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逐星探月閃耀“北京智慧”

發布時間:2022-10-20 09:58:00來源: 北京日報

 

  本報記者 劉蘇雅

  從(cong) 為(wei) 社會(hui) 民生提供高精度定位服務的北鬥芯片,到翱翔蒼穹的“北京”係列遙感衛星、“懷柔一號”科學衛星……在“奮進新時代”主題成就展上,一件件展品講述著北京科研人員逐夢浩渺宇宙的故事。

  “芯北鬥”提供高精度定位

  “北鬥闌幹南鬥斜”“北鬥燦繁星”“月星連北鬥”,古人用詩句記錄北鬥星。2020年6月,“北鬥三號”全球組網成功,標誌著我國獨立自主、開放兼容的全球衛星導航係統建成。

  跨越曆史,漫漫星河中,“北鬥”指路,這是中國人書(shu) 寫(xie) 千年的浪漫。而這背後凝聚著北京科研人員的辛勤付出——接收並讀懂北鬥係統發回的高精度定位“密碼”,要靠一顆“中國芯”,即北鬥芯片。

  展廳中展示了北京北鬥星通導航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7枚北鬥芯片。每一枚芯片都有大內(nei) 涵。比如和芯星雲(yun) Nebulas,發布在2010年,是首顆應用90納米製程工藝的北鬥芯片。“兩(liang) 彈一星”功勳科學家、北鬥衛星導航係統工程總設計師孫家棟曾評價(jia) 它“為(wei) 中國人爭(zheng) 了一口氣,實現了北鬥強國的夢想!”還有和芯火鳥UC6228芯片,隻有鉛筆尖大小——長2.84毫米、寬1.70毫米,卻能在實現低功耗的同時適應複雜環境,提供穩定可靠的位置信息。

  現在,北鬥星通最新一代的厘米級高精度定位芯片,已將功耗和布板麵積降低至上一代的五分之一,更新一代麵向消費類、物聯網的超低功耗芯片也將於(yu) 今年年內(nei) 亮相。

  從(cong) 汽車、無人機等智能終端,到滑坡預警、電力監測、農(nong) 林漁業(ye) 等民生安全領域,北鬥芯片正在不斷續寫(xie) 新的浪漫,用小身材撐起大應用。

  俯瞰祖國遠眺宇宙

  展廳裏,“北京”係列遙感衛星的照片登上了展板。當下,它正飛行於(yu) 太陽同步軌道,俯瞰祖國大地。

  今年8月成功發射的北京三號B星可在1秒內(nei) 拍攝2400餘(yu) 張照片,且分辨精度達0.5米。身在九天,它能輕鬆識別地麵上的交通標線、廣場上的人影等,還能像掃描儀(yi) 般沿河流、公路等任意航跡主動推掃成像,一次過境就能拍攝長江全流域的高清影像。

  空間科學衛星則將視角聚焦遠方,瞄準暗物質、量子通信、引力波探測等前沿科技領域。位於(yu) 懷柔科學城的中科院空間科學中心科學衛星綜合運控中心,每天都持續接收著多顆科學衛星發回的觀測數據。

  引力波暴高能電磁對應體(ti) 全天監測器衛星的模型擺進展廳。它是懷柔綜合型國家科學中心空間科學實驗室掛牌後的首個(ge) 科學衛星任務,因此得名“懷柔一號”。最近它成功探測到一個(ge) 快速射電暴的高能對應體(ti) ,為(wei) 科研提供了寶貴數據。

  “南箭北星”產(chan) 業(ye) 穩步發展

  一係列航天展品,勾勒出一張北京航天科技發展的新地圖:大興(xing) 區、經開區,商業(ye) 航天產(chan) 業(ye) 基地以及商業(ye) 火箭創新中心正快速發展;海澱區,空天產(chan) 業(ye) 聚集區“星穀”已經育出群星,飛向太空。一南一北,民營航天所具備的靈活、高效等優(you) 勢,正在成為(wei) 航天“國家隊”的有效補充。

  近年來,本市商業(ye) 航天企業(ye) 頻傳(chuan) 捷報:星河動力航天研發的穀神星一號運載火箭三戰連捷,創造了中國民營火箭的新紀錄;航天馭星構築了我國最完善的商業(ye) 衛星測控網;銀河航天建起星地融合的5G試驗網絡——“小蜘蛛網”,新一代可堆疊式平板衛星已經進入正樣研製階段……

  “南箭北星”的產(chan) 業(ye) 新格局逐漸建成。預計“十四五”末,本市將構建起具有引領性的衛星網絡星座和運營平台,覆蓋火箭、衛星、地麵終端、運營服務及核心軟硬件、係統運控的衛星網絡全產(chan) 業(ye) 鏈也將形成。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