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西湖區實現數字鄉村全覆蓋
“這是我們(men) 今年的新茶,泡開後茶葉是一芽一芯。”在杭州西湖區轉塘街道桐塢村桐美眾(zhong) 創空間的直播間裏,村民黃芳芳對著鏡頭介紹手中的西湖龍井。
“我們(men) 以前都是靠熟客生意,如今直播帶貨能把村裏的好茶葉賣給更多人。”黃芳芳的一席話,道出了茶農(nong) 商戶的心聲。
如今,西湖區紮實推進數字鄉(xiang) 村建設,數字服務深入村民生活,數字產(chan) 業(ye) 助力茶鄉(xiang) 共富,為(wei) 鄉(xiang) 村振興(xing) 注入了全新動能。截至目前,西湖區32個(ge) 行政村已通過數字鄉(xiang) 村驗收,實現數字鄉(xiang) 村全覆蓋。
數字鄉(xiang) 村建在村民心坎上
數字鄉(xiang) 村建設,涉及數字產(chan) 業(ye) 、數字生活、數字治理等指標。“為(wei) 了能讓數字化建設真正為(wei) 鄉(xiang) 村服務,在具體(ti) 數字化場景建設的過程中,我們(men) 還是跟著村民的需求走。”西湖區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局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
例如在西湖區桐塢村,就建起了專(zhuan) 為(wei) 茶農(nong) 和藝術家服務的直播間,綠色幕布、專(zhuan) 用燈具,配備電腦和手機支架,還擺放著綠植以及泡茶用具,氛圍感十足。
作為(wei) 這裏的“常客”,黃芳芳的直播間不僅(jin) 賣茶,更能品茶聊茶,成了推廣茶文化的平台。最近,她還想把茶葉和茶具結合在一起直播銷售。
在西湖區雙浦鎮湖埠村,鄉(xiang) 村經濟同樣在向數字化探索,茶農(nong) 、茶企通過微信朋友圈、微信視頻號、抖音等平台進行售賣,民宿、農(nong) 家樂(le) 紛紛上線網上平台。今年以來,村裏已開展電商培訓2次,共計培訓60餘(yu) 人。
據悉,接下來,數字鄉(xiang) 村建設還有更多嚐試,例如開建電商服務點,打造直播帶貨的“網紅”村民,探索鄉(xiang) 村數字經濟新業(ye) 態。
數字科技“點亮”鄉(xiang) 村生活
“這手表真不錯,不僅(jin) 可以看跑了哪些路,還能測心率和血壓。”77歲的鄭大伯平時喜歡晨跑,最近他經常戴著村裏發的手表跑步。這塊手表,是西湖區長埭村為(wei) 全村70歲以上的150位老人發放的“養(yang) 老”手表,可以測量老人的血壓、心率、體(ti) 溫、血氧等情況,並通過智能大數據算法,對風險異常進行提醒和預警,同步到監護人的後台軟件上。
背靠茶山,桐塢村村裏一座黃藍相間的籃球場格外吸引眼球。如今,籃球場裝上了比賽級的智慧攝像頭,村民可以通過“桐富雲(yun) ”平台觀看比賽直播;球場外設有智能儲(chu) 物櫃,掃臉錄入便可存儲(chu) 物品;一旁的智慧垃圾桶則被錄入了人工智能垃圾分類監管平台,打造綠色宜居的環境。
今後,像這樣科技感十足的公共空間和配套設施還將不斷完善,數字鄉(xiang) 村建設正在給村民們(men) 的生活帶來全新的數字體(ti) 驗。
鄉(xiang) 村治理實現一鍵加“數”
手繪導覽圖、實時測溫器、語音播報係統……長埭村村口的數字公交站台,不僅(jin) 能發布公交實時數據、吃住行遊購娛等信息,還繪製了長埭村的專(zhuan) 屬導覽圖,可以顯示長埭村的景點位置,供遊客查看。
雙浦鎮三陽村則使用“優(you) 戶通”平台作為(wei) 數字鄉(xiang) 村治理平台,將村內(nei) 人口情況、基層治理、公共服務等數據集成一屏展示,實現全村態勢實時感知,緊急問題實時響應,村域治理可視可控。
此外,“優(you) 戶通”係統內(nei) 還囊括了村民房屋信息,村內(nei) 行政區劃圖,轄區村民基礎信息,退休人員、轄區企業(ye) 、設備、車輛信息等各類內(nei) 容,管理人員打開相應的“駕駛艙”便可清晰直觀地看到村裏的情況。
據悉,接下來,西湖區將謀劃推進一批有西湖辨識度的鄉(xiang) 村特色應用,努力讓改革惠民更加有感,改革賦能更加有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