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華加快推進學前教育高質量發展
公辦幼兒(er) 園在園幼兒(er) 占比從(cong) 2018年底的18%提升到2022年的52%,省二級及以上幼兒(er) 園在園幼兒(er) 占比從(cong) 2018年底的30%提升到2022年的65%,“十四五”全市計劃安排386個(ge) 重大教育項目,190個(ge) 幼兒(er) 園項目(1000萬(wan) 元以上)占比近50%……近5年,金華學前教育進步顯著,3年2次獲得浙江省學前教育督查激勵。
基礎教育是金華的一張金名片,而學前教育則是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近年來,金華市學前教育貫徹“把最好的給最小的”理念,駛入從(cong) “幼有所育”走向“幼有優(you) 育”的快車道,優(you) 質教育資源快速增長,教師隊伍建設有力強化,幼小科學銜接理念不斷革新。
學前教育擴容提質
確保孩子“有園上”
一條50米長、寬窄不一高低不同的溝壑裏,孩子們(men) 穿著雨鞋拿著玩具,自在玩水不亦樂(le) 乎……在今年秋季開園的金華市婺城區觀瀾江境幼兒(er) 園,很多人以為(wei) 隻是觀賞用的景觀水係,卻成了孩子們(men) 心心念念的戲水區,水花輕濺中留下陣陣童聲笑語。
2022年秋季,婺城區新增8所公辦幼兒(er) 園,新增學位3690個(ge) ,金華實驗中學附屬幼兒(er) 園投資近億(yi) 元,結合該校學前教育專(zhuan) 業(ye) 的特色優(you) 勢,未來讓人期待。這些新辦幼兒(er) 園環境優(you) 美,硬件一流,教室寬敞明亮,教具桌凳大多實木,陶吧、科學館、繪本室、木工坊等功能室應有盡有,戶外遊戲區、種植園、草坪、坡地等讓人一見傾(qing) 心,有的還在樓頂開辟植物園、運動場,成為(wei) 讓孩子流連忘返的兒(er) 童樂(le) 園。
而且,不少幼兒(er) 園都按自己的理念,在建造之初就做了富有特色的設計改造。觀瀾江境幼兒(er) 園作為(wei) 小區配套園,提早一年開放招生,開園即有244名幼兒(er) 入學。園長周柳毓表示,園所環境都是為(wei) 兒(er) 童專(zhuan) 門設計,他們(men) 通過改變材質、高度、坡度等豐(feng) 富地麵特征,融入草皮、沙子、泥土、石子、木板、塑膠、石磚等,同時創設富於(yu) 變化的立體(ti) 場地,如山坡、滑道、溝壑等,讓幼兒(er) 在遊戲中探究成長,快樂(le) 成長。
近年來,金華多措並舉(ju) 增加學位供給,加快推進學前教育擴容提質,確保適齡幼兒(er) “有園上”。到2025年,市區規劃布局幼兒(er) 園415所,合計辦學規模4300個(ge) 班。市區“百校工程”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在市區實施139個(ge) 教育項目,總投資約151.5億(yi) 元。到2026年,全市共實施教育“三百工程”項目336個(ge) ,計劃總投資約650億(yi) 元。與(yu) 此同時,通過新建一批、治理一批、撤並一批、提升一批加快補短,將治理74所小區配套幼兒(er) 園,撤並450所低小散幼兒(er) 園。
學前教育公益普惠
確保孩子“園好上”
“不必舍近求遠,孩子在家門口就能上這麽(me) 好的幼兒(er) 園,享受優(you) 質學前教育。”金華東(dong) 陽市歌山中心幼兒(er) 園家長盧小明言語中透露著自豪與(yu) 幸福。
讓家長與(yu) 孩子幸福感滿滿的,是歌山鎮學前教育體(ti) 係的日漸完善。兩(liang) 年前媒體(ti) 曾報道過這裏的三個(ge) “100%”——全鎮範圍內(nei) 6所幼兒(er) 園100%是公辦園;等級園覆蓋率100%,且50%為(wei) 省二級園;普惠性幼兒(er) 園覆蓋率100%,“園好上”“上好園”不再是夢想。
歌山鎮學前教育取得優(you) 異成績,作為(wei) 領頭雁的歌山中心幼兒(er) 園功不可沒。東(dong) 陽市建立學前教育中心園管理模式,實行“兩(liang) 獨立、六統一”公辦管理體(ti) 製:“兩(liang) 獨立”為(wei) 園舍、財務獨立,“六統一”為(wei) 教師管理、經費管理等統一,區域內(nei) 幼兒(er) 園集群“齊飛”、均衡發展,持續拉高區域園優(you) 質線。
近年來,東(dong) 陽市新(改)建投入使用的公辦園達到近50所,核心城區公辦幼兒(er) 園從(cong) 2016年的4個(ge) 擴展到目前的18個(ge) ,全市12個(ge) 鄉(xiang) 鎮中心幼兒(er) 園實現“百分百公辦、百分百二級以上”,其中7個(ge) 鄉(xiang) 鎮實現公辦幼兒(er) 園覆蓋麵100%。
當前,金華正大力推進學前教育公益普惠,確保孩子“園好上”。學前教育按照“全市統籌、以縣為(wei) 主、鄉(xiang) 鎮參與(yu) ”,全麵理順管理體(ti) 製,出台相關(guan) 實施意見與(yu) 行動方案,各縣(市、區)政府在學前教育布點規劃與(yu) 實施、經費保障、教師編製及工作待遇等方麵落實主體(ti) 責任,全力提升普惠覆蓋率。2021年,全市財政性學前教育經費占同級財政性教育經費的比例達到7.6%,到2025年將達到8%以上,每年全市人均教育投入增長不低於(yu) 10%,優(you) 先保障教育項目經費。
金華市教育局黨(dang) 組書(shu) 記、局長樓偉(wei) 民表示,在浙江推進共同富裕的大背景下,在滿足家長對學前教育多樣化選擇、“人有我優(you) ”的基礎上,著力提高普惠性學前教育資源供給水平,金華市把浙江省教育廳要求的2025年普惠園在園幼兒(er) 占比90%的工作目標提升為(wei) 94%,預計可提前2年完成任務。
學前教育內(nei) 涵提升
確保孩子“上好園”
“每次一有專(zhuan) 業(ye) 培訓或名師講座,集團各園區都會(hui) 積極響應快速組織,老師們(men) 都非常珍惜這樣的學習(xi) 機會(hui) 。”在婺城區機關(guan) 幼教集團總園長謝雄娟看來,集團化辦學人員統一調配、教科研活動豐(feng) 富、交流十分密切,讓各園區均衡發展更有底氣與(yu) 活力。
婺城區機關(guan) 幼兒(er) 園創辦於(yu) 1957年,2020年從(cong) 獨立園轉為(wei) 集團園,現有四個(ge) 園區,城區、鄉(xiang) 鎮各兩(liang) 個(ge) ,為(wei) 城鄉(xiang) 一體(ti) 化辦學搭建了良好架構。集團一體(ti) 化辦學落實於(yu) 人事、財務、後勤、教科研、黨(dang) 建等各方麵,特別是管理層走園式交流學習(xi) ,讓大家的理念同頻共振,相互激勵共同進步。4個(ge) 園區中有3個(ge) 是這幾年新建的,但“暖雅文化”一脈相承,“向暖而生與(yu) 雅同行”“暖育童心雅潤童年”等在各園區競相綻放。
金華開發區李漁幼兒(er) 園園長季小靜表示,教師招進來,培養(yang) 培育好才是關(guan) 鍵。近年來,該區將全園教師“打包分類”,實行階梯式培養(yang) 模式,開設青年教師訓練營,定期進行技能培訓,開展崗位拜師,推行項目負責製,積極將骨幹教師送出去取經。憑借一攬子培訓計劃,教師成長內(nei) 驅力被激活,成長速度肉眼可見。
在學前教育硬件、師資等整體(ti) 闊步前行,普及普惠創曆史新高的同時,追求教育質量始終是教育改革的核心主線,各幼兒(er) 園更注重內(nei) 涵提升,確保孩子“上好園”。金華市加大名優(you) 教師培養(yang) 力度,提高市級以上名優(you) 教師比例。完善幼兒(er) 園教師職稱評聘標準和實施辦法,加大教師培訓經費保障力度,鼓勵大專(zhuan) 學曆教師在職進修本科及以上學曆,力爭(zheng) 到2025年本科及以上學曆教師占比65%以上。
同時,推行“1+X”集團化辦園新模式,支持優(you) 質公辦幼兒(er) 園設立分園,建立幼教聯盟、共同體(ti) ,帶動區域內(nei) 幼兒(er) 園共同發展。充分發揮鄉(xiang) 鎮中心園示範引領帶動作用,充分發揮“名師工作室”“名園長工作室”的引領帶動作用,切實提高教師專(zhuan) 業(ye) 水平和科學保教能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