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發揚延安精神和紅旗渠精神,全麵推進鄉村振興

發布時間:2022-10-31 17:10: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原標題:發揚延安精神和紅旗渠精神,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10月26日至28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陝西省延安市、河南省安陽市考察並作重要講話,在當地幹部群眾(zhong) 中引發熱烈反響。大家表示,一定牢記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囑托,認真學習(xi) 貫徹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堅持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優(you) 先發展,發揚延安精神和紅旗渠精神,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為(wei) 實現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現代化而不懈奮鬥。要進一步堅定文化自信,增強做中國人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加快推進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現代化,讓老鄉(xiang) 們(men) 生活越來越紅火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要認真學習(xi) 貫徹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把富民政策一項一項落實好,加快推進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現代化,讓老鄉(xiang) 們(men) 生活越來越紅火。

  “總書(shu) 記強調,現在,‘兩(liang) 個(ge) 一百年’奮鬥目標的第一個(ge) 百年目標已經實現,絕對貧困問題解決(jue) 了,老鄉(xiang) 們(men) 過上了好日子,但還要繼續努力往前走,讓生活越來越美好。”延安市安塞區高橋鎮南溝村駐村幹部張光紅說,“我將牢記總書(shu) 記殷殷囑托,同全村幹部群眾(zhong) 一起做大做強做優(you) 蘋果產(chan) 業(ye) ,讓更多鄉(xiang) 親(qin) 在這條產(chan) 業(ye) 鏈上增收致富,日子越過越好。”

  脫貧攻堅戰取得全麵勝利後,延安市狠抓責任、政策、工作落實,推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xiang) 村振興(xing) 有效銜接。“總書(shu) 記強調,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是人民的黨(dang) ,是為(wei) 人民服務的黨(dang) ,共產(chan) 黨(dang) 當家就是要為(wei) 老百姓辦事,把老百姓的事情辦好。”延安市鄉(xiang) 村振興(xing) 局黨(dang) 組書(shu) 記、局長黃利榮說,“我們(men) 將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基礎上,以更大的決(jue) 心、更強的力度、更實的舉(ju) 措,紮實推動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人才、文化、生態、組織振興(xing) 。”

  “要把總書(shu) 記對延安對安塞的親(qin) 切關(guan) 懷轉化為(wei) 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動力。”延安市安塞區委書(shu) 記曹振宇說,安塞將認真貫徹落實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重要講話精神,堅持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優(you) 先發展,紮實做好鄉(xiang) 村發展、鄉(xiang) 村建設、鄉(xiang) 村治理各項工作,推動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取得新進展、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現代化邁出新步伐,讓越來越多的村莊實現產(chan) 業(ye) 旺、環境美、農(nong) 民富。

  河南省原陽縣大賓鎮立足黃河灘地資源,計劃在灘區鹽堿地建設萬(wan) 畝(mu) 優(you) 質牧草種植區,培育發展特色產(chan) 業(ye) 。“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產(chan) 業(ye) 是基礎。”原陽縣委常委、大賓鎮黨(dang) 委書(shu) 記王鵬舉(ju) 說,“我們(men) 將深入推進閑置灘塗和淤積土地的開發利用,大力發展高效農(nong) 業(ye) 和灘區大黃薑、菌草、陽光玫瑰等特色種植業(ye) ,不斷壯大村集體(ti) 經濟,讓群眾(zhong) 腰包越來越鼓。”

  “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仍然在農(nong) 村。”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的這句話,讓河南省林州市黃華鎮廟荒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村委會(hui) 主任鬱林英印象深刻,“新時代十年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的曆史性成就鼓舞人心、催人奮進。我們(men) 村幾年前整村脫貧摘帽,現在村裏環境美、村民日子甜,但還存在短板。我們(men) 要以實際行動貫徹落實總書(shu) 記重要講話精神,進一步改造提升村裏的整體(ti) 環境,豐(feng) 富產(chan) 業(ye) 形態和內(nei) 容,夯實強村富民基礎,加快推動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落地見效。”

  繼承和發揚吃苦耐勞、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精神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紅旗渠精神同延安精神是一脈相承的,是中華民族不可磨滅的曆史記憶,永遠震撼人心。年輕一代要繼承和發揚吃苦耐勞、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精神,摒棄驕嬌二氣,像我們(men) 的父輩一樣把青春熱血鐫刻在曆史的豐(feng) 碑上。實現第二個(ge) 百年奮鬥目標也就是一兩(liang) 代人的事,我們(men) 正逢其時、不可辜負,要作出我們(men) 這一代的貢獻。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延安中學棗園校區考察時,勉勵同學們(men) 從(cong) 小樹立遠大理想,立誌成為(wei) 社會(hui) 主義(yi) 建設者和接班人,確保紅色基因代代相傳(chuan) 。”延安中學黨(dang) 委委員、副校長郭博說,“總書(shu) 記的到來,讓全體(ti) 師生備受鼓舞、倍感振奮,我們(men) 一定牢記總書(shu) 記殷切囑托,堅持用延安精神教書(shu) 育人,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弘揚革命傳(chuan) 統,培育時代新人,為(wei) 老區發展和國家建設培養(yang) 更多建設者和接班人。”延安中學高一(2)班學生楊子悅表示,要用延安精神滋養(yang) 自己、激勵自己,鍛煉吃苦耐勞、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精神品格,長大以後當像李時珍那樣的醫生。

  延安棗園革命舊址管理處主任黨(dang) 婕睿說:“作為(wei) 一名文博宣教工作者,一定要把百年黨(dang) 史中的延安故事挖掘好、講述好、傳(chuan) 承好,讓一代代人不斷從(cong) 延安精神中汲取力量。”

  “我們(men) 要貫徹落實好總書(shu) 記重要講話精神,堅持發揚鬥爭(zheng) 精神,全力戰勝前進道路上各種困難和挑戰,依靠頑強鬥爭(zheng) 打開事業(ye) 發展新天地。”安陽市委書(shu) 記袁家健說,“要堅持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優(you) 先發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讓紅旗渠精神結出更加豐(feng) 碩的成果。”

  “作為(wei) 新時代的林州人,一定牢記總書(shu) 記囑托,腳踏實地、苦幹實幹,充分發揮工業(ye) 、建築業(ye) 、文化旅遊業(ye) 等林州既有產(chan) 業(ye) 優(you) 勢,統籌協調人居環境整治、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xiang) 村振興(xing) 有效銜接等各方麵工作,推動高質量發展,讓紅旗渠故鄉(xiang) 在新時代更加出彩。”林州市委書(shu) 記王寶玉表示。

  “今天,物質生活大為(wei) 改善,但愚公移山、艱苦奮鬥的精神不能變。”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的這句話,令林州市姚村鎮團委書(shu) 記申楊楊感觸很深,“我們(men) 將進一步引導廣大青年發揚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精神,踴躍投身鄉(xiang) 村振興(xing) ,讓青春之花在田間地頭絢麗(li) 綻放。”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要用紅旗渠精神教育人民特別是廣大青少年,社會(hui) 主義(yi) 是拚出來、幹出來、拿命換來的,不僅(jin) 過去如此,新時代也是如此。”林州市紅旗渠紀念館負責人林永藝表示,一定牢記總書(shu) 記囑托,看好渠護好渠,講好紅色故事,讓廣大參觀者更好地接受紅色教育、傳(chuan) 承紅色基因。

  堅定文化自信,增強做中國人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是我們(men) 黨(dang) 創新理論的“根”,我們(men) 推進馬克思主義(yi) 中國化時代化的根本途徑是“兩(liang) 個(ge) 結合”。我們(men) 要堅定文化自信,增強做中國人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學習(xi) 領會(hui) 總書(shu) 記重要講話精神,讓我們(men) 更加堅信:隻有植根本國、本民族曆史文化沃土,馬克思主義(yi) 真理之樹才能根深葉茂。”中國延安幹部學院教學科研部黨(dang) 建教研室教授薛琳表示,在今後的教學科研工作中,將更加堅定文化自信,堅持古為(wei) 今用、推陳出新,著力把馬克思主義(yi) 思想精髓同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精華貫通起來。

  “總書(shu) 記指出,‘考古工作要繼續重視和加強,繼續深化中華文明探源工程’‘要通過文物發掘、研究保護工作,更好地傳(chuan) 承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安陽工作站副站長何毓靈表示,“我們(men) 將牢記總書(shu) 記囑托,進一步加大對殷墟的考古和保護力度,重點在古城市布局、居民生產(chan) 生活方式和道路修築等方麵開展深入研究。”

  現場聆聽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重要講話,安陽市文物局局長李曉陽倍感振奮,也深感責任重大,“我們(men) 要把殷墟遺址保護好、研究好、建設好、利用好,使世界文化遺產(chan) 殷墟進一步成為(wei) 傳(chuan) 承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促進人類文明交流互鑒的重要平台,教育引導廣大群眾(zhong) 特別是青少年更好認識和認同中華文明,增強做中國人的誌氣、骨氣、底氣。”

  “總書(shu) 記指出,中華文明源遠流長,從(cong) 未中斷,塑造了我們(men) 偉(wei) 大的民族,這個(ge) 民族還會(hui) 偉(wei) 大下去的。”河南博物院副院長張得水說,“讓更多的人了解中華文明,感受中華民族的偉(wei) 大,就是我們(men) 的職責。這些年,在推動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方麵,我們(men) 作了一些積極探索和成功嚐試,未來將進一步開拓創新,讓更多文物和文化遺產(chan) 活起來,助力營造傳(chuan) 承中華文明的濃厚社會(hui) 氛圍。”

  “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是中華文明的智慧結晶,也是文學藝術創作的寶庫。”延安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hui) 黨(dang) 組書(shu) 記孫文芳表示,要在傳(chuan) 承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基礎上,努力創作出更多優(you) 秀作品,記錄偉(wei) 大時代,展示中國精神。

  (本報記者龔金星、王樂(le) 文、馬躍峰、龔仕建、高炳、原韜雄、畢京津、王者)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