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新聞

偉大征程丨實施科教興國戰略 強化現代化建設人才支撐

發布時間:2022-10-20 08:25:00來源: 央廣網

  央廣網北京10月19日消息 據中央廣播電視總台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道,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必須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產(chan) 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深入實施科教興(xing) 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you) 勢。代表們(men) 在分組討論時表示,教育、科技、人才工作必將大有可為(wei) 、大有作為(wei) 。

  

  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

  “教育興(xing) 則國家興(xing) ,教育強則國家強。”教育是科技創新和人才培養(yang) 的基礎工程。二十大報告強調,我們(men) 要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什麽(me) 是“人民滿意的教育”?

  二十大代表劉立華:“人民滿意的教育”應是每個(ge) 人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權”的教育,應是“全麵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教育,應是“讓每個(ge) 孩子都能成為(wei) 有用之才”的教育。

  二十大代表趙穎慧:以立德樹人為(wei) 根本,從(cong) 環境育人、課程育人、活動育人這三個(ge) 方麵,讓孩子們(men) 享受到優(you) 質的、平等的教育。

  基礎教育事關(guan) 國家發展、民族未來。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近70%用於(yu) 基礎教育。

  二十大代表褚新紅:基礎教育從(cong) “有學上”步入了“上好學”的新階段。尤其是去年,“雙減”政策落地實施,進一步助推基礎教育向育人本質回歸。

  核心技術是國之重器,最關(guan) 鍵最核心的技術要立足自主創新、自立自強。二十大報告指出,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以國家戰略需求為(wei) 導向,集聚力量進行原創性引領性科技攻關(guan) ,堅決(jue) 打贏關(guan) 鍵核心技術攻堅戰。

  二十大代表閻敏:核心技術的“命門”如果掌握在別人手中,那就好比在別人的牆基上砌房子,再大再漂亮也經不起風雨,甚至會(hui) 不堪一擊。

  作為(wei) 一線的產(chan) 業(ye) 技能人才,二十大代表潘從(cong) 明說,創新的“主戰場”就在一線。

  潘從(cong) 明:我們(men) 不僅(jin) 要解決(jue) 問題,還要形成創新成果,更要在關(guan) 鍵性技術上取得突破。努力實現關(guan) 鍵核心技術自主可控,這樣我們(men) 才能更好更快地發展。

  二十大代表劉伯鳴:近幾年我們(men) 基層創新的工作也取得了很多成果,也運用到我們(men) 生產(chan) 當中,很多重大專(zhuan) 項設備也用到我們(men) 的用戶當中,這也是我們(men) 在基層創新,作為(wei) 技能人才的一些貢獻。

  二十大代表周琦表示,科技創新要以國家戰略需求為(wei) 導向。

  周琦:保障國家的能源資源安全,在實施新一輪的找礦突破戰略行動中,再作新貢獻。

  二十大報告指出,深入實施人才強國戰略。著力形成人才國際競爭(zheng) 的比較優(you) 勢,把各方麵優(you) 秀人才集聚到黨(dang) 和人民事業(ye) 中來。二十大代表梁兵認為(wei) ,技能人才正處於(yu) 幹事創業(ye) 的好時代。

  梁兵: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培養(yang) 更多優(you) 秀的高技能人員,為(wei) 我們(men) 國家從(cong) 製造大國向製造強國轉變,貢獻技能工人的力量。

  二十大代表馬瑜婷:多渠道引進各類高水平人才並健全相關(guan) 的服務保障體(ti) 係,使各類人才的創新活力競相迸發、充分湧現。

(責編:郭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