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推動形成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新格局(和音·大國外交砥礪前行⑨)

發布時間:2022-10-25 16:45:00來源: 人民日報

  中國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理念,攜手各國書(shu) 寫(xie) 一個(ge) 又一個(ge) 綠色發展故事,積極參與(yu) 全球環境與(yu) 氣候治理,推動國際社會(hui) 共同建設清潔美麗(li) 的世界

  

  中國荒漠化防治成熟經驗技術助力非洲建設“綠色長城”,增強非洲國家抵禦撒哈拉沙漠南侵的能力;中國企業(ye) 在巴基斯坦旁遮普省巴哈瓦爾布爾市真納太陽能工業(ye) 園投資建設光伏地麵電站,用清潔能源解決(jue) 了當地供電的燃眉之急;中國新能源裝備和數字智能係統走進老撾首都萬(wan) 象,助力賽色塔綜合開發區綠色低碳發展……新時代的中國堅持綠色發展,攜手各國書(shu) 寫(xie) 一個(ge) 又一個(ge) 綠色發展故事,為(wei) 推動全球生態文明建設作出重要貢獻。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中國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ti) 化保護和係統治理,全方位、全地域、全過程加強生態環境保護,生態環境保護發生曆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中華大地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與(yu) 此同時,中國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理念,積極參與(yu) 全球環境與(yu) 氣候治理,推動國際社會(hui) 共同建設清潔美麗(li) 的世界,成為(wei) 全球生態文明建設的參與(yu) 者、貢獻者和引領者。

  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中國把生態文明建設擺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走出了一條生產(chan) 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10年來,中國單位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34.4%,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費中的占比從(cong) 68.5%下降到了56%。如今,中國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規模、新能源汽車產(chan) 銷量穩居世界第一。中國森林覆蓋率提高到24.02%,近十年為(wei) 全球貢獻了1/4的新增森林麵積。中國上線全球最大的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綠色越來越成為(wei) 高質量發展的底色。國際人士指出,“中國給全球生態文明建設帶來了希望之光”,“在建設生態文明方麵,中國樹立了一個(ge) 很好的榜樣”。

  中國堅定踐行多邊主義(yi) ,努力推動構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贏的全球環境治理體(ti) 係。在氣候變化巴黎大會(hui) 、氣候雄心峰會(hui) 、領導人氣候峰會(hui) 、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峰會(hui) 、《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hui) 領導人峰會(hui) 等多邊會(hui) 議上,中國提出一係列加強全球環境治理的重要倡議和主張,推動各方維護多邊共識、聚焦務實行動、加速綠色轉型,為(wei) 共同建設清潔美麗(li) 的世界注入重要信心和力量。中國率先發布《中國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國別方案》,全麵有效落實《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及其《巴黎協定》,成為(wei) 《生物多樣性公約》及其議定書(shu) 核心預算的最大捐助國。中國主動提出力爭(zheng) 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立誌實現全球最高碳排放強度降幅,用全球曆史上最短的時間實現從(cong) 碳達峰到碳中和,被譽為(wei) “國際環境政策領域的一座裏程碑”。

  麵對生態環境挑戰,人類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命運共同體(ti) ,沒有哪個(ge) 國家能獨善其身。中國秉持“授人以漁”理念,積極幫助發展中國家提升綠色發展能力。為(wei) 推動各方共同實現經濟社會(hui) 發展全麵綠色轉型,中國設立氣候變化南南合作基金,成立昆明生物多樣性基金,為(wei) 太平洋島國應對氣候變化提供支持,將綠色發展工程納入中非共同實施的“九項工程”,將氣候變化和綠色發展納入全球發展倡議重點合作領域。中國將生態文明領域合作作為(wei) 共建“一帶一路”重點內(nei) 容,發起了係列綠色行動倡議,采取綠色基建、綠色能源、綠色交通、綠色金融等一係列舉(ju) 措,持續造福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的民眾(zhong) 。看得見、摸得著、有實效的綠色合作成果不斷湧現,充分展現中國推動構建人與(yu) 自然生命共同體(ti) 的堅定決(jue) 心。

  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致力於(yu) 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麵推進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是中國式現代化的中國特色之一。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是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的內(nei) 在要求。新征程上,中國將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深入推進環境汙染防治,提升生態係統多樣性、穩定性、持續性,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持續推進美麗(li) 中國建設。中國也將繼續站在對人類文明負責的高度,積極應對氣候變化,構建人與(yu) 自然生命共同體(ti) ,推動形成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新格局,為(wei) 建設清潔美麗(li) 的世界作出新的貢獻。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