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進一步推動生產性服務業發展(觀象台)

發布時間:2022-10-26 16:20:00來源: 人民日報

  推動中國製造由大到強,需要我們(men) 推動生產(chan) 性服務業(ye) 向專(zhuan) 業(ye) 化和價(jia) 值鏈高端延伸,更好服務製造業(ye) 高質量發展

  

  前不久,一家軸承生產(chan) 企業(ye) 在物流企業(ye) 的幫助下,重新規劃倉(cang) 庫布局、完善供應鏈管理,大為(wei) 受益:原來40多個(ge) 中小型倉(cang) 庫,被壓縮至8個(ge) 物流中心、7個(ge) 中轉倉(cang) ,倉(cang) 儲(chu) 管理成本大幅降低。原來產(chan) 品送到客戶手中,往往需要一周以上,現在隻需兩(liang) 三天,效率大為(wei) 提升。

  近年來,工業(ye) 領域小規模、定製化生產(chan) 的趨勢越發明顯。像這家軸承企業(ye) ,產(chan) 品多達2000多種,規格從(cong) 內(nei) 徑20毫米到外徑16米,重量從(cong) 幾百克到十幾噸重,如此多品類的產(chan) 品,具體(ti) 該如何儲(chu) 存、發運,對企業(ye) 的倉(cang) 儲(chu) 管理能力提出了考驗。

  在這方麵,物流企業(ye) 正是行家裏手。經過多年積累,不少物流企業(ye) 已具備利用大數據預測消費需求,並將貨品提前放置到合適倉(cang) 庫的能力,在庫內(nei) 管理方麵也形成了一套高效率、標準化的作業(ye) 方法。“專(zhuan) 業(ye) 的事還是要專(zhuan) 業(ye) 的人去幹”,有感於(yu) 在合作中“嚐到甜頭”,這家軸承企業(ye) 後來又將倉(cang) 儲(chu) 物流和售後物流也外包給了合作的物流企業(ye) 。

  軸承企業(ye) 與(yu) 物流企業(ye) 的這次成功“牽手”,充分證明了生產(chan) 性服務業(ye) 對製造業(ye) 的關(guan) 鍵作用。生產(chan) 性服務業(ye) 包括研發設計、信息數據、人力資源、現代物流等領域,涉及農(nong) 業(ye) 、工業(ye) 等產(chan) 業(ye) 的多個(ge) 環節,具有專(zhuan) 業(ye) 性強、產(chan) 業(ye) 融合度高、帶動作用顯著等特點。國際經驗也表明,製造業(ye) 發展到一定階段後,其附加值和市場競爭(zheng) 力的提升更多要依靠生產(chan) 性服務業(ye) 的支撐。

  近年來,生產(chan) 性服務業(ye) 在全球經濟和國際競爭(zheng) 中的地位日益顯著。相較而言,我國生產(chan) 性服務業(ye) 發展相對滯後,總量不足、結構不合理等問題仍較突出。推動中國製造由大到強,需要我們(men) 推動生產(chan) 性服務業(ye) 向專(zhuan) 業(ye) 化和價(jia) 值鏈高端延伸,更好服務製造業(ye) 高質量發展。

  比如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ye) 。從(cong) 機床、機械臂等工業(ye) 品,再到汽車、家電等消費品,要搭乘智能化的“翅膀”,都離不開係統軟件的支持。近年來,依靠全球領先的智能語音識別係統助力,我國智能音箱、智能電視、智能汽車等產(chan) 品加快升級,廣受市場認可。在軟件領域,我們(men) 還要繼續努力,爭(zheng) 取掌握更多關(guan) 鍵核心技術,持續提高產(chan) 業(ye) 創新能力。

  又如檢驗檢測服務。無論是上市新品、更新產(chan) 品,還是開拓海外新市場,企業(ye) 都離不開相應的檢驗檢測服務。目前,在動力電池等領域,全國仍隻有少數幾家檢測機構具備檢測能力,有時製造企業(ye) 需要花費大量時間排隊送檢,影響了產(chan) 品創新節奏。前不久,中國中檢與(yu) 通用技術集團所屬檢驗檢測企業(ye) 實施專(zhuan) 業(ye) 化整合,打造檢驗檢測領域“國家隊”,有望更好順應製造業(ye) 需求。在這方麵,我們(men) 同樣要加快補短板、強弱項的步伐。

  總而言之,加快發展生產(chan) 性服務業(ye) ,是向結構調整要動力、促進經濟平穩健康發展的重要措施。期待各地區各部門多措並舉(ju) 、真抓實幹,進一步推動生產(chan) 性服務業(ye) 發展,促進製造業(ye) 與(yu) 生產(chan) 性服務業(ye) 深度融合,穩步提升我國產(chan) 業(ye) 發展的綜合競爭(zheng) 力。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