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化環境厚植成長沃土(激發湧現更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②)
核心閱讀
專(zhuan) 精特新中小企業(ye) 的發展離不開良好的成長環境。浙江寧波近年來不斷創新體(ti) 製機製,探索建立梯次培育體(ti) 係,為(wei) 企業(ye) 提供創新成果轉化、數字化賦能等全方位服務。如今,寧波已培育283家國家級專(zhuan) 精特新“小巨人”企業(ye) ,總量居全國第四位。
今年8月,工信部公布第四批專(zhuan) 精特新“小巨人”企業(ye) 名單,浙江寧波有101家企業(ye) 成功入選。加上此前公布的3批企業(ye) ,寧波國家級專(zhuan) 精特新“小巨人”企業(ye) 數量達283家,總量居全國第四位。
專(zhuan) 精特新“小巨人”企業(ye) 隊伍的壯大,離不開寧波持續優(you) 化營商環境的努力。當地不斷創新體(ti) 製機製,提供全方位服務,為(wei) 企業(ye) 提供了成長的沃土。
探索建立梯次培育體(ti) 係,深耕細分市場
走進寧波金輪磁材技術有限公司,廠房內(nei) 的工人正在對即將投產(chan) 的電子磁材生產(chan) 線進行最後調試。與(yu) 此同時,公司財務經理兼項目申報負責人付元豐(feng) 正忙著準備材料,申報技改補助。
“這是公司被列入慈溪市專(zhuan) 精特新‘小巨人’培育庫以來,第二次申報技改補助。早在2019年,公司年產(chan) 3000噸電子磁材生產(chan) 線投產(chan) 後,就獲得了148萬(wan) 元的技改補助。”付元豐(feng) 介紹,在市場驅動和政策幫扶的雙向發力下,金輪磁材進入了增長的快車道,並入選了第四批國家級專(zhuan) 精特新“小巨人”企業(ye) 。
為(wei) 助力專(zhuan) 精特新中小企業(ye) 健康快速成長,慈溪市建立分類分級、動態跟蹤管理的企業(ye) 梯次培育庫,通過全過程參與(yu) ,幫助企業(ye) 及時解決(jue) 發展過程中遇到的“煩惱”,推動企業(ye) 實現向高成長、創新型、科技型、專(zhuan) 精特新、單項冠軍(jun) 的梯次升級。
據介紹,企業(ye) 進入培育庫後,會(hui) 根據各自情況獲得不同的配套支持。針對有上市計劃的企業(ye) ,慈溪市采用一對一的幫扶對接做好上市前的輔導;對產(chan) 業(ye) 鏈協同發展起到補鏈強鏈作用的入庫企業(ye) ,慈溪市引導其與(yu) 各大院校開展深入合作,提升研發、生產(chan) 能力。
慈溪的實踐是寧波探索建立梯次培育體(ti) 係的縮影。通過梯次培育,目前寧波已有一大批專(zhuan) 注於(yu) 細分市場、聚焦主業(ye) 、創新能力強、成長性好的專(zhuan) 精特新“小巨人”企業(ye) 。今年7月,寧波再次公布新一批市級專(zhuan) 精特新中小企業(ye) 名單,共計413家企業(ye) 入選,總量已達611家。
創新體(ti) 製機製,解決(jue) 實際困難
作為(wei) 專(zhuan) 精特新企業(ye) 孵化器,前不久,寧波工業(ye) 互聯網研究院的產(chan) 業(ye) 園項目即將迎來綜合驗收,經理謝蘇玲鬆了一口氣。
而在這之前,由於(yu) 周邊的市政配套工程跟不上項目建設進度,差點直接影響項目驗收。
“我們(men) 的大部分精力花在生產(chan) 和研發上,當時遇到這些問題很頭疼。多虧(kui) 海曙區組建‘審聯體(ti) ’,出台相關(guan) 操作指引,幫我們(men) 解決(jue) 了配套設施建設的難題,趕上了進度。”謝蘇玲告訴記者。
謝蘇玲口中的“審聯體(ti) ”,是海曙區政府通過召集群眾(zhong) 代表、相關(guan) 部門、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法律專(zhuan) 家等多方協同議事,從(cong) 而促進科學決(jue) 策、依法辦成事的議事機製。“‘審聯體(ti) ’讓企業(ye) 將更多精力放在生產(chan) 、研發和銷售上,為(wei) 衝(chong) 刺專(zhuan) 精特新解決(jue) 後顧之憂。”海曙區政務服務辦公室主任王明波介紹。
麵對工業(ye) 互聯網研究院產(chan) 業(ye) 園項目的配套難題,今年4月,召集“審聯體(ti) ”後,多方努力形成了“由相鄰地塊的海曙開投集團報資規局審批實施”的解決(jue) 方案。不久,“審聯體(ti) ”列出了具體(ti) 詳細的解決(jue) 問題實施細則。
據介紹,“審聯體(ti) ”以打通審批堵點為(wei) 目標,聯合第三方力量,解決(jue) 企業(ye) 的訴求和實際困難。這一機製建立兩(liang) 年多來,已幫助企業(ye) 解決(jue) 項目自來水管轉移、公共資源交易等近30類問題。
不僅(jin) 是海曙區,寧波市級層麵已出台了一係列政策與(yu) 文件,並精心選擇了10家中小企業(ye) 公共服務示範平台,麵向全市專(zhuan) 精特新“小巨人”企業(ye) 提供企業(ye) 創新能力提升、數字化賦能、高端人才培育、法律谘詢、政策輔導等全方位服務。
加速成果轉化,促進校企對接
專(zhuan) 精特新中小企業(ye) 想要做大做強,科技創新很重要。在北侖(lun) 區,有一支以科技部門工作人員為(wei) 骨幹,聯合科創平台、科技服務機構、高校院所等多方專(zhuan) 家和科研團隊組建的科技經紀人服務隊。
“多虧(kui) 了科技經紀人牽線搭橋,我們(men) 研發的新材料提早兩(liang) 年麵市,僅(jin) 研發成本就省下近80萬(wan) 元。”寧波泰甬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負責人李文斌說。泰甬是國家級專(zhuan) 精特新“小巨人”企業(ye) ,其研發生產(chan) 的汽車外飾件等零部件材料,每年被應用在全球大部分主流車型的汽車零部件上。不過,研發新材料需要通過多項檢測考驗,這個(ge) 過程往往需要耗費3到4年。
“這剛好是中科院材料所擅長和主攻的方向。”出於(yu) 對科研院所等資源的了解和掌握,科技經紀人團隊仔細篩選和比對後,認為(wei) 雙方合作應該能碰撞出共贏的火花。
此後,科技經紀人、北侖(lun) 區科技局外國專(zhuan) 家科科長張亮,開始在泰甬和中科院材料所之間兩(liang) 頭跑。經過半年多的了解與(yu) 磨合,雙方終於(yu) 敲定合作。
“現在我們(men) 遇到技術難點,可以隨時谘詢材料所專(zhuan) 家,專(zhuan) 家也會(hui) 每隔兩(liang) 三個(ge) 月到企業(ye) 開展技術指導,企業(ye) 創新發展底氣十足。”李文斌說。
像張亮這樣的科技經紀人,北侖(lun) 區目前有100餘(yu) 名。這支隊伍既懂科技創新,又了解企業(ye) 需求,是加快科技成果從(cong) 實驗室向生產(chan) 力轉化的重要推手。今年上半年,在科技經紀人服務的推動下,北侖(lun) 區共引進科技成果28項,實現技術交易額21.11億(yi) 元。
“現在,越來越多企業(ye) 遇到難題時,會(hui) 主動聯係我們(men) ,希望通過我們(men) 的牽線搭橋,對接高校資源,為(wei) 企業(ye) 發展注入創新動力。”正說著,張亮的電話再次響起,又一家慕名而來的企業(ye) 要谘詢求助。
眼下,寧波逐步搭建起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的橋梁,將國內(nei) 外前沿科技成果引向寧波,彌補創新資源相對薄弱的短板;讓企業(ye) 與(yu) 高校院所無縫對接,破解企業(ye) 創新發展中的難題,進一步助力專(zhuan) 精特新中小企業(ye) 茁壯成長。
《 人民日報 》( 2022年11月01日 10 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