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詐民警提示“雙11”防騙:警惕“假紅包”“假客服”等套路
本報訊(記者 張蕾)隨著“雙11”的到來,“假紅包”“假客服”“中獎免單”“刷單返利”等電信詐騙手段也進入高發期。朝陽公安分局反詐民警提醒消費者,“雙11”理性消費的同時,更要提高防騙意識,切莫掉入“圈套”。
“雙11”期間,各大電商平台都會(hui) 以派發紅包的形式促銷。於(yu) 是,有不法分子借機在社交平台派發虛假“雙11”紅包,誘騙消費者點擊,以此套取銀行賬號等個(ge) 人信息。民警提醒:紅包領取鏈接一定要慎點,尤其是當頁麵跳轉,甚至需要輸入個(ge) 人信息的,應立即關(guan) 閉。如果不慎點開,要盡快修改網銀、支付寶等重要賬戶密碼,並對設備進行病毒查殺。
下單後,要警惕冒充客服、物流的詐騙。根據以往案例,不法分子會(hui) 通過不法途徑獲取訂單信息,之後冒充商家或快遞公司,謊稱物品出現了質量問題,或者快遞件損壞丟(diu) 失,主動要求給予多倍賠償(chang) 。不法分子往往會(hui) “指導”消費者操作銀行卡信息,或者要求消費者點擊由其提供的“釣魚”鏈接,通過誘導轉賬或截取短信驗證碼等方式,套取錢款。民警提醒:謹慎對待自稱客服、物流的電話或短信,不要泄露銀行卡賬戶密碼、動態驗證碼等信息。任何售後退款,一定要通過官方平台操作。接到難辨真假的電話、短信時,可在官方渠道查找官方聯係方式回電驗證。
“雙11”後,有些人可能會(hui) 收到商家的中獎短信,當中附帶的網站鏈接點進去卻有可能是不法分子偽(wei) 裝的“釣魚”網站。民警提醒:收到中獎信息後先核實,最好是直接登錄官方平台與(yu) 賣家聯係,確認真偽(wei) ,不明鏈接不要輕易點擊。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