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嗩呐一響嗨翻全場 傳統民樂在直播間找到新舞台

發布時間:2022-10-31 17:06:00來源: 人民網

 

  距離直播時間還有半小時,來自四鄰八村的“觀眾(zhong) ”開始迫不及待地陸續進場,一個(ge) 馬劄、一把瓜子、一個(ge) 水壺,候場的鄉(xiang) 親(qin) 們(men) 七嘴八舌地議論起家長裏短,這個(ge) 地處河南省柘城縣洪恩鄉(xiang) 馬莊村的農(nong) 家小院頓時躁動起來。

  梆子敲響,笙樂(le) 跟上,嘹亮的嗩呐壓軸出場。十月的一天,下午17時整,“嗩呐村的事”在一個(ge) 移動平台準時開播。

  “家人們(men) ,我們(men) 來了,歡迎點曲、點歌。不忙的時候,請用您發財的小手點個(ge) 讚。”

  站在C位的杜小豔是家裏的“二把手”,也是這支樂(le) 隊的“靈魂”,身兼嗩呐手、主持人於(yu) 一身。她的丈夫馬春風帶著76歲的老父親(qin) 馬新玉及幾位家人,分擔不同角色。

  嗩呐一響,這個(ge) “低配版”的鄉(xiang) 村樂(le) 隊頓時炸翻全場,直播間瞬時人流最高接近3萬(wan) 人。

  沉寂了多年後,這個(ge) 有著幾百年嗩呐技藝傳(chuan) 承曆史的小村莊,終於(yu) 借助移動傳(chuan) 播迎來了高光時刻。

  馬莊村,在豫魯蘇皖聲名遠播。

  嗩呐一掂,有吃有穿。村裏大部分農(nong) 戶都有一身本領,他們(men) 農(nong) 忙時下地,閑下來演藝,跑遍了全國各地,還遠赴馬來西亞(ya) 等多個(ge) 國家淘金。2007年12月,馬莊村被河南省文化廳授予“河南省特色文化村”稱號,2008年又被省政府批準為(wei) “特色文化產(chan) 業(ye) 村”。這裏的每家每戶一年也有近兩(liang) 萬(wan) 元收入,養(yang) 活了不少大學生,有的還在縣城置辦了房產(chan) 。

  從(cong) 原來的“活”找人,到現在人找“活”,嗩呐行業(ye) 近幾年隨著風俗習(xi) 慣的改變、疫情防控的影響而日漸疲軟。

  弟弟開了理發店,堂弟搞起了養(yang) 殖,還有的藝人迫於(yu) 生計外出打工。馬春風掰著手指頭細算,往上數三代隻有一個(ge) 人不會(hui) ,往下數兩(liang) 代人隻有兩(liang) 三個(ge) 會(hui) 吹,村裏20歲左右的年輕人大多數選擇外出打工掙快錢。聞雞起舞,歌聲嘹亮的小村莊頓時失去了活力。

  說起自家的“金飯碗”,馬新玉驕傲中帶著失落,“我11歲開始登台,一幹就是60多年,想當年的演出人山人海。可現在,大家更喜歡拿著手機刷視頻。”

  “我家三代人都是依靠嗩呐延續下來,這麽(me) 大年齡再去轉行打工也不太現實。”線下演出遇阻之後,選擇堅守的馬春風一直在思考:如何把傳(chuan) 統技藝傳(chuan) 承下去?如何讓村裏的民間藝人再次活起來?

  拍攝短視頻,說不定就能火起來。走南闖北的馬春風,敏銳覺察到了移動傳(chuan) 播的威力。今年1月份,他在直播品台注冊(ce) 了“嗩呐村的事”,也上傳(chuan) 了幾段演奏視頻,但曲高和寡,網民並不買(mai) 賬。

  過年回家看到悶悶不樂(le) 的父親(qin) ,“90後”馬健彪開出了“藥方”:視頻內(nei) 容要樸實簡單,人物表現自然大方,場景突出鄉(xiang) 土氣息,剪輯手法要短平快。

  拉著在牆角曬太陽的老人來一段,碰到騎摩托車的村民即興(xing) 演奏一曲,遇見在田裏幹活的農(nong) 民吹一曲《朝陽溝》......田間地頭、農(nong) 家院落,都成了村民們(men) 表演的舞台。這些散發著泥土芬芳的視頻一經傳(chuan) 播廣受追捧,其中一個(ge) 曬曬傳(chuan) 家寶老嗩呐的視頻點擊量超過90萬(wan) 。

  看到時機成熟,在國有劇團工作的馬健彪建議從(cong) 4月份開啟直播活動,把農(nong) 家院變成大舞台,把演出從(cong) 線下搬到線上,他本人也毅然決(jue) 然跳出“體(ti) 製內(nei) ”。

  鋪上紅毯,架起手機,連上音響。從(cong) 今年4月份起,馬春風聚攏一家老小,在村民的質疑目光中,嗩呐馬家軍(jun) 重出江湖,每天下午17時到19時,與(yu) 網民不見不散。

  好事多磨,直播觸電並非一帆風順。鄉(xiang) 親(qin) 們(men) 覺得這是一件很耽誤幹活的事情,不願意參與(yu) 演出。請吃飯、送禮品,馬春風自掏腰包才湊齊了一個(ge) 六七人的直播隊伍。入不敷出的經濟壓力也讓家人內(nei) 部產(chan) 生矛盾,看到妻子累瘦了20斤,更讓馬春風心疼不已。

  從(cong) 幾個(ge) 人,到幾千人,到如今38萬(wan) 多的粉絲(si) 量,馬家軍(jun) 終於(yu) 看到了曙光。截至目前,半年時間2萬(wan) 多元的打賞收入已經超越了往年全年的收成。

  如今,越來越多的年輕網友湧進了直播間,他們(men) 不僅(jin) 點讚,也發來演出邀請,甚至還有不少網友想拜師學藝,11歲的小徒弟王泉龍已經開始拿起嗩呐。

  與(yu) 此同時,直播紅利反哺線下演出,也再次帶火了馬莊村嗩呐演藝市場。十一長假期間,馬春風家接了五場演出,其中三場來自直播間網民的邀約。從(cong) 4月份至今,村民的演出場次提升了百分之三十。

  傳(chuan) 承老節目,編排新節目,完善演出設備,提升演員素養(yang) ,馬春風並沒有被眼前的繁榮衝(chong) 昏頭腦,他正在謀劃著一場屬於(yu) 馬莊村的嗩呐村晚。

  在傳(chuan) 承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為(wei) 了擦亮馬莊村這個(ge) “河南省特色文化村”金字招牌,當地政府也正在規劃建設一個(ge) 以嗩呐元素為(wei) 特色的新村,推動傳(chuan) 統技藝形成帶富產(chan) 業(ye) ,讓非遺文化再次閃閃發光。

  馬春風也在“聲嘶力竭”負重前行,身為(wei) 商丘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馬氏嗩呐傳(chuan) 統製作技藝”的傳(chuan) 承人,他決(jue) 心要為(wei) 這個(ge) 傳(chuan) 統民樂(le) 、為(wei) 自己的村子找到重生之路。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