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人民日報|江蘇省淮安市公安局巡特警支隊民警鄧歡:隻有勤學苦練,才能守護安寧

發布時間:2022-11-15 16:50: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人民日報》 2022年11月14日 第11版版麵截圖

  原標題:

  肯鑽研、愛琢磨,從(cong) 事排爆工作14年,江蘇省淮安市公安局巡特警支隊民警鄧歡——

  “隻有勤學苦練,才能守護安寧”(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

  安全處置300多枚廢舊炮彈、炸彈以及疑似爆炸物;曾連續奮戰10多個(ge) 小時,一次性處置廢舊炮彈68枚;最忙碌的一個(ge) 月內(nei) ,曾出警29次,成功轉移廢舊炮彈121枚……

  從(cong) 事排爆工作14年,江蘇省淮安市公安局巡特警支隊二大隊教導員鄧歡成長為(wei) 當地有名的“拆彈專(zhuan) 家”。

  一個(ge) 人從(cong) 零幹起

  “組織信任我,我肯定要把排爆的擔子挑起來”

  大運河從(cong) 淮安穿城而過,漕運給這座城市帶來了繁榮。鄧歡的故鄉(xiang) 南昌與(yu) 淮安一樣,都是紅色的土地。

  兒(er) 時,鄧歡的家就在南昌市方誌敏烈士墓附近,英雄事跡他不知道聽了多少遍。“我做夢都想成為(wei) 一名特種兵。”39歲的鄧歡回憶起少年時代的夢想仍難掩興(xing) 奮。

  從(cong) 體(ti) 育院校畢業(ye) 後鄧歡選擇參軍(jun) ,因在部隊表現出色,2003年他被選入江蘇省公安廳反恐突擊隊,成為(wei) 江蘇公安係統首批反恐突擊隊員。2006年,他又被特招到淮安市公安局,成為(wei) 一名特警隊員。

  10秒製服挾持人質的歹徒,夜間高空索降破窗抓獲重大犯罪嫌疑人……鄧歡雖不是科班出身,但對於(yu) 特警的工作要領,他肯鑽研、愛琢磨,很快熟悉並掌握。由於(yu) 業(ye) 務基礎紮實,他成為(wei) 反恐、處突戰線上的一名尖兵。

  直到一次出警,讓他犯了難。

  2008年,因為(wei) 城市建設,淮安不少地方開始興(xing) 建工程。一天,鄧歡接到警情,某工地挖到了廢舊炮彈。

  “沒有過處置經驗,剛到現場無從(cong) 下手。”鄧歡一邊給外地兄弟單位專(zhuan) 業(ye) 排爆人員打電話、拍攝照片和視頻,一邊按照指導進行操作,折騰了兩(liang) 個(ge) 多小時,才把這枚迫擊炮彈從(cong) 工地轉移到防爆罐中。

  以後若再遇到這樣的情況,怎麽(me) 辦?鄧歡陷入了沉思。

  由於(yu) 在處置廢舊炮彈過程中表現不錯,組織上找到鄧歡,希望他能扛起排爆的擔子,組建專(zhuan) 業(ye) 的排爆隊伍。“我是組織培養(yang) 起來的,組織信任我,我肯定要把排爆的擔子挑起來。”鄧歡一口應下來。但當時警隊裏見過炸彈的人都沒幾個(ge) ,裝備就隻有老舊的三件套——一套無磁工具組,一台老式X光機,一套排爆服。

  缺人、缺設備,唯獨不缺幹勁。看書(shu) 、外出培訓、通過網絡學習(xi) 、研究國內(nei) 外涉爆案例、跟同行交流,鄧歡全身心投入,解決(jue) 了一個(ge) 個(ge) 難題。

  一次次排爆曆練

  “最少的人員,最少的接近,這是排爆工作的原則”

  實戰是最好的老師。

  2015年3月,北門橋水利改造施工點發現一枚廢舊炮彈。接警後,鄧歡帶領排爆小組趕赴現場開展處置。結果剛處置完回到單位,該工地報警稱又發現一枚,他即刻折返回去。那一天,因為(wei) 廢舊炮彈警情,鄧歡到這個(ge) 工地去了三趟。

  在隨後的一個(ge) 月裏,鄧歡有29天因為(wei) 在這個(ge) 工地上發現廢舊炮彈而接連出警。為(wei) 此,他專(zhuan) 門製作了課件,為(wei) 現場施工人員宣講有關(guan) 廢舊炮彈的安全常識,以防工人誤觸後發生事故。

  讓鄧歡記憶猶新的是4月6日那天,天降大雨,工地一片泥濘。到現場後,鄧歡發現一枚隻露出半個(ge) 尾翼的航空炸彈,至於(yu) 年代和類型等無法判斷。經過穩定性檢測後,他決(jue) 定帶著排爆小組徒手挖。

  顧不上泥漿浸泡、碎石摩擦,鄧歡穿著30多公斤的排爆服立刻投入工作。炸彈一點一點地在幾雙手的努力下顯露出來,外表鏽蝕嚴(yan) 重,無法辨別。突然,炸彈開始冒氣泡。

  “你們(men) 都退後,讓我來!”鄧歡讓其他隊員到幾十米以外的地方警戒待命。“最少的人員,最少的接近,這是排爆工作的原則。作為(wei) 主排爆手,在危險不明的情況下,肯定要最大限度保證其他隊員的安全。”鄧歡事後說。

  會(hui) 不會(hui) 是毒氣彈?是不是要爆炸?鄧歡停下來,站在一旁,幾個(ge) 關(guan) 鍵詞快速在腦子裏搜索。

  聞一下,沒有氣味,鄧歡又後退幾步,盯著不停冒氣泡的地方觀察了幾分鍾。正當他準備去采樣時,氣泡突然不冒了。

  鄧歡定了定神,走向炸彈,繼續用手挖。雨水汗水夾雜在一起,他的視線開始模糊。

  “炸彈之所以危險是因為(wei) 未知,這些廢舊炸彈長年沉睡在地下時是穩定的,但受到外力後會(hui) 引起內(nei) 部狀態變化。”鄧歡解釋,炸彈引信的起爆機構就像是用卡子卡住的彈簧,一旦外力改變就可能引爆炸彈。有的炸彈設置了延時起爆,有的設置為(wei) 落地爆炸,這些都需要在現場快速做出判斷。

  一番努力後,一顆長80厘米、直徑25厘米、重約50公斤的炸彈被挖了出來。捆紮、起吊、裝箱等待轉移,整個(ge) 過程用了4個(ge) 多小時。

  “對於(yu) 一些常見的小型廢舊炮彈,現在不到10分鍾就能排除險情。”鄧歡說。即便他攥著拳頭,也能看到手上一塊又一塊的傷(shang) ,雲(yun) 淡風輕的背後是日複一日的辛苦訓練。從(cong) 警以來,鄧歡多次立功,先後被評為(wei) “全國優(you) 秀人民警察”“全國特級優(you) 秀人民警察”。

  一群人刻苦訓練

  “帶出了隊伍,自己更不能有絲(si) 毫鬆懈”

  警隊每天有兩(liang) 場訓練。跑步、格鬥、攀登、射擊這些基礎訓練之外,排爆小組隊員還有一些“加餐”,比如穿著排爆服跑1500米,即便在39攝氏度的高溫天氣裏,訓練也得繼續。

  “爆炸物不挑天氣。”2021年盛夏,鄧歡接到警情,漣水縣一居民在自家門口發現陌生鞋盒,有根線頭裸露在外麵,懷疑是爆炸物。鄧歡到現場後,趴在地上,一點點開始拆彈,不到5分鍾,渾身已經像被泡在水裏一樣。

  “除了具備良好的體(ti) 能之外,排爆手還得有雙靈活的手。”穿著排爆服穿針引線、挑豆子——用筷子把綠豆大米等混在一起的雜糧各自挑到一個(ge) 碗裏,也是排爆手的日常訓練。

  有一次,鄧歡跟做外科醫生的舅舅聊天,發現舅舅為(wei) 了訓練縫合血管的技術,拿煮熟的大蔥進行縫合訓練。鄧歡深受啟發,開始練習(xi) 核雕,方寸之間的精工細作磨煉著他的耐心。“我以前脾氣很急,做了排爆手後,性子緩了不少。”他說,“做核雕時可以進入一種忘我的境界,那種凝神聚力之後的自由感正是排爆時需要達到的狀態。”

  除了自己不斷精進技能,鄧歡還用相當一部分精力用來帶隊員。阿朋飛是2020年入隊的新人,也是鄧歡重點培養(yang) 的隊員。“平時看模型學,出警時,師父還會(hui) 現場講解。”阿朋飛如今已能處置一些常見的廢舊炮彈。“帶出了隊伍,自己更不能有絲(si) 毫鬆懈,隻有勤學苦練,才能守護安寧。”鄧歡告訴記者。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