氣補齊生態環境短板,通過實施林業(ye) 生態環境保護、長江流域生態建設、竹林風景線提升、大規模綠化、“綠業(ye) ”增收五大工程,完成營造林21.5萬(wan) 畝(mu) ,長江流域生態廊道建設70公裏,翠竹風景線建設86公裏,“萬(wan) 畝(mu) 林億(yi) 元錢”綠業(ye) 增收示範片3萬(wan) 畝(mu) ,實現生態保護、生態修複、生態惠民等政策一體(ti) 化推進。
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 環境質量穩步向好
2020年3月31日,幾聲巨響後,黃桷莊電廠的210米鋼筋混凝土煙囪和兩(liang) 個(ge) 105米的冷凝塔,完成整體(ti) 爆破拆除,這標誌著宜賓市中心城區最後一座老火電廠徹底退出了曆史舞台,而新的發展空間開始拓展。
煙囪爆破拆除的背後,與(yu) 翠屏區保護生態環境的全新發展理念息息相關(guan) 。
近年來,宜賓加快建設長江上遊綠色生態示範市,啟動長江生態綜合治理項目。翠屏區分段完成濱江公園提升改造,修複破損的岸線消落帶,新建親(qin) 水步道、綠道,讓可供市民暢遊、休憩的空間和設施越來越多……
青山不負人,人不負青山。
近年來,翠屏區大力實施大氣汙染防治“十大專(zhuan) 項行動”,開展揚塵、餐飲油煙、“散亂(luan) 汙”企業(ye) 治理,散煤、露天秸稈禁燒管控,揮發性有機物整治、煙花爆竹禁售禁放等,全麵實施大氣汙染防治精細化管控。空氣質量改善幅度居全省前列,PM2.5年均濃度較2015年下降18.3微克/立方米,優(you) 良天數達標率從(cong) 77.1%提高到83.6%。
生態文明建設是一項長期的戰略任務,也是一個(ge) 複雜的係統工程,必須堅持不懈、奮發有為(wei) 。邁步新征程,翠屏區將堅定不移走生態優(you) 先、綠色發展之路,深入推進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嚴(yan) 格環境準入製度,結合綠色工業(ye) 行動計劃,積極引導服務企業(ye) 節能減排、清潔生產(chan) 和發展循環經濟。同時,加大《中華人民共和國長江保護法》等法治普及宣傳(chuan) 教育力度,提升公眾(zhong) 的保護意識和參與(yu) 度,紮實推動全域生態文明建設,為(wei) 建設秀山秀水的美麗(li) 新翠屏繼續不懈努力。(葉昌榮)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