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龍口:破解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之間的“二律背反”

發布時間:2022-10-26 14:51:00來源: 人民網-山東頻道

  連綿不絕的白雲(yun) 猶如展翅的雄鷹俯衝(chong) 於(yu) 翠綠的之萊山巔,隔海相望的桑島全貌清晰可見,百裏外的長山列島也如在畫中……正在山東(dong) 龍口市美術館開展的“慶祝黨(dang) 的二十大書(shu) 畫攝影展”中,兩(liang) 幅航拍攝影作品吸引了眾(zhong) 多市民群眾(zhong) 駐足觀看。  

  “航拍風光對自然環境的要求特別高,以前我們(men) 很難拍到長山列島,隨著這幾年環境明顯改善,能見度越來越好,也給我們(men) 提供了更多機會(hui) 去捕捉自然之美。”拍攝者黃俊庭介紹。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龍口多年來堅持把改善生態環境作為(wei) 推動綠色低碳發展的前置條件,奮力“趕”、加快“轉”、全力“超”,有效破解經濟發展建立在犧牲環境利益之上的“二律背反”。

  經過多年發展,龍口市地區生產(chan) 總值、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分別突破千億(yi) 和百億(yi) 大關(guan) ,在賽迪顧問縣域經濟研究中心公布的2022年全國綜合實力百強縣榜單中,龍口市高位鏗鏘邁進,躍升至第九位,“江北第一縣”地位持續鞏固。優(you) 良的生態環境正成為(wei) 龍口發展過程中的競爭(zheng) 優(you) 勢,成為(wei) 人民群眾(zhong) 的“幸福增長點”。

  作為(wei) 工業(ye) 強市,工業(ye) 發展離不開“水”的支撐,龍口市始終把水資源作為(wei) 最大的剛性約束,堅持以水立市、以水定產(chan) ,堅定走水資源節約與(yu) 保護的綠色、可持續發展之路。

  “小時候,河裏常年有水,天天在河裏摸魚捉蝦。後來因為(wei) 上遊建水庫,下遊打井、抽水,河裏的水越來越少了。夏天有大雨,嘩啦一下直接流進大海,河道基本是斷流狀態。”龍口市新嘉街道張鄭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李振範表示,“現在政府建造了橡膠壩,還引來再生水補源,兩(liang) 岸生態大大改善。”漫步在村旁的泳汶河岸,可以看到新修的橡膠壩營造出寬廣的水麵,野鴨、白鷺正在其中翩翩起舞。

  作為(wei) 龍口市第二大河流的泳汶河,全長38公裏。自2018年起,開始實施泳汶河綜合治理工程,通過對河道的生態改造,係統性構建了具有攔蓄、補源和生態保護等多種功能的工程體(ti) 係,起到了“治理一河、改善一域、造福一方”的綜合作用。

  在水資源保護上,近年來龍口市啟動了全域治水工程三年攻堅行動,加快建立以供水安全、防洪安全、生態安全為(wei) 核心,與(yu) 經濟社會(hui) 發展相匹配、能應對特枯幹旱年的水安全保障體(ti) 係。投資13.13億(yi) 元,實施了一係列河道整治、水庫擴容、防汙治汙、再生水補源工程。

  全域治水改革帶來了生態、經濟、社會(hui) 多方麵的效益。以泳汶河為(wei) 例,整治後,曾經河道淤積、堤壩損毀的狀況得到了扭轉,兩(liang) 岸生態有了明顯改善,常年幹涸的河道如今水源充盈,沙鷗翔集。

  除了河道整治,龍口市還加快推進再生水利用,將市內(nei) 5個(ge) 汙水處理廠的再生水經過生態濕地的淨化之後,用於(yu) 市政、工業(ye) 用水和生態補水。

  龍口市水務局黨(dang) 組成員、市水源工程運行維護中心主任孟凡海說:“目前,龍口有5個(ge) 汙水處理廠,每天18萬(wan) 立方米的處理能力,基本處於(yu) 滿負荷運行狀態,如果50%得到再利用,一年就是3000多萬(wan) 立方米。單單這3000多萬(wan) 立方米的水也將為(wei) 龍口市的工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提供重要的戰略支撐。”

  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占比高、經濟結構偏“重”、能源資源消耗大是龍口轉型發展中的痛點。龍口市算好綠色發展“長遠賬”,把淘汰碳排放量大的落後產(chan) 能和生產(chan) 工藝、調整產(chan) 業(ye) 結構實現鏈式發展作為(wei) 重要任務來推進,淘汰落後產(chan) 能的同時,全麵推進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使其煥發新活力。

  龍口市工業(ye) 和信息化局黨(dang) 組書(shu) 記、局長霍樹春介紹:“今年,我們(men) 組織專(zhuan) 門力量對全市127家使用電爐、碳排放量大的鑄造企業(ye) 進行新一輪摸底排查,建立工作台賬。研究製定《關(guan) 於(yu) 進一步“調結構、促升級、淘汰落後工業(ye) 企業(ye) ”工作實施方案》,對工業(ye) 企業(ye) 實行‘藍黃紅’評價(jia) ,對能耗高、排放大、畝(mu) 均稅收及產(chan) 值低的‘紅牌’企業(ye) 加大淘汰整改力度。”

  龍口市環保部門數據顯示,1-9月份龍口市PM10、PM2.5、優(you) 良率等指標較去年同期均得到改善。PM10 濃度均值51μg/m3,較2021年同期改善13.6%;PM2.5 濃度均值27μg/m3,較2021年同期改善27%;優(you) 良率為(wei) 82.8%,較2021 年同期升高5.9 個(ge) 百分點。

  在淘汰落後產(chan) 能的同時,龍口市在高質量發展上邁出了堅實步伐,通過提高產(chan) 業(ye) 鏈創新鏈協同水平,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助力生態環境改善。

  以龍口市清潔能源產(chan) 業(ye) 鏈為(wei) 例,山東(dong) 四座LNG接收站項目,作為(wei) 縣級市的龍口占其二。為(wei) 了更好地發揮生態效益與(yu) 經濟效益最大化,今年6月17日,華電龍口發電有限公司與(yu) 中石化煙台龍口液化天然氣有限公司舉(ju) 行溫排水綜合利用合作簽約儀(yi) 式,將發電廠溫排水引入LNG項目用於(yu) 升溫液化氣。這一“冷”“溫”相融的綠色節能模式年可節省碳排放5萬(wan) 噸,相當於(yu) 植樹270萬(wan) 棵。

  龍口市正利用獨特資源稟賦,以打造中國北方最大清潔能源應用示範基地為(wei) 方向,依托國家管網龍口南山LNG、中石化LNG等項目建設,致力構建“LNG生產(chan) —接收儲(chu) 存—氣化冷能利用—外輸服務”的清潔能源產(chan) 業(ye) 鏈條,實現“碳達峰、碳中和”。

  龍口市委書(shu) 記呂波表示:“我們(men) 將以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不斷把綠水青山建得更美,把金山銀山做得更大。”(喬(qiao) 姝 宋勇)

  (責編:鄭浦麗(li) 、邢曼華)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