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列車”提速 千兆寬帶開始普及:北京夯實數字城市底座
“坐高鐵穿過隧道時也能流暢打遊戲看視頻”“豐(feng) 台站人再多5G信號也依舊穩定”“千兆寬帶讓家裏每個(ge) 角落都能高速上網”……經過近十年發展,北京通信網絡建設已經走在了全國前列:北京基站總數從(cong) 5.3萬(wan) 達到28.5萬(wan) ,實現5倍跨越;北京市平均每萬(wan) 人5G基站數量達30.4個(ge) ,全國第一;千兆光纖市區覆蓋率達到90%以上,躋身全國首批千兆城市。
“九層之台,起於(yu) 壘土。”5G和千兆寬帶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不斷完善和發展,正逐漸夯實北京數字城市底座,為(wei) 加速建設全球數字經濟標杆城市強基賦能。
超百萬(wan) 戶家庭接入千兆寬帶
剛搬新家的李先生終於(yu) 將閑置多年的DVD扔進了垃圾箱,同時淘汰的還有上百張光碟。“現在網速越來越快,打開互聯網電視什麽(me) 大片都能看,好多都是高清版,DVD是徹底用不上了。”
在今年冬奧會(hui) 期間,在戶外,京城市民能通過一塊塊戶外8K大屏,身臨(lin) 其境般體(ti) 驗賽場的熱烈氛圍,“發絲(si) 級”的畫麵讓現場的小細節盡收眼底;在家裏通過電視收看比賽直播,能通過“子彈時間”的回放,全方位欣賞運動員奪冠時的精湛技巧。
“此次冬奧會(hui) 在很多領域都有突破,尤其是轉播和通信技術。”國際奧委會(hui) 主席巴赫對此連連點讚。冬奧會(hui) 期間,北京市和河北省張家口市兩(liang) 地87個(ge) 競賽與(yu) 非競賽場館及連接道路均實現5G網絡全覆蓋,並以下行1.5G、上行500M的速率刷新奧運史上網絡服務紀錄。
市通信管理局最新數據顯示,北京5G基站已增至28.5萬(wan) 個(ge) 、5G用戶數量超過1237萬(wan) 戶;全市通信光纜長度是十年前的2.3倍,達44萬(wan) 公裏;千兆寬帶進入加速普及階段,家庭用戶達112.1萬(wan) 戶,占全市固定互聯網寬帶用戶總數11.1%。
網速變快,資費卻降低了,提速降費讓更多市民用上優(you) 質網絡。北京從(cong) 2017年開始千兆寬帶進小區的試點,當時月費高達800元至1000元。隨著三大運營商通過手機套餐與(yu) 寬帶捆綁的方式推廣千兆寬帶,現在市民以每月200元不到的費用就能辦理千兆寬帶。
“未來”新生活加速落地
作為(wei) 新型基礎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5G網和家用千兆寬帶正激發信息消費的巨大潛力,自動駕駛、智慧醫療等炫酷應用正為(wei) 人們(men) 帶來多姿多彩的數字新生活。
在亦莊,人們(men) 經常會(hui) 打到“無人駕駛”網約車,自動變道、路口減速等操作如同老司機;午餐時段,路上隨處可見“圓鼓鼓”的無人駕駛外賣小車,它們(men) 將熱騰騰的餐食送往各個(ge) 產(chan) 業(ye) 園區和寫(xie) 字樓,讓上班族們(men) 下樓就能取餐……
這樣的美好生活圖景離不開5G賦能。自動駕駛係統充分應用5G低時延、大帶寬和高可靠性的網絡特性,賦予“無人車”智慧大腦和“火眼金睛”。目前,北京已全麵啟動高級別自動駕駛示範區3.0階段建設任務,將在北京經開區60平方公裏基礎上,有序推進周邊100平方公裏建設,再逐步擴展至全市500平方公裏範圍。
5G也讓北京高質量的醫療服務造福更多外地患者。2019年6月,北京積水潭醫院田偉(wei) 院長通過機器人遠程手術,為(wei) 山東(dong) 、浙江的兩(liang) 名脊椎骨折病人進行了手術三維定位脊椎螺釘固定手術,這成為(wei) 世界首次利用5G技術同時遠程交替操控兩(liang) 台異地機器人的案例;2021年3月3日,積水潭醫院機器人遠程手術中心又成功實施國內(nei) 首例5G遠程骨科機器人輔助創傷(shang) 手術……一場場由5G技術支撐的遠程手術宣告成功,讓遠隔千裏的患者免去了長途奔波就診之苦。
“5G遠程超聲能讓遠在鄉(xiang) 鎮或者養(yang) 老機構的老人用上三甲醫院百萬(wan) 級別的超聲設備。”由於(yu) 長期和醫院合作,在中國移動負責醫療客戶中心工作的鄭林楓和劉達都快變成了半個(ge) “醫生”。據他們(men) 介紹,頸動脈斑塊是心腦血管疾病重要的危險因素,而超聲篩查是最有效的診斷辦法,但是不少小城市的醫院沒有專(zhuan) 業(ye) 超聲設備和醫生,這個(ge) 難題通過5G技術就能解決(jue) 。
動動嘴,在家就能語音控製智能家居,出門在外也能通過手機遠程控製家中智能設備;戴上AR眼鏡,球迷能瞬間穿越到工體(ti) 看一場精彩的球賽……5G和千兆光網互為(wei) 補充,共同賦能交通、醫療、教育等行業(ye) 領域,將給京城市民帶來更具未來感的生活體(ti) 驗。
支撐數字經濟提質升級
走進京東(dong) 物流5G全連接智能倉(cang) ,幾十個(ge) “地狼”搬運機器人將一個(ge) 個(ge) 貨架快速移動到正確的位置,一旁的分揀機器人用長長的“手臂”把貨物精準分類;北京經開區科創九街與(yu) 經海路交會(hui) 處,1.8萬(wan) 平方米的智能工廠幾乎不怎麽(me) 開燈,車間裏也不見工人,卻實現了每秒鍾自動生產(chan) 一部小米智能手機的能力……
這樣的“智能倉(cang) ”和“黑燈”工廠背後,是人工智能、5G、大數據等技術在24小時提供支撐。從(cong) 智能製造到“城市大腦”,從(cong) “5G+8K”高清直播到虛實融合的元宇宙體(ti) 驗館……千行百業(ye) 因5G賦能而煥發新活力。
在海澱城市大腦體(ti) 驗中心,你會(hui) 有被數字“包圍”的感覺,眼前的巨大屏幕上滾動播放著全區的各項管理數據。這個(ge) 麵積1800平方米的展廳裏,包含了城市管理、公共安全、生態環保、城市交通等多方麵的海量信息。治理渣土車違章、解決(jue) 擁堵難題、完成人口房屋信息登記、實施水質實時監測和汙染溯源……在5G、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一輪輪科技浪潮推動下,一批“城市大腦”陸續上崗,成為(wei) 北京這座超大城市實現精細化管理的重要手段。
根據《北京市關(guan) 於(yu) 加快建設全球數字經濟標杆城市的實施方案》,到2025年,北京將進入國際先進數字經濟城市行列;到2030年,全麵實現數字賦能超大城市治理,建設成為(wei) 全球數字經濟標杆城市。通信網絡基礎設施的進一步完善,將成為(wei) 北京數字經濟繼續提質升級的重要支撐。實習(xi) 記者 夏驊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