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邊角地“活了” 中關村小微公共空間“夢想街·院兒”正式亮相

發布時間:2022-11-11 15:57:00來源: 人民網-北京頻道

  人民網北京11月10日電 (董兆瑞)一塊曾經無人問津的城市邊角地“活了”,周邊居民們(men) 在這裏玩起了“跳房子”,一起動手繪製“夢想之牆”。今天上午,位於(yu) 海澱區中關(guan) 村街道東(dong) 升園公寓與(yu) 華清嘉園小區之間的“夢想街·院兒(er) ”正式亮相,不少居民走進這處改造後的小微城市公共空間,感受社區環境的點滴變化。

  “這塊邊角地有600多平米,之前隻有幾棵樹,基本屬於(yu) 裸土的狀態,這麽(me) 寶貴的空間卻很少有人來。”中關(guan) 村街道責任規劃師史育玉說,改造後的“夢想街·院兒(er) ”包括時光小院、夢想之牆、遠方花園三部分,涵蓋娛樂(le) 、休憩、健身、交往等功能,老少鹹宜,展現小微城市公共空間更新的民生內(nei) 涵。

  史育玉介紹,時光小院部分將社區便民菜點和廢舊崗亭改造結合,設計了兒(er) 童室外課堂、夜光跑道、跳遠格子、廊下卡座、雙色轉球等設施。遠方花園部分則將華清嘉園東(dong) 門街角改為(wei) 適老型休憩空間,通過營造簡單輕盈的氛圍吸引居民和遊客停駐,同時也成為(wei) 連接生活區和文化區的節點紐帶,讓城市街角活力重生。在夢想之牆部分,北段運用雙色玻璃磚材料,寓意用鍵盤敲擊代碼實現夢想的華清園國際人才創業(ye) 精神。南段的“夢想白牆”寓意每個(ge) 人對夢想的無限憧憬。

  “‘夢想街·院兒(er) ’以夢想為(wei) 主題,讓社區眾(zhong) 多創業(ye) 者的傳(chuan) 奇故事與(yu) 周邊居民的日常生活相結合,將場地重新解碼,賦予社區新生活力。”史育玉說,“原本的消極空間被重新詮釋,新生空間除了滿足基本使用功能外,還能產(chan) 生更大的公共服務價(jia) 值。”

  據了解,中關(guan) 村街道“夢想街·院兒(er) ”是北京市發展改革委、市規劃自然資源委、市城市管理委共同啟動的“建黨(dang) 百年·服務百姓·營造屬於(yu) 您的百個(ge) 公共空間”項目之一,通過對小微城市公共空間進行改造提升,改善居民生活環境,推動社會(hui) 治理格局創新。

  作為(wei) 改造提升示範工程之一,“夢想街·院兒(er) ”在重視設計示範性的同時,也強調公共空間營造與(yu) 公眾(zhong) 參與(yu) 、基層治理的有機結合。正是基於(yu) 這種理念,中關(guan) 村街道城市管理辦公室精心策劃了“共創中關(guan) 村”快閃活動。

  快閃活動邀請了周邊居民、高校學生、過往行人參與(yu) 其中,他們(men) 挑選富有生活場景的貼紙貼在“夢想白牆”上。經過一上午的忙碌,南段的“夢想白牆”已經被各式各樣的貼紙貼滿了,有手推嬰兒(er) 車散步的媽媽、有大手拉小手的一家三口、有彈吉他的年輕人、有參與(yu) 各類運動的人們(men) ……畫麵鮮豔、人物鮮活,立馬就讓居民樓院裏顯得充滿生機和活力。

  中關(guan) 村街道黨(dang) 工委書(shu) 記董智杭表示,中關(guan) 村街道將以“夢想街·院兒(er) ”項目為(wei) 範例,以提升居民的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為(wei) 目標,持續打造夢想中關(guan) 村相關(guan) 項目,讓更多轄區居民享受到公共空間改造提升給生活帶來的便利。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