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量采購 減輕群眾負擔
家住太原市萬(wan) 柏林區的杜師傅,罹患重度股骨頭壞死3年多,高昂費用讓他對關(guan) 節置換手術望而卻步。集中帶量采購讓人工關(guan) 節由六七萬(wan) 元直接降到原價(jia) 的1/9甚至1/10,進口的最新款陶瓷關(guan) 節也在其中。今年政策一鋪開,杜師傅就到山西白求恩醫院關(guan) 節科接受手術,醫保報銷後,個(ge) 人僅(jin) 花費2萬(wan) 餘(yu) 元。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看望參加全國政協十三屆四次會(hui) 議的醫藥衛生界、教育界委員,並參加聯組會(hui) ,聽取意見和建議時強調,要繼續加大醫保改革力度,常態化製度化開展藥品集中帶量采購,健全重特大疾病醫療保險和救助製度,深化醫保基金監管製度改革,守好人民群眾(zhong) 的“保命錢”“救命錢”。藥品醫用耗材集中帶量采購(以下簡稱“集中帶量采購”)可以理解為(wei) 藥品“團購”,醫保部門通過與(yu) 藥品生產(chan) 企業(ye) 進行價(jia) 格談判,在保障質量的前提下,以量換價(jia) ,大幅降低藥品價(jia) 格。從(cong) 2019年底以來,我省連續開展18批藥品耗材集中帶量采購,平均降幅50%以上,一年可節約相關(guan) 費用達50億(yi) 元。集中帶量采購讓越來越多質優(you) 價(jia) 宜的好藥新藥及醫用耗材走進百姓生活,佑護百姓健康。
集采提速擴麵,梯次開展
藥品醫用耗材集中帶量采購是黨(dang) 中央、國務院部署的重大改革任務。山西省醫療保障局組建4年來,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認真貫徹落實國家統一部署要求,會(hui) 同財政、衛健、工信、藥監等部門實施政策聯動,以集中帶量采購為(wei) 核心,不斷完善政府組織、聯盟采購、平台操作的集中采購機製,充分發揮醫保基金戰略購買(mai) 作用,持續推進集中帶量采購工作提速擴麵。相關(guan) 藥品醫用耗材價(jia) 格顯著降低,群眾(zhong) 醫藥費用負擔逐步減輕,臨(lin) 床診療行為(wei) 更加規範,醫保基金使用效率持續提升。集采成為(wei) 全省深化醫藥衛生體(ti) 製改革,促進醫保、醫療、醫藥“三醫聯動”協同發展和治理,持續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惠民亮點。
2019年12月1日,我省在全國率先執行第一批國家組織藥品集采中選結果。此後,我省通過落實國家集采中選結果、主動開展省級集采、積極參與(yu) 跨省聯盟集采和有序推進市級聯盟集采,全方位多層次推進集中帶量采購工作,持續擴大集采覆蓋範圍,藥品範圍從(cong) 化學藥品拓展到中成藥、生物製劑,高值醫用耗材方麵聚焦心內(nei) 科、骨科兩(liang) 個(ge) 群眾(zhong) 最為(wei) 關(guan) 注的領域。
太原市民馬英儒心髒病突發緊急進行心髒支架手術,手術支架從(cong) 1.3萬(wan) 元左右降到了700餘(yu) 元,術後常用藥波立維價(jia) 格從(cong) 每盒108元降到了17元。幾年前用同樣支架做過心髒支架手術的馬大爺對比前後,連連點讚。
事實上,每次集采結果落地,都讓一些價(jia) 格高且用量大的好藥、新藥大幅降價(jia) 。以胃潰瘍治療藥物艾司奧美拉唑腸溶片(20mg/片)為(wei) 例,集采後每片價(jia) 格從(cong) 9元下降到3元,整個(ge) 療程可節約費用約240元。高值耗材心髒支架平均降幅93%,人工髖關(guan) 節、膝關(guan) 節平均降價(jia) 82%。今年,國家還組織開展了骨科脊柱耗材集采,平均降幅超過84%,我省將於(yu) 2023年一季度落地執行。
國家集采引路,我省積極主動開展省級集采,讓群眾(zhong) 得到更多實惠。2020年,我省在全省範圍內(nei) 對21個(ge) 品種、共計35個(ge) 規格的藥品,組織開展首批藥品集中帶量采購工作,涉及呼吸、血液、腫瘤、麻醉、神經等多個(ge) 用藥領域。平均降幅45.27%,最高降幅80.77%。
惠民政策積極穩妥落地見效
今年7月,呂梁市民任利生因肺部感染入院,治療注射用的32支頭孢曲鬆鈉,輸液用的8個(ge) 一次性精密過濾輸液器,價(jia) 格分別由29.8元/支、12元/個(ge) 降到了4.91元/支、4.4元/個(ge) ,得益於(yu) 帶量采購省了醫藥費857.28元。
為(wei) 探索建立規範化、常態化的藥品醫用耗材集中帶量采購和使用製度,我省製定了《山西省推進藥品耗材集中帶量采購和使用實施方案》等一係列工作製度。為(wei) 擴大改革成效,2020年以來,省醫保局指導各市組建了三個(ge) 市域聯盟開展低值醫用耗材集中帶量采購。太原、晉中、忻州、呂梁4市組成“中片”市域聯盟,大同、朔州、陽泉3市組成“北片”市域聯盟,臨(lin) 汾、運城、長治、晉城4市組成“南片”市域聯盟。目前,全省11個(ge) 市低值醫用耗材帶量采購,產(chan) 品涉及靜脈留置針、血液透析器、一次性輸液器等58種低值醫用耗材,平均降幅超過55%,預計一年可節約相關(guan) 耗材費用上億(yi) 元。
此外,我省積極參加跨省集中帶量采購。2020年以來,我省積極參加“京津冀”、廣東(dong) 14省、陝西13省、“八省兩(liang) 區”、湖北19省中成藥聯盟等省際聯盟集采,涉及化藥、中成藥,以及冠脈球囊、人工晶體(ti) 、新冠病毒檢測試劑、骨科創傷(shang) 類、吻合器、牙科種植體(ti) 等醫用耗材,其中藥品129種、高值醫用耗材12種。
應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集中帶量采購發揮了重要作用。我省積極參與(yu) 新冠病毒核酸檢測試劑跨省聯盟集采,在此基礎上,連續7次降低新冠病毒相關(guan) 檢測項目價(jia) 格,新冠病毒核酸單人單檢由270元/人次降為(wei) 16元/人次,多人混檢由25元/人次降為(wei) 4元/人次,有力地支持了常態化疫情防控。
“三醫”聯動,促成“四方共贏”
原先295.45元/盒降至5.6元/盒,集中帶量采購讓乙肝患者長期服用的抗乙肝病毒一線用藥恩替卡韋片價(jia) 格大幅下降。太原市第三人民醫院醫保科工作人員算了一筆賬,以一位乙肝患者一天吃一片計算,一年需用13盒,費用由3840.85元降至72.8元;而醫保門診慢性病患者,支付金額由一年768.17元降至14.56元;醫保基金也由原來支出的3072.68元降至支出58.24元。
在實踐中,我省製定了集中帶量采購工作醫保資金結餘(yu) 留用、醫藥價(jia) 格和招采信用評價(jia) 製度等相關(guan) 配套措施。其中,結餘(yu) 留用是激勵醫院積極參加集采的重要一環。目前,我省已完成了對國家及省際聯盟藥品耗材集采11個(ge) 批次的考核任務,其中參與(yu) 考核的藥品品種262種、醫用耗材5種,共計撥付3.87億(yi) 元,有效調動了醫院參與(yu) 集采積極性。
通過集中帶量采購製度改革,我省醫藥價(jia) 格降價(jia) 減費效果明顯,患者、醫保、醫療、醫藥“四方共贏”的效應逐步顯現。集采助力群眾(zhong) 用上新藥好耗材。通過集中帶量采購,有力擠壓了虛高空間,減輕了群眾(zhong) 負擔。同時,臨(lin) 床使用藥品、耗材質量得到穩步提升,臨(lin) 床服務需求充分釋放。集中采購藥品品種中,患者使用原研藥和通過質量療效一致性評價(jia) 的藥品,其份額從(cong) 集采前的50%上升到90%以上。集采前,不鏽鋼支架采用占比達到1/3,現在,集采使心髒支架大幅降價(jia) ,中選的鉻合金支架使用率達到95%。
多層次集采的中選結果,覆蓋了藥品醫用耗材的臨(lin) 床主流產(chan) 品,大多數為(wei) 常見病、慢性病用藥或治療中常用的高值醫用耗材,為(wei) 醫療機構和患者提供了更多質優(you) 價(jia) 宜的選擇,直接助力治療水平提升。
保障和改善民生沒有終點,隻有連續不斷的新起點。記者從(cong) 省醫保局了解到,11月20日起,我省將在全省落地執行國采第七批60種藥品中選結果。此外,我省與(yu) 其他省份正在組織集采的還有近300種藥品和15種高值醫用耗材。下一步,省醫保局將進一步優(you) 化集采規則,完善配套政策,推進集中帶量采購常態化、製度化,通過擴大集中帶量采購範圍和品種,推進廣大群眾(zhong) 能夠使用到更多質優(you) 價(jia) 宜的藥品和醫用耗材。(記者高建華)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