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靈台:產業奏響富民曲

發布時間:2022-10-25 16:55:00來源: 甘肅日報

  金秋送爽,碩果飄香,靈台大地處處是一片豐(feng) 收的景象。一頭頭膘肥體(ti) 壯的平涼紅牛銷往各地,紅彤彤的蘋果壓彎了枝頭,陣陣果香引來八方賓客。紅的辣椒、綠的蘆筍、金黃色的籽葫蘆被簽了訂單的客商一車車運往各地……

  精準脫貧,產(chan) 業(ye) 是“根”。發展產(chan) 業(ye) 是實現脫貧的根本之策。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靈台縣委、縣政府始終堅持把發展產(chan) 業(ye) 作為(wei) 脫貧攻堅和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前置條件,牢牢抓住產(chan) 業(ye) 發展這個(ge) “牛鼻子”,按照“建基地、強龍頭、延鏈條、聚集群”的現代絲(si) 路寒旱農(nong) 業(ye) 發展總要求,突出延鏈補鏈強鏈,大力實施“牛擴量、果轉型、菜提質”產(chan) 業(ye) 提質增效行動,全麵推動產(chan) 業(ye) 振興(xing) 提擋增速。

  “咱們(men) 牛場年均出欄在200頭左右。品種主要以平涼紅牛為(wei) 主,在高端市場上特別受歡迎,銷量好。”在靈台縣上良鎮北張村盛豐(feng) 農(nong) 牧業(ye) 有限責任公司,看著一頭頭毛色光亮、體(ti) 型健碩的紅牛悠閑地吃著草料,養(yang) 殖場負責人姚軍(jun) 福臉上露出了笑容。

  姚軍(jun) 福采取“國有公司+龍頭企業(ye) +合作社+貧困戶”的發展模式,帶領村民發展壯大養(yang) 殖產(chan) 業(ye) ,全鎮125個(ge) 貧困戶實現脫貧,讓大家都過上了“牛”日子。

  靈台縣依托資源優(you) 勢和產(chan) 業(ye) 基礎,按照肉牛、奶牛“兩(liang) 牛齊抓”發展思路,走出了一條“大手牽小手”的發展路子,形成了企業(ye) 、農(nong) 戶抱團發展新格局。脫貧攻堅期間,累計落實扶貧資金7580多萬(wan) 元,扶持貧困戶新購畜禽5.46萬(wan) 頭(隻);引導33家肉牛養(yang) 殖企業(ye) 和合作社聯結帶動2616戶貧困戶發展肉牛養(yang) 殖3684頭,通過入股配股等方式為(wei) 貧困戶分紅1100多萬(wan) 元;全縣累計受益貧困戶達22337戶次,戶均增收1821元,有3243戶貧困戶通過養(yang) 牛業(ye) 實現了穩定脫貧。

  “現在采取的矮砧密植栽培模式,掛果早、產(chan) 量高、顏色鮮豔……”甘肅齊翔農(nong) 業(ye) 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馮(feng) 誌良說道。在他身後,紅彤彤的蘋果掛滿枝頭,果香撲鼻。

  因土層深厚,光熱資源豐(feng) 富,晝夜溫差大,靈台縣是國家原農(nong) 業(ye) 部劃定的蘋果最佳適生區,也是全省18個(ge) 蘋果優(you) 勢區域重點縣之一。

  靈台縣緊盯蘋果產(chan) 業(ye) 發展前沿,學習(xi) 借鑒先進經驗,在整合資源、融合發展、提升產(chan) 業(ye) 化發展水平上攻堅突破,堅持新品種、新技術、新模式、新機製“四新”模式,推進果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

  積極引進品質優(you) 良、市場熱度高、經濟效益好的“瑞陽”“瑞雪”“蜜脆”“愛妃”等新優(you) 品種,逐步實現了品種多樣化、供應均衡化。“國家蘋果產(chan) 業(ye) 技術體(ti) 係·隴東(dong) 矮砧蘋果試驗示範中心”和“西北農(nong) 林科技大學·平涼市靈台蘋果試驗示範中心”在靈台掛牌。聘請西北農(nong) 林科技大學教授霍學喜、馬鋒旺等與(yu) 縣內(nei) 技術人員組成技術團隊,全麵研究苗木繁育、品種培育、果園栽培模式、果園管理技術、果品儲(chu) 藏加工等蘋果產(chan) 業(ye) 全領域技術。

  與(yu) 此同時,甘肅齊翔農(nong) 業(ye) 科技有限公司等一批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化重點龍頭企業(ye) 先後入駐靈台,以“公司+合作社+農(nong) 戶”的模式與(yu) 農(nong) 戶結成利益共同體(ti) ,帶動農(nong) 戶發展蘋果產(chan) 業(ye) 。

  “在栽種前就與(yu) 企業(ye) 簽訂了辣椒種植訂單,按每公斤3.82元的價(jia) 格收購,每畝(mu) 產(chan) 量在1500公斤左右。”靈台縣上良鎮豐(feng) 茂種植農(nong) 民專(zhuan) 業(ye) 合作社負責人姚得宣介紹說。

  靈台縣強力推進蔬菜產(chan) 業(ye) ,因地製宜規劃布局了“兩(liang) 河”川區設施蔬菜、春播露地蔬菜和北部塬區高原夏菜“三大基地”,推動生產(chan) 基地向標準化、產(chan) 業(ye) 化方向發展。

  “我們(men) 始終堅持綠色、有機、優(you) 質、高效的發展方向,不斷優(you) 化產(chan) 業(ye) 布局,在保障全縣群眾(zhong) ‘菜籃子’供給的同時,持續推動‘菜園子’產(chan) 業(ye) 增效。”靈台縣蔬菜產(chan) 業(ye) 鏈鏈長辦公室主任張軍(jun) 寧介紹說。

  十年來,一個(ge) 個(ge) 扶貧產(chan) 業(ye) 結出碩果,一片片田地變身“聚寶盆”,一座座村莊摘掉“貧困”標簽,一張張笑臉洋溢著幸福。截至目前,全縣累計建成肉牛養(yang) 殖場64處,牛飼養(yang) 量達到11.94萬(wan) 頭,牛產(chan) 業(ye) 產(chan) 值達到8.96億(yi) 元;栽植果園22.67萬(wan) 畝(mu) ,果品產(chan) 量達到25萬(wan) 噸以上,實現綜合產(chan) 值15億(yi) 元;蔬菜種植麵積累計達到80萬(wan) 畝(mu) ,設施蔬菜麵積達到3000畝(mu) ,產(chan) 量130萬(wan) 噸,實現產(chan) 值18億(yi) 元。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