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汶川 築牢生態本底 繪就鄉村振興畫卷
四川省汶川縣地處岷江上遊,空氣清新、水質良好、土壤潔淨、環境優(you) 美。汶川積極踐行“兩(liang) 山”理念,守護好長江上遊生態屏障和重要水源涵養(yang) 地,馳而不息、久久為(wei) 功。一幅村莊美、產(chan) 業(ye) 強、村民富、鄉(xiang) 風好、管理優(you) 的鄉(xiang) 村振興(xing) 新畫卷正在汶川鋪展開來。
治保結合 守護生態環境底色
汶川縣始終堅持將治理與(yu) 保護有機結合,全力守護綠水青山,為(wei) 鄉(xiang) 村振興(xing) 奠定堅實基礎。
近年來,全縣旅遊產(chan) 業(ye) 快速發展,民宿、農(nong) 家樂(le) 等業(ye) 態悄然興(xing) 起,但隨之而來的生活汙水排放等環境問題也逐步凸顯。汶川縣及時出台旅遊開發與(yu) 環境保護有機結合的係列舉(ju) 措,通過係統保護和環境修複,全縣生態環境得到有效改善,生物多樣性得到有效恢複,生態環境持續向好,保障了全縣旅遊產(chan) 業(ye) 的可持續發展。
汶川縣持續深化“七大保護”“七大治理”行動,劃定大熊貓國家公園麵積27.6萬(wan) 公頃,是國家級第三大自然保護區。全縣實施“六化”工程,統籌推進“兩(liang) 園一江”“三域一居”綜合整治,2022年成功入選四川省首批省級生態縣。
因地製宜 小水果做成鄉(xiang) 村大產(chan) 業(ye)
瓜果飄香“豐(feng) ”景好,鄉(xiang) 村振興(xing) 美如畫。在綠水青山間、在美麗(li) 田園中,青紅脆李、獼猴桃、甜櫻桃隨著季節開花掛果,春季的花團錦簇與(yu) 秋季的碩果累累,已成為(wei) 汶川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文旅資源和產(chan) 業(ye) 畫卷。
良好生態環境是汶川發展特色水果等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全縣按照“南林北果+特色畜牧”的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整體(ti) 布局,依托各地資源優(you) 勢,因地製宜規劃發展特色水果產(chan) 業(ye) ,在北部片區河壩、半山和高山重點栽種甜櫻桃、青紅脆李等,在南部片區種植獼猴桃等多種特色水果,同時,通過建基地、提品質、創品牌、重營銷等一係列產(chan) 業(ye) 賦能舉(ju) 措,大力推動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發展。
目前,汶川縣已建成“汶川果、汶川茶、汶川竹、汶川藥”等產(chan) 業(ye) 基地20.95萬(wan) 畝(mu) ,汶川甜櫻桃、汶川青紅脆李入選全國名特優(you) 新農(nong) 產(chan) 品目錄,擁有“三品一標”認證產(chan) 品證書(shu) 農(nong) 產(chan) 品28種,2021年,實現農(nong) 林牧漁業(ye) 產(chan) 值22.4億(yi) 元。汶川榮獲四川省休閑農(nong) 業(ye) 重點縣、2021年度鄉(xiang) 村振興(xing) 重點幫扶優(you) 秀縣稱號。
生態康養(yang) 注入鄉(xiang) 村振興(xing) “綠色動力”
道路寬闊整潔,農(nong) 家庭院錯落有致,房前屋後綠樹成行,文化牆絢麗(li) 多彩……走進汶川縣漩口鎮趙公村,一幅充滿生機的美麗(li) 鄉(xiang) 村新畫卷展現在眼前。
生態康養(yang) 旅遊是汶川富民強縣的支柱產(chan) 業(ye) 。汶川縣深入推進構建“北部冰雪休閑勝地+南部避暑康養(yang) 勝地”的格局,北部打造以阿爾溝滑雪場為(wei) 核心,集運動、觀光、體(ti) 驗等業(ye) 態於(yu) 一體(ti) 的冰雪休閑產(chan) 業(ye) 鏈條;南部依托大熊貓、大健康品牌,打造一批集生態、藝術、教育於(yu) 一體(ti) 的避暑康養(yang) 新場景。生態宜居、產(chan) 業(ye) 興(xing) 旺、生活富裕,汶川實現跨越式發展。2021年,汶川全年共計接待遊客763.02萬(wan) 人次,實現旅遊收入58.65億(yi) 元。
汶川縣以“綠色”作為(wei) 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本底。大力實施“藝術鄉(xiang) 創”引領行動,創新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美化鄉(xiang) 村環境、複興(xing) 鄉(xiang) 村文明、助力鄉(xiang) 村治理;著力推進“五美鄉(xiang) 村”建設行動,因地製宜、因村施策,提升鄉(xiang) 村品質實現“布局美”、加快農(nong) 村發展實現“產(chan) 業(ye) 美”、聚力生態宜居實現“環境美”、強化基礎保障實現“生活美”、共建鄉(xiang) 風文明實現“風尚美”;實施“人才興(xing) 鄉(xiang) ”保障行動,充分發揮人才支撐作用、群眾(zhong) 主體(ti) 作用,激發人才帶動引領力和群眾(zhong) 主動參與(yu) 內(nei) 生動力,整合資金、資源、力量,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
如今的汶川,塗禹山青、岷江水綠,在生態保護、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征途中,踔厲奮發,勇毅前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