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劇本殺 劇場成“課堂”
原標題:兒(er) 童劇本殺 劇場成“課堂”
就在“劇本殺”火爆之際,“兒(er) 童劇本殺”在成都悄然興(xing) 起,成為(wei) 劇本殺行業(ye) 的黑馬。隨著“雙減”政策實施,“兒(er) 童劇本殺”讓孩子們(men) 玩角色扮演,在劇情推動中完成遊戲任務,在寓教於(yu) 樂(le) 的表演中感受知識的魅力,在課堂之外獲得學習(xi) 的樂(le) 趣。
日前,成都市文廣旅局等部門聯合發布《成都市促進劇本娛樂(le) 行業(ye) 健康有序發展的辦法(試行)》,《辦法》采取適齡提示、限時等措施,加強對未成年人保護工作。中國文化娛樂(le) 行業(ye) 協會(hui) 秘書(shu) 長孔明認為(wei) ,成都是文娛行業(ye) 的標杆城市和風向標,延續性的政策支持將成為(wei) 行業(ye) 最強有力的支撐。在此背景下“兒(er) 童劇本殺”在成都或將有一個(ge) 很好的發展。
場景1
室內(nei)
七歲娃演孟浩然 一口氣背五首詩
10月30日,周末時間,難得天氣晴朗。金牛萬(wan) 達廣場內(nei) ,幾個(ge) 七八歲的孩子身著漢服,圍在一起,饒有興(xing) 致地背著唐詩。走近一打聽,才知道這可不是什麽(me) 語文培訓班,而是某兒(er) 童劇本研學機構舉(ju) 行的10大唐代詩人主題劇本殺遊戲。孩子們(men) 有的扮演李白,有的扮演杜甫,還有的扮演孟浩然、白居易,搖頭晃腦地背誦著“自己”的代表作,十分入戲。
在整個(ge) 遊戲過程中,孩子們(men) 還演出了詩人的大致經曆、性格特征、典型故事,一個(ge) 個(ge) 雖然神情稚嫩,但那煞有介事的樣子,讓觀眾(zhong) 忍俊不禁又拍手叫好。
“我扮演的是孟浩然,一邊讀故事,一邊演詩人,今天我一口氣就背了5首孟浩然寫(xie) 的詩!真的太神奇了!以前讓我背一首我都覺得難。”正在讀小學二年級的章鵬程小朋友拉著媽媽的手,自豪地告訴記者。小章同學的母親(qin) 林女士笑著說,朋友推薦他們(men) 來參加這個(ge) “兒(er) 童劇本殺”遊戲,沒想到兒(er) 子會(hui) 這樣投入,兩(liang) 小時下來,孩子閱讀量居然達到了2000多字,而且對孟浩然的生平、性格、代表作這些知識都有了大致了解。記者和其他參與(yu) 遊戲的孩子攀談了一陣,發現他們(men) 對這種體(ti) 驗式的學習(xi) 新模式都很接受。
與(yu) 純娛樂(le) 的成人劇本殺不同的是,這些“兒(er) 童劇本殺”在內(nei) 容上更加注重科普、教育與(yu) 故事性,有目的地傳(chuan) 承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在方式上則能夠在較短的遊戲時間內(nei) ,達到培養(yang) 孩子閱讀、提升社交能力以及邏輯思維能力的目的。
記者了解到,“雙減”政策落地後,教培機構紛紛轉型,不少教培從(cong) 業(ye) 者投身“兒(er) 童劇本殺”領域,希望找到一條新出路。同時劇本殺也積極開展與(yu) 教培機構的合作,通過增強體(ti) 驗和互動,幫助教培課程提升趣味性。針對不同年齡層的孩子,許多遊戲將《山海經》《三國演義(yi) 》等經典名著以及唐詩宋詞、科學知識融入其中,起到用遊戲來學習(xi) 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目的。
環球魔力(成都)科技文化有限公司創始人李詠告訴記者,他們(men) 有著不少適宜青少年兒(er) 童的劇本,比如具有財商教育意義(yi) 的《魔隕降世·困鬥之獸(shou) 》。“這類模擬經營劇本重在益智性,不同的人會(hui) 有不同的玩法機製,‘高玩’能玩出難度,新手也能獲得啟發。”李詠說,周末或假期,常有家長相約帶著孩子前來體(ti) 驗適合親(qin) 子的劇本遊戲,這甚至成為(wei) 一種新的家庭社交方式。
“在角色扮演中,孩子們(men) 處在一個(ge) 開放、輕鬆的狀態,反而更容易受到感化。”李詠回憶:“我記得有一次,一個(ge) 小男孩玩著玩著不知為(wei) 啥事情生氣了,在一邊鬧起了別扭,協助的工作人員對他進行了耐心引導,最終他心平氣和地完成了遊戲任務,他摸著自己的小腦袋瓜感歎:‘下次遇到問題,我要多用這裏,而不是自己生悶氣……’”
李詠提到,劇本殺的角色扮演性質給大人和孩子提供了一個(ge) 平等溝通的機會(hui) ,“當一個(ge) 一米九的大個(ge) 子蹲下來和孩子稱兄道弟時,孩子一定會(hui) 感到被尊重和正視。”類似情況還有很多。現在的孩子心智成熟度高,很多時候比大人玩得更明白,能夠從(cong) 遊戲中領悟到許多人生道理。李詠說如今兒(er) 童劇本娛樂(le) 市場需求正在不斷擴大,除了采購劇本、開展遊戲外,公司目前也在策劃麵向十二歲以下兒(er) 童的原創空間型體(ti) 驗劇目,希望通過遊玩,孩子們(men) 能得到一些思維上的啟發。
場景2
戶外
漢服“小秀才” 爭(zheng) 當“文武小狀元”
“你要先去看看這個(ge) 對聯,跟手裏的道具對照一下……隻需要用到道具A和道具C。我就給你提示這麽(me) 多吧……”五年級學生王燦帶著些許得意的表情,指導站在一旁向他求助的兩(liang) 位小競爭(zheng) 者。
在街子古鎮的“兒(er) 童劇本殺”遊戲一路過關(guan) 之後,王燦告訴記者,簡單地畫一張景區地圖、說一段街子古鎮的曆史、來一個(ge) 陸遊的故事,對他來說都不成問題。這群6-12歲的“小秀才”身著傳(chuan) 統漢服,正在成都崇州街子古鎮“味江·九州實景江湖”園區內(nei) ,參加大詩人“陸遊”舉(ju) 辦的蜀州大閱,爭(zheng) 當“文武小狀元”。
蹴鞠射箭、解謎闖關(guan) 、團隊競賽……在由成都蜀州沉浸文化旅遊有限公司主辦的《蜀州大閱·少年狀元》劇本殺中,孩子們(men) 在沉浸式體(ti) 驗中進行各項比試,在鍛煉身體(ti) 的同時,對國學也有了更多認識。記者看到,現場參與(yu) 者以親(qin) 子家庭為(wei) 主,遊戲非常考驗小玩家的耐心與(yu) 觀察能力。
在今年端午節期間,“蜀州沉浸”就曾舉(ju) 辦過一次“端午大閱”,活動內(nei) 容囊括端午習(xi) 俗、屈原曆史等特色元素。“一個(ge) 景區就是一個(ge) 故事。”“蜀州沉浸”總經理謝禮說,他們(men) 充分利用景區文旅資源,將節日文化、非遺文化、國學經典融入遊戲環節,在端午、中秋、國慶等傳(chuan) 統佳節和假期推出親(qin) 子研學劇本殺,主打國學教育,讓孩子們(men) 邊玩邊學,深受家長和小朋友喜愛。“接下來除了‘小狀元’係列的春節活動,我們(men) 還將結合宋代香道,聯係街子古鎮‘雅致宋韻’的文化主題,推出更多全年齡段的文化產(chan) 品,以及麵向兒(er) 童和青少年的劇本娛樂(le) 活動。”
兒(er) 童天生愛玩好動,“兒(er) 童劇本殺”除了線上和原本類似開會(hui) 的室內(nei) 模式外,適合未成年人的景區、公園戶外模式更加吸引關(guan) 注。“和我們(men) 的童年不同,現在的孩子接觸到的娛樂(le) 項目太多了,劃船和撈蝌蚪很難再吸引他們(men) 走出家門,所以不論是劇本殺還是其他,隻要能把孩子的興(xing) 趣從(cong) 電子屏幕前帶走,我都願意嚐試!”家長李先生說,以前提到劇本殺,總感覺和恐怖懸疑掛鉤,網上也時常看到一些與(yu) 劇本殺相關(guan) 的負麵消息,起初自己也很不讚同這種娛樂(le) 方式,但如今感覺能從(cong) 中學習(xi) 知識,培養(yang) 能力,既滿足了娛樂(le) 需求,也能起到一定的學習(xi) 效果,心理上就很接受了。
四川局中局文化傳(chuan) 媒有限公司總經理楊雪說,自己的團隊也與(yu) 兒(er) 童研學機構、景區開展合作,為(wei) 其提供內(nei) 容創編、運營扶持和導流活動。在她看來,兒(er) 童劇本遊戲的引入可以作為(wei) 傳(chuan) 統教培改革的思路。“我們(men) 做兒(er) 童內(nei) 容的時候更要注意避免血腥暴力內(nei) 容,也要防止遊戲沉迷,標準就是要對兒(er) 童成長有利,能夠使教學內(nei) 容得到更好的體(ti) 驗和吸收。”
手記
“劇本殺”因其時尚有趣的遊戲方式、完成解謎的獨特成就感,已成當下頗受歡迎的線下娛樂(le) 活動之一。在大眾(zhong) 娛樂(le) 需求多元發展、綜藝節目推波助瀾等因素推動下,劇本殺迅速成為(wei) 大眾(zhong) 娛樂(le) 的一個(ge) 熱點,2020年中國劇本殺市場規模達117.4億(yi) 元,預計2022年將增至238.9億(yi) 元。相關(guan) 數據顯示,2021年消費者偏好的線下潮流娛樂(le) 方式中,“劇本殺”以36.1%的選擇占比排名第三,僅(jin) 次於(yu) 看電影和運動健身。
站在風口的劇本殺吸引了大批創業(ye) 者,同時資本也在不斷入局。企查查數據顯示,截至今年7月15日,我國狼人殺、劇本殺相關(guan) 融資事件共計31起,涉及項目共14個(ge) ,披露的融資總額超252.5億(yi) 元人民幣。
泛娛樂(le) 行業(ye) 的競爭(zheng) 性改變了當下的社交生態,同時也促使劇本殺行業(ye) 開始尋求迭代升級。打破年齡限製成為(wei) 劇本殺的下一個(ge) 突破方向。隨著“兒(er) 童劇本殺”在成都的悄然興(xing) 起,以“寓教於(yu) 樂(le) ”為(wei) 宣傳(chuan) 點的兒(er) 童劇本遊戲,正漸漸走進孩子們(men) 的學習(xi) 和娛樂(le) 生活。隨手點開大眾(zhong) 點評網,輸入“兒(er) 童劇本殺”“親(qin) 子劇本殺”,便會(hui) 跳出種類繁多的兒(er) 童劇本推薦。這些“兒(er) 童劇本殺”遍布成都,每家都有上百條評價(jia) 和預約信息。在小紅書(shu) 上,以“兒(er) 童劇本殺”“親(qin) 子劇本殺”作為(wei) 關(guan) 鍵詞檢索,相關(guan) 筆記超過兩(liang) 萬(wan) 條。
“兒(er) 童劇本殺”與(yu) “成人劇本殺”形式相似,都是角色扮演,不同之處在於(yu) 注重趣味、益智和立意,通過遊戲鍛煉孩子,讓孩子遠離電子產(chan) 品和電子遊戲。“兒(er) 童劇本殺”或“兒(er) 童劇遊”的形式集合了夏令營、沉浸式課堂、親(qin) 子互動等多種活動元素,顯得更新潮、更吸人眼球。室內(nei) 和室外兩(liang) 種形式都是從(cong) 孩子天性著手,保護兒(er) 童的求知欲、好奇心,建立孩子規則意識,幫助孩子在遊戲中成長。在這些遊戲中,多人互動能夠鍛煉孩子的社交能力,互動中又能提高孩子口頭表達能力,寓教於(yu) 樂(le) ,充分調動孩子的自主學習(xi) 能力和組織能力,在遊玩的同時,想象力、閱讀能力、邏輯思維能力、思辨能力無形中得到提升。
思考
行業(ye) 挑戰:在享受遊戲和收獲成長中平衡
不可否認的是,麵向兒(er) 童的劇本是對編劇能力和門店實力的雙重考驗。孩子們(men) 很難做到像成年人一樣保持長時間的專(zhuan) 注。孩子的心態很簡單,那就是“玩”。劇本冗長或一味灌輸知識,孩子會(hui) 失去耐心,但隻帶著他們(men) 玩耍,又很難滿足部分家長讓孩子“在快樂(le) 中學習(xi) ”的需要。
“好比愛情片票房永遠賣不過合家歡電影,親(qin) 子市場自帶多重紅利,兒(er) 童業(ye) 態是文創市場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向親(qin) 子市場突破,有利於(yu) 劇本殺行業(ye) 打破增速放緩。”文創產(chan) 業(ye) 投資人高嘉認為(wei) ,盡管這類劇本殺的直接受眾(zhong) 是兒(er) 童,但必須關(guan) 照作為(wei) “付費者”的成年人評價(jia) ,劇本內(nei) 容要符合全年齡人群的審美需求,要在場景、服飾等方麵獲得親(qin) 子雙方的認可。
鄭文輝的新星魔方團隊原本專(zhuan) 注於(yu) 成人劇本的開發,“雙減”落實後決(jue) 定單獨開辟兒(er) 童劇本的業(ye) 務,現在服務分兩(liang) 條線,一類為(wei) 學校提供課後延時服務,另一類則是商業(ye) 機構的項目。對於(yu) 前者,由於(yu) 學校需求不一,他們(men) 提供了更多版本——從(cong) 最極限的45分鍾,到普通的90-120分鍾不等。鄭文輝提及,基於(yu) 很多現實因素,特別是在三、四線城市,很多學校沒有資金和能力運營課後延時服務,因此會(hui) 選擇和第三方機構合作,學校能夠更好地適應監管要求。鄭文輝他們(men) 推出的財商、口才、曆史、科普、推理劇本,幾乎囊括了市麵上流行的兒(er) 童劇本類型。和成人劇本最大的不同是,兒(er) 童劇本表達的東(dong) 西一定要有正能量的立意。“成人完全可以寫(xie) 一個(ge) 歡樂(le) 的本子,玩完就完了,也沒什麽(me) 問題,但在兒(er) 童這裏是不行的,兒(er) 童劇本要有內(nei) 核,還要用他們(men) 能理解的方式去展開。”
另一個(ge) “兒(er) 童劇本殺”內(nei) 容創作者亟待解決(jue) 的問題,是要做到強成果外化——如何讓家長在兩(liang) 個(ge) 小時後直觀地感受到兒(er) 童劇遊帶來的變化。由於(yu) 目標客群設定在小學一到六年級,實際消費決(jue) 策者是家長而非學生。在鄭文輝看來,家長的期待值70%在於(yu) 孩子能開心地玩,30%則是在玩的同時能學到東(dong) 西。
從(cong) 資深教培人轉型的天藝兒(er) 童劇本創始人崔燕認為(wei) ,大部分家長不會(hui) 長期為(wei) 一件沒有結果的事情買(mai) 單,關(guan) 鍵在於(yu) 如何平衡享受遊戲和收獲成長。針對這一痛點,她的團隊把劇本內(nei) 容和教材內(nei) 容掛鉤,每個(ge) 本子都能找到對應的課文,再形成係列。比如二年級有篇課文講述小鎮生活,他們(men) 據此設計了一個(ge) 財商本,小朋友們(men) 扮演農(nong) 民、工人等不同角色,按照不同勞動方式掙錢,再用錢在DM(劇本殺主持人)扮演的商人處買(mai) 賣物品,這樣的方式讓他們(men) 對課文內(nei) 容也就有了生動的體(ti) 會(hui) 。
深讀
加強內(nei) 容把控 實現兒(er) 童劇遊可持續發展
“兒(er) 童劇本殺”當下還處於(yu) 初興(xing) 階段,在劇本殺原有的遊戲機製上刪除了諸多負麵元素,加入課本知識、遊戲機製,出發點是為(wei) 了讓孩子們(men) 在玩的過程中學知識,避免死記硬背,實現“快樂(le) 教育”,除了業(ye) 內(nei) 人士麵臨(lin) 的眾(zhong) 多挑戰,下一步它如何實現可持續發展,還是需要持續觀察和謹慎對待的。
中娛協秘書(shu) 長孔明表示,處於(yu) 觀察期的“兒(er) 童劇本殺”想要實現縱向的持續性發展,需要政府、企業(ye) 、專(zhuan) 家等各界合力探索和建設。“‘兒(er) 童劇本殺’的未成年保護和產(chan) 業(ye) 提升,對從(cong) 業(ye) 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孔明說,“在兒(er) 童的身心安全問題上,國家和地方政府有許多法律、政策、條例和通知,業(ye) 界首先需要加深對有關(guan) 法規的理解,從(cong) 而提升對未成年人保護的能力。”他指出:“如果不具備一定的專(zhuan) 業(ye) 知識,很難打造出高質量、符合兒(er) 童身心健康、有價(jia) 值的劇本。”他建議引入教育學、心理學等方麵的專(zhuan) 家,參與(yu) 到劇本產(chan) 業(ye) 的未成年人保護建設當中,以此更好地引導企業(ye) 提升業(ye) 務能力,科學、規範地進行兒(er) 童劇本的生產(chan) 創作。不過,孔明也提醒,尋求教培機構合作、引入教培人員進行指導也需要謹慎,從(cong) 業(ye) 者應不斷學習(xi) ,不斷積累經驗、提升自身的判斷和辨別能力,避免在行業(ye) 發展過程中出現思想意識、價(jia) 值觀念等方麵的誤導。
麵對兒(er) 童劇本娛樂(le) 萌芽發展的行業(ye) 新態勢,成都劇遊方舟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創始人盧致遠認為(wei) ,傳(chuan) 統的劇本殺形式並不適合兒(er) 童,“目前我們(men) 企業(ye) 對於(yu) 兒(er) 童劇本安全性尺度的把握仍不太有信心,很多時候劇本內(nei) 容是否真正適合兒(er) 童,我們(men) 作為(wei) 兒(er) 童教育方麵的業(ye) 餘(yu) 人士,並不能主觀隨意地進行判斷。”對於(yu) 這些可能影響到兒(er) 童劇本娛樂(le) 深度發展的障礙,盧致遠說:“我們(men) 希望能夠引入專(zhuan) 家組織,進行一定的指導和標準界定,這樣我們(men) 才能更好地開展工作。”
四川網絡作家協會(hui) 秘書(shu) 長楊瓊提出,未來在劇本娛樂(le) 行業(ye) ,更應該加強對劇本殺內(nei) 容的正麵引導,加強正能量、主旋律內(nei) 容的劇本內(nei) 容創作,采取合理的市場化手段和政府扶持,通過與(yu) 文旅、文博、場館等融合,讓更多的未成年人接受正向內(nei) 容的熏陶,在寓教於(yu) 樂(le) 中傳(chuan) 承傳(chuan) 統文化精髓,更好地了解我們(men) 所處城市的文化底蘊和城市氣質。
成都日報錦觀新聞記者 王嘉/文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