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改進中加強 在創新中提高
走進河北美術學院雕塑專(zhuan) 業(ye) 大型實訓工作室,一座高8.3米、寬9.9米的毛澤東(dong) 雕像,目光如炬,栩栩如生。師生們(men) 正在精雕細刻,反複打磨。
“在作品創作過程中,老師學生們(men) 登上架子修改,再從(cong) 架子上下來,站在離雕塑20多米遠的地方察看整體(ti) 效果。每天數次來回,反複斟酌打磨,精益求精。”教師曾維林介紹,這座巨型領袖人物雕像,將成為(wei) 思政課情景教學和課程思政的標誌性作品。
在河北美術學院校園裏,不時有英雄人物雕塑映入眼簾,具有紅色曆史文化場景的彩繪、石刻等藝術作品,隨處可見。學校紅色文化情景園提供的室外教學場景,讓思政課教學身臨(lin) 其境、直觀生動、入腦入心。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思想政治理論課要堅持在改進中加強、在創新中提高,及時更新教學內(nei) 容、豐(feng) 富教學手段,不斷改善課堂教學狀況,防止形式化、表麵化。”
按照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對高校加強思政課教學的要求,河北美術學院精心打造以紅色文化為(wei) 引領的校園文化,把立德樹人融入師德建設,把思政鑄魂浸入專(zhuan) 業(ye) 教學,把情景教學引入思政課,積極探索大學思政教育的新路徑。“經過二十年的風雨錘煉,我們(men) 學院在思政課和課程思政方麵不斷摸索,逐步形成了民辦藝術高校立德樹人的獨有特色。”河北美術學院校長甄忠義(yi) 說。
把立德樹人融入師德建設
興(xing) 教辦學關(guan) 鍵在教師,師德師風則直接關(guan) 係著立德樹人的成效。河北美術學院把師德師風建設放在師資隊伍建設的首位,踐行“蓋大樓、請大師、鑄大愛”的辦學理念,要求並鼓勵全體(ti) 教師積極爭(zheng) 做學生為(wei) 學、為(wei) 事、為(wei) 人的“大先生”。
“設計藝術學院視覺傳(chuan) 達專(zhuan) 業(ye) 學生郭佳樂(le) 踴躍參加疫情防控誌願活動,負責小區住戶信息登記、數據錄入、大數據排查,做出了積極的貢獻,彰顯了新時代青年人的責任與(yu) 擔當……”這是河北淶水縣一社區給學校發來的感謝信。
近年來,在學校組織的疫情防控誌願服務活動中,全校先後有4000餘(yu) 名學生踴躍奔赴抗疫一線。學校共收到表揚信、感謝信800多封,得到社會(hui) 各界的高度讚揚。
在積極參加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學生們(men) 還運用專(zhuan) 業(ye) 知識,利用課餘(yu) 時間為(wei) 中小學生製作兒(er) 童畫課件,通過網絡開展藝術普及,近500名學生在網課中受益。“除了專(zhuan) 業(ye) 課,老師平時通過點點滴滴教導我們(men) 傳(chuan) 播正能量。參加社會(hui) 實踐,踐行社會(hui) 責任,我覺得很有意義(yi) 。”郭佳樂(le) 說。10年來,學校開展誌願服務、公益活動500多次。
思政部教師劉占軍(jun) 因患腦血管疾病造成肢體(ti) 運動障礙,但一直工作在教學一線,愛崗敬業(ye) ,誨人不倦,而且以堅強的毅力考取了博士研究生,他自強不息的勵誌事跡成為(wei) 學生們(men) 積極向上的精神激勵。
“用高尚的精神塑造人,注重以身作則,言傳(chuan) 身教,我們(men) 的思政課才有感染力、說服力。”河北美術學院黨(dang) 委書(shu) 記裴紅彬說。
將情景教學引入思政課
金秋時節,河北美術學院紅色文化情景園安靜祥和。沿著石階拾級而上,中共“一大”代表塑像群在青鬆翠柏的掩映下巍然屹立,莊嚴(yan) 肅穆。10月24日上午,一堂別開生麵的思政課正在這裏展開。
“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的初心和使命是什麽(me) ?”
“為(wei) 中國人民謀幸福,為(wei) 中華民族謀複興(xing) 。”
“說得對!那麽(me) ,如何踐行初心使命?”
......
師生的一段對話,引領大家展開了一場熱烈討論和深度思考。
與(yu) 此同時,在校園碧波蕩漾的湖麵上,一艘“紅船”靜靜地靠在岸邊。船內(nei) ,思政課老師正在給學生們(men) 講述中共“一大”會(hui) 議的場景故事,娓娓道來,一下子就將學生們(men) 帶入了1921年上海石庫門那段紅色曆史……
直到課程結束,同學們(men) 還在久久回味。“坐在船艙裏,仿佛置身於(yu) 當年的會(hui) 場,老師的講解也很生動。我覺得意猶未盡,課下我還要查詢一些相關(guan) 資料,再深入學習(xi) 這段紅色曆史。”動畫學院數字媒體(ti) 藝術專(zhuan) 業(ye) 學生商天宇說。
這些教學場景,是河北美術學院創新思政課的生動展現。
“藝術生大多善於(yu) 形象思維,我們(men) 從(cong) 這個(ge) 特點出發,投巨資建設了占地105畝(mu) 的‘思政課情景教學基地’,即‘紅色文化情景園’一期工程。”校黨(dang) 委書(shu) 記裴紅彬介紹,“紅色文化情景園”是由學校規劃設計,全校各專(zhuan) 業(ye) 師生運用本專(zhuan) 業(ye) 技能共同參與(yu) 建造。這裏已成為(wei) 建築、雕塑、書(shu) 法、繪畫、數字媒體(ti) 藝術等專(zhuan) 業(ye) 課程思政的實踐教學基地。
把思政鑄魂浸入專(zhuan) 業(ye) 教學
長12米,寬3米,采用寫(xie) 實手法和中國傳(chuan) 統的散點透視構圖,再現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七屆二中全會(hui) 會(hui) 議場景,色彩沉穩,氣勢磅礴。由河北美術學院創作的這幅大型油畫《奠基》被西柏坡紀念館收藏。
微電影作品《旗士的天空》講述了國旗護衛隊員在國旗護衛隊創建過程中,克服種種困難逐步成長起來的故事,展現了隊員們(men) 的磨煉和蛻變,榮獲第二屆“我心中的思政課”全國高校微電影展示活動一等獎。
在河北美術學院,這樣將思政理論教學與(yu) 專(zhuan) 業(ye) 實務曆練結合的案例比比皆是。“我學習(xi) 的專(zhuan) 業(ye) 是播音主持,平時做作業(ye) 我會(hui) 選擇紅色故事題材,在紅色文化情景園取景,通過錄製視頻的形式講述出來,不僅(jin) 增長了曆史知識,也對專(zhuan) 業(ye) 技能有所提升。”影視藝術學院學生崔雪瑤說。
河北美術學院還有一支由學生組成的講解隊伍。“我們(men) 當義(yi) 務講解員,給新生講、給同學講、給參觀團講,通過上網查詢、翻閱相關(guan) 書(shu) 籍,在尊重史實的基礎上,把紅色故事講述得更加鮮活生動。”影視藝術學院學生郭小婧,作為(wei) 講解團團長,她很自豪:“我剛加入時團裏隻有5個(ge) 人,到現在已有60多人,還有許多同學想加入進來呢!”
“引導學生立足時代、深入生活、紮根人民,樹立正確的藝術觀和創作觀是我們(men) 教書(shu) 育人的使命。”學院院長甄忠義(yi) 表示。學校在大力加強思政課建設的同時積極推進課程思政建設,努力使“顯性”的思政課程與(yu) “隱性”的各專(zhuan) 業(ye) 課程思政同向同行,構建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體(ti) 係,形成協同效應,實現立德與(yu) 樹人的統一。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