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高校服務鄉村振興成果公布
本報訊(記者 李祺瑤)首都高校師生服務“鄉(xiang) 村振興(xing) ”行動計劃成果近日公布,100支實踐團隊交答卷。自今年6月該計劃啟動以來,師生們(men) 赴全國22個(ge) 省、市、自治區的119個(ge) 鄉(xiang) 村開展實踐,以文化興(xing) 農(nong) 、科技支農(nong) 、衛生惠農(nong) 、智慧助農(nong) ,取得一係列成果。
高校師生以專(zhuan) 業(ye) 優(you) 勢賦能鄉(xiang) 村特色發展,推動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提質增效。清華大學“鄉(xiang) 村振興(xing) 工作站山東(dong) 濟寧”實踐團為(wei) 當地提供民宿及道路兩(liang) 側(ce) 公共空間公益改造服務,改造閑置房屋麵積1168平方米,引入建設投資金額1066萬(wan) 元。中國農(nong) 業(ye) 大學的實踐團隊關(guan) 注“以3R垂直植物速生技術賦能鄉(xiang) 村振興(xing) ”,他們(men) 與(yu) 村民協同創建100平方米垂直植物示範工廠,輻射帶動周邊400平方米家庭生產(chan) ,日產(chan) 微型綠色蔬菜3600盒,拉動當地“產(chan) 學研”一體(ti) 化發展。北京城市學院“鄉(xiang) 村振興(xing) 科技助農(nong) ”實踐團利用區塊鏈溯源技術協助瓜農(nong) 打造品牌、開拓銷售渠道,銷售西瓜4.6萬(wan) 斤,收入23.5萬(wan) 元,農(nong) 民增收漲幅達15.5%。
還有實踐團隊為(wei) 鄉(xiang) 村送上“軟服務”。中國人民大學“藝術振興(xing) 鄉(xiang) 村服務在葛家”實踐團幫助有創業(ye) 意願的村民確定業(ye) 態產(chan) 品,協助升級創業(ye) 空間和設計品牌。北京林業(ye) 大學的實踐團送給鄉(xiang) 村留守兒(er) 童一個(ge) “秘密花園”,師生們(men) 發揮專(zhuan) 業(ye) 優(you) 勢,將鄉(xiang) 村廢舊采石場改造設計成鄉(xiang) 村兒(er) 童公園和公共活動空間,提升村民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首都高校師生服務“鄉(xiang) 村振興(xing) ”行動計劃由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發起,經專(zhuan) 家評審,100支實踐團隊中,10支團隊的實踐項目獲得一等獎。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