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發布口袋公園建設指南 利用閑置地塊打造小而美公共空間
人民網南京11月3日電 江蘇省住建廳近日組織編製《江蘇省口袋公園建設指南(試行·2022)》(以下簡稱《指南》),提高口袋公園建設的科學性、規範性、特色性,為(wei) 群眾(zhong) 提供更多更優(you) 質的公共活動空間。
口袋公園,是指向公眾(zhong) 開放,滿足人們(men) 就近休閑遊憩、社會(hui) 交往需求,兼有生態景觀、運動健身、文化展示、便民服務等一種或多種功能,並配套相應服務設施的公園綠化活動場地。《指南》明確,口袋公園具有選址靈活、形式多樣、實用便民等特點,麵積一般小於(yu) 1萬(wan) 平方米。按規模大小可分微型、小型、中型、大型四級,微型口袋公園麵積在100-400平方米,小型口袋公園麵積在400-2000平方米,綠化覆蓋率不低於(yu) 50%。中型口袋公園麵積在2000-5000平方米,大型口袋公園麵積在5000-10000平方米,綠地率不低於(yu) 35%且綠化覆蓋率不低於(yu) 50%。口袋公園按照區位可分居住社區型、商業(ye) 商務型、交通型、公共服務設施型四類。
口袋公園主要在6類地塊建設:長期未使用的閑置地塊、廢棄空間;建築物、構築物拆除後騰退的小微地塊;圍牆之間、建築之間、場地之間等狹小、曲折的不規則用地;使用率低的小微綠地、道橋邊角空間、橋下空間等消極場地;道路綠化帶等封閉的觀賞型綠地;使用率較低的小廣場、單調低活力的人行空間等場地。
《指南》從(cong) 功能安排、設施設置、植物配置、地麵鋪裝、周邊銜接5個(ge) 方麵強化,口袋公園設計需滿足“整體(ti) 協調、功能分區、適老宜幼、文化特色”的基本要求,從(cong) 健身活動、適老活動、兒(er) 童活動、休閑遊憩、停車、便民服務等10種功能中選擇合理組合。《指南》還提出要堅持“三分建設,七分管養(yang) ”,利用信息技術提升口袋公園管理效率和服務水平。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