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築牢鄉村振興數字底座 江蘇“移山跨海”邁向新征程

發布時間:2022-11-15 16:47:00來源: 人民網-江蘇頻道

  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要堅持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優(you) 先發展”。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xiang) 村振興(xing) 有效銜接,要持續提升農(nong) 村網絡深度覆蓋水平,逐步推進5G和千兆光網等高質量網絡向鄉(xiang) 村延伸覆蓋,拓展農(nong) 村網絡應用新業(ye) 態、新模式。

  近年來,江蘇積極推進通信基礎設施共建共享,在全國率先實現“鎮鎮通5G、戶戶通光纖”農(nong) 村網絡通信工程全覆蓋。從(cong) 起伏的丘陵到廣袤的海域,從(cong) 工業(ye) 鄉(xiang) 鎮到農(nong) 業(ye) 田地,江蘇移動在鄉(xiang) 村建設5G基站超3萬(wan) 個(ge) ,覆蓋所有行政村及熱點農(nong) 村,同時讓農(nong) 村有線寬帶網絡覆蓋1500萬(wan) 戶,全部具備接入千兆光網能力。

  5G網絡:全流程因地製宜,100%鄉(xiang) 鎮全覆蓋普惠民生

  金秋十月,稻田金黃,鹽城七灶河村卻是農(nong) 人悠閑、機器轟鳴。這一切都離不開稻田旁每隔幾公裏就聳立的5G基站。

  為(wei) 了滿足村裏機械化、智慧化種植需求,保證5G網絡覆蓋範圍和覆蓋質量,江蘇移動在建站前詳細了解當地耕地分布情況及道路、溝渠走向,確保新建基站合理分布;建站之後,又通過調整天線角度、方向等方式,精準優(you) 化覆蓋區域網絡,既能達到信號覆蓋無縫銜接的效果,又能實現一個(ge) 站點滿足周邊多個(ge) 農(nong) 田的網絡需求。

  不論是在人口密集的蘇南村鎮還是在人少地廣的蘇北農(nong) 村,亦或是在廣袤的沿海漁村,江蘇移動從(cong) 基站建設到網絡優(you) 化,全流程因地製宜定措施,克服交通不便、設備運輸難等問題,用三年時間,實現了所有鄉(xiang) 鎮、熱點農(nong) 村和江河湖海5G全覆蓋,為(wei) 農(nong) 村擺脫貧困落後、奔向致富振興(xing) 奠定了良好的信息通信基礎。

  2019年2月,江蘇第一個(ge) 農(nong) 村5G基站在蘇州永聯村開通。如今,43個(ge) 5G基站在永聯村有序分布,讓村裏的產(chan) 業(ye) 發展和村務治理搭上“網絡快車”。從(cong) 田間到海域,5G信號也為(wei) 沿海漁村的智慧養(yang) 殖、海上漁民的電商直播揚起“網絡風帆”。

  在南通黃海,109座基站迎風而立,將移動5G信號覆蓋延伸到離岸100公裏內(nei) 的海麵。據悉,當時麵對海上5G基站選址困難、設備運輸不易等問題,江蘇移動組建了黨(dang) 員突擊隊,每天海上顛簸3小時運輸六七十斤重量的設備,通過“陸基+島嶼+風電平台”的方式,最終打造了“沿海體(ti) 驗優(you) 、近海信號穩、遠海呼得著”的海洋精品無線網。

  穩定優(you) 質的基礎網絡是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數字化底座。為(wei) 此,江蘇移動堅決(jue) 打好“網絡提質增效攻堅戰”,針對農(nong) 村地區供電不穩的問題,開發“農(nong) 村專(zhuan) 項網管分析平台”,及時預警供電不穩、蓄電池續航不足等隱患站點,並在站點附近的營業(ye) 廳放置維護備件,以縮短故障處理時長,降低基站退服率。麵對農(nong) 村地貌多樣給網絡優(you) 化、維護帶來的困難,通過大數據分析質差小區、靈活利用當地地形進行施工,提升農(nong) 村及邊遠區域無線網絡質量。

  在熱門景點多的常州雪堰古鎮,直播分享等網絡需求旺盛,但當地位於(yu) 丘陵地帶,連綿起伏的山地地形影響網絡信號傳(chuan) 輸。江蘇移動通過大數據平台發現質差小區,結合地勢特點開展優(you) 化:對建在低窪地帶的基站,抬升平台高度,增大信號覆蓋半徑;對天線不合理的站點,調整天線方位角避開阻擋。質差小區經過整治優(you) 化,平均下載感知速率大幅提升。

  在地形複雜的無錫太華山區邊緣,江蘇移動因地製宜建設小站,將基帶信號轉成光信號傳(chuan) 送,在遠端放大,把山區覆蓋率提升到98%以上,石門村王師傅說:“移動真了不起,我以後可以與(yu) 遠在城市的小孫子隨時視頻連線了。”

  千兆寬帶:專(zhuan) 項攻堅積極創新,戶戶通光纖夯實振興(xing) 底座

  又是一年“雙十一”,徐州沙集鎮東(dong) 風村一片熱火朝天,從(cong) 生產(chan) 到直播銷售再到打包發貨,連軸轉的忙碌也抵擋不住他們(men) 麻利的動作。誰能想到,曾經位置偏僻、交通不發達的村落,如今能發展成全國赫赫有名的淘寶村、富裕村?這一點,沙集鎮上各村裏的人都有一個(ge) 共識:互聯網的發展功不可沒。

  鄉(xiang) 村振興(xing) ,網絡先行。十年前,沙集鎮開始進行村部、衛生室等重點區域寬帶覆蓋,江蘇移動便在當地同步啟動了駐地網建設工程,率先實現對沙集鎮區、東(dong) 風村等電商聚集區的網絡覆蓋,而後又陸續實現了村內(nei) 淘寶加工廠集中區域寬帶覆蓋、淘寶村寬帶全覆蓋等,直到2021年實現千兆網絡入戶,讓數字經濟與(yu) 鄉(xiang) 村振興(xing) 深度交融。

  沙集鎮的寬帶發展史,其實也是江蘇移動實現“戶戶通光纖”進程的縮影。

  在更多地廣人稀的偏遠農(nong) 村,由於(yu) 基礎杆路、管道資源稀缺等原因,寬帶放裝困難重重。尤其在蟹塘、魚塘、大棚、林地集中的地區,雖然住戶稀少,但村民對高質量寬帶的需求不可忽視。為(wei) 了讓更多村鎮居民用上高品質寬帶,2020年,江蘇移動開展“農(nong) 村寬帶攻堅項目”行動,梳理全省農(nong) 村區域(特別是自然村)未覆蓋光纖寬帶空白區域,推廣自承式光纜等創新做法,利用村內(nei) 排水渠等已有設施,推進寬帶精品網建設。目前農(nong) 村家庭寬帶網絡覆蓋1500萬(wan) 戶,鄉(xiang) 村OLT(光線路終端)平台已100%具備千兆接入能力。

  在位置偏僻、沒有運營商杆路的南通八一村,江蘇移動創新性地利用農(nong) 村電力杆路,布放自承式光纜,快速完成寬帶網絡建設。這種光纜與(yu) 常規光纜相比,綜合成本能降低76%左右。在以種桃為(wei) 生的常州金壇區南瑤村,寬帶建設小組在勘察地形時發現了村民為(wei) 排出桃林中多餘(yu) 水分而修建的排水渠,便靈機一動,將單芯光纜沿水渠布放至村民的活動板房,成功完成了寬帶網絡放裝。目前,南瑤村的裝機成功率已由10月的25%提升至97%,村民滿意度達99.6%以上。

  穩定而高速的千兆寬帶網絡,背後離不開江蘇移動技術人員專(zhuan) 業(ye) 、高效的服務。為(wei) 減少寬帶線路故障,江蘇移動技術人員定期巡檢杆路,排查隱患,抬升跨路光纜掛高防止農(nong) 機刮碰,在鳥啄區域更換鎧裝光纜。為(wei) 了讓農(nong) 戶用上更快的寬帶網絡,他們(men) 還積極開展質差網絡義(yi) 診,及時為(wei) 村民更換路由器、調整線路布局,通過裝機大數據跟蹤評估整治效果,實現網絡原因退單率低於(yu) 5%、弱光用戶占比低於(yu) 0.6%,全方位提升網絡質量。

  擊鼓催征再出發,奮楫揚帆啟新程。進入新階段,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現代化與(yu) 數字經濟愈發碰撞交匯,信息基礎設施建設與(yu) 現代化融合必須同謀劃同發展,一貫承擔“為(wei) 全國發展探路”的江蘇,在爭(zheng) 創全國數字鄉(xiang) 村建設的先行者和示範者過程中,也正需要運營商以“國家隊、主力軍(jun) 、排頭兵”的央企責任擔當為(wei) 鄉(xiang) 村振興(xing) 貢獻重要力量。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