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全市9543處信號燈實現“一燈一檔”
本報訊(記者 孫瑩)信號燈是城市交通運行的基礎設施,市公安局交管局日前通報,5年來,交管部門持續推進信號燈“五統一”管理、規模化建設和智能化應用三大工程。截至目前,全市9500餘(yu) 處信號燈已全部接入統一信號控製管理平台,並建立了“一燈一檔”健康檔案。
市公安局交管局科信處副處長朱林介紹,2019年之前,全市交通信號燈涉及68家產(chan) 權單位、46種品牌機型。2020年9月,68家產(chan) 權單位建設管理的8224處信號燈,統一由公安交管部門歸口管理。
交管部門還加快統一信號控製管理平台建設。截至目前,全市9500餘(yu) 處信號燈已全部接入平台,並將每年動態新增的200多處信號燈按照隨建設、隨接養(yang) 、隨聯網標準管理。運用科技數字化思維對信號燈使用年限、狀態進行診斷分析,對全市9543處信號燈建立“一燈一檔”健康檔案,加強全生命周期管理。
為(wei) 了補齊“有口無燈”的缺口,從(cong) 2020年開始,市交管部門利用兩(liang) 年時間,按照“應設盡設”原則,新建了1148處路口信號燈和235處黃閃警示燈,使一批市民群眾(zhong) 關(guan) 切熱點路段,比如朝陽黃渠東(dong) 路、石景山七星東(dong) 街、通州牛樣路等路口信號燈缺失問題得到解決(jue) ,提升了道路安全環境,保障了群眾(zhong) 平安出行。
朱林表示,在強化智能化信號控製應用方麵,目前全市聯網路口達到3000餘(yu) 處,城六區和城市副中心重要路口聯網率95%以上,90條主幹道實現綠波帶協調控製。
2021年,交管部門還搭建了全市信號燈配時中心,在路口配時調優(you) 、信號智能聯網、信號控製綜合應用等方麵取得初步成效。點、線、麵分層推進智能應用:在點上,對菜市口、趙公口橋、上地西路北口等關(guan) 鍵路口,通過流量檢測器實現交通態勢感知和自適應控製;在線上,對北辰東(dong) 路、後廠村路、天壇東(dong) 路等幹線道路實施動態綠波放行;在麵上,研究區域信號控製配時方案,對跨區出行采取“按需調配”“控流緩進”等控製策略,對CBD商務區、五彩城商圈等區域均衡路網流量,提升整體(ti) 效率,保障出行安全。
交管部門還強化慢行出行安全保障。針對全市行人過街信號燈,特別是醫院、學校、居民區周邊信號燈配時進行調整,對610處行人過街綠燈時長增加13%以上。在兩(liang) 廣路、崇文門大街、平安大街等10餘(yu) 條主幹道路路口,修建行人過街安全島和二次過街信號燈。
同時,聯合市殘聯研發無障礙提示信號燈,通過男女聲音提示,幫助盲人區分路口過街方向,以及當前紅綠燈狀態,滿足特殊群體(ti) 出行需求。年底前,這種語音提示信號燈將擴展應用到500處路口。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