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山紅葉“網紅打卡地”這樣“煉”成
近日,北京市房山區的紅葉又“火”了。無論是在可以和香山“媲美”的坡峰嶺,還是在今年新晉的“紅葉打卡地”南窖鄉(xiang) ,都布滿了遊客們(men) 的身影。從(cong) 國慶節開始,每逢節假日,市民從(cong) 四麵八方趕來房山,漫步在山中步道、俯瞰紅葉層林盡染、體(ti) 驗秋天的悠揚與(yu) 溫怡。
讓紅葉更“紅” 種植和養(yang) 護缺一不可
房山區周口店鎮黃山店村坡峰嶺的紅葉曾被《國家地理》雜誌評為(wei) 中國華北地區最壯觀山地紅葉區,核心觀賞區達兩(liang) 千餘(yu) 畝(mu) ,每年秋天,20萬(wan) 株黃櫨紅葉紅滿山,宛如一幅靚麗(li) 的秋景畫卷。
很多遊客都以為(wei) ,紅葉能成為(wei) 一景,完全是大自然的饋贈。殊不知,在這片生態林中,有20%的樹木是人工種植的。房山區園林綠化局造林營林科林峰介紹,紅葉觀賞區並非隻有黃櫨一種樹木,還有黃紅色葉子的元寶楓,黃色葉子的白蠟、栓皮櫟和槲櫟等。遠遠望去,漫山的紅葉由黃色向紅色過渡,再加上綠色側(ce) 柏和油鬆的點綴,甚是好看。
而這些彩色樹種,就是園林人後期種植的。為(wei) 了讓景觀“突出重點、集中連片、形成規模”,園林人可沒少下“功夫”,除了營造彩葉景觀、“增彩延綠”,還要對現有的黃櫨林進行補植、修枝、定株,並對天然落種的小苗進行人工撫育,修建魚鱗型樹盤,截蓄地表徑流,促進苗木健康快速生長。
樹栽好了,但如果缺少了園林人的守護,紅葉的觀賞性會(hui) 大打折扣。“我們(men) 從(cong) 今年4月份就開始進行進行監測了”,區園林綠化局生態資源保護站站長周曉然說,鄉(xiang) 鎮的測報員會(hui) 根據黃櫨的病蟲害“對症下藥”,提前打藥。周曉然說,除了在病害發生期進行提前預警,區園林綠化局每年還會(hui) 定期對所有的樹木進行“人口普查”,並對樹木進行基礎體(ti) 檢和精細化體(ti) 檢,針對樹木不同時期的病害進行精準防治,必要時,放出天敵昆蟲進行綠色防控。
健康經營 貫穿森林培育與(yu) 發展始終
近年來,森林健康經營逐漸成為(wei) 一個(ge) 新理念。房山區園林綠化局早在2010年起就開始了“森林健康經營”,經營的目的是為(wei) 了優(you) 化全區林地生態環境,促進林木生長,構建穩定、優(you) 質、高效、功能多樣的森林生態係統。
南窖的紅葉林就是一個(ge) 生動的實踐。前兩(liang) 年,有村民向園林綠化局提出,希望可以修建一條上山的步道。林峰接到這個(ge) 訴求後,和同事一起專(zhuan) 門“走了十幾次路由”,最終製定出了修建步道的方案,“在哪修、怎麽(me) 修,都要以不破壞原有的森林環境為(wei) 前提”,林峰說。如今,一條長約7公裏的步道修通後,盤活了7000餘(yu) 畝(mu) 紅葉林。步道像盤山路一樣修在山脊上,遊客隨手一拍,便是一張大片。從(cong) 十一假期到現在,南窖單日次接待遊客車輛最多可達2000餘(yu) 輛,是往年這時候的30倍。
截至目前,房山全區已累計完成116.4萬(wan) 畝(mu) 森林健康經營,完成步道建設3.5萬(wan) 米。涉及河北鎮、史家營鄉(xiang) 、霞雲(yun) 嶺鄉(xiang) 、大安山鄉(xiang) 等15個(ge) 山區丘陵鄉(xiang) 鎮。健康經營讓森林更高質量發展,真正踐行了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的理念。
家門口就業(ye) 百姓吃起了“生態飯”
好風景換來好“錢”景。來山村的遊客多了,村民們(men) 的腰包也鼓了起來。“柿子、石榴在家門口就賣了,我再也不用騎著車大老遠跑鎮上叫賣了。”水峪村村民程廣芹笑著說。而對於(yu) 黃山店的村民付玉靜來說,自從(cong) 坡峰嶺的紅葉紅了以後,她的工作地點也從(cong) 之前的到處跑到現在的“距離家門口步行不到二十分鍾的民宿裏”。付玉靜告訴記者,坡峰嶺的紅葉景區為(wei) 黃山店村轉型升級成休閑度假村提供了有利條件,這些年來到村子觀光旅遊的人越來越多,“不想出去打工的,隻要回村子就能有活幹”,綠水青山讓他們(men) 吃上了“生態飯”。
這碗“生態飯”遠不止於(yu) 此。新一輪百萬(wan) 畝(mu) 造林將平原造林的政策向淺山區傾(qing) 斜,將淺山台地、坡耕地、拆遷騰退地、山前平緩地納入新一輪百萬(wan) 畝(mu) 造林實施,解決(jue) 了困擾生態涵養(yang) 區老百姓的發展難題。五年來,房山區共完成淺山台地造林22953畝(mu) ,在改善當地生態環境的同時,每年可為(wei) 當地老百姓增加土地流轉補助資金2300萬(wan) 元,養(yang) 護資金5800萬(wan) 元。老百姓不僅(jin) 有了穩定的土地流轉補助,還得到了綠崗就業(ye) 機會(hui) ,為(wei) 農(nong) 村勞動力增加了一份選擇,實現“家門口”就業(ye) 。
據介紹,房山區平原生態林養(yang) 護工人共計7551人,其中本地養(yang) 護工人5860人,占比77.61%,當地農(nong) 民的獲得感大大增加,真正享受到好生態帶來的綠色福祉。
當前,房山區正在創建國家森林城市。保護好森林、利用好森林,豐(feng) 富森林的服務功能,提升市民親(qin) 近自然的便利,才能更好地實現“讓森林走進城市,讓城市擁抱森林”的創建目標。下一步房山區園林綠化局將進一步發展森林景觀文化服務功能,提升生態係統經營的理念,讓森林實現“綠起來、美起來、活起來”的目標。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