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水利:數字孿生飛雲江項目取得階段性成果
近日,溫州市水利局負責的數字孿生飛雲(yun) 江項目上線山洪災害、流域防洪、水庫安全等場景,移動應用治理端投入實戰。作為(wei) 水利部數字孿生流域建設全國先行先試試點,該項目以精準決(jue) 策為(wei) 目標,聚焦防範洪潮澇風險,強化預報、預警、預演、預案能力,以風險提前發現、預警提前發布、方案提前製定、措施提前實施為(wei) 路徑,確保水利決(jue) 策精準安全有效。
項目圍繞水旱災害防禦這一重大需求,搭建了山洪災害、流域防洪、水庫安全、海塘防潮等多個(ge) 應用場景,數據橫向匯聚12個(ge) 市級部門、縱向貫通省市縣三級,風險感知信息時效性提高至5分鍾,有效發揮及時預警和提前防範作用。
依托溫州水利數據底板建設,項目全麵統計分析全市1219個(ge) 雨量水位站、329座水庫、125條海塘、199條堤防、25座泵站、341座水閘等實時數據和基礎數據,為(wei) 各級領導提供“一站式”數據查詢、計算、展示、共享服務,全麵掌握全市的防洪減災形勢。通過實時在線分析模塊,計算超警雨量、超汛水庫、超警河網等站點,綜合研判氣象短臨(lin) 預報、洪水預警、山洪預警、潮位預報等預測預報信息,全麵掌握當前風險,科學研判未來形勢,全麵防範化解洪澇潮風險。
此外,項目構建流域水文模型、水動力模型、調度模型等水利專(zhuan) 業(ye) 模型,實時分析溫州市水庫、海塘、堤防的攔蓄能力、泄流能力、可納蓄雨量等。通過實時繪製甌江、飛雲(yun) 江、鼇江等流域防洪形勢圖,統籌分析流域上下遊、左右岸的重點水利工程、重要保護對象、重大薄弱環節。項目深度分析挖掘溫州曆史上的洪潮澇災害資料,提取相似性曆史事件典型時空屬性及專(zhuan) 題的特性指標,分析“台風-暴雨-洪水-風暴潮-影響人口-經濟損失”關(guan) 係。項目根據實際災害發生情況,自動選取相似性曆史事件典型時空屬性及專(zhuan) 題的特性指標,推演分析不同演變場景,正向智能推理和反向溯因分析,形成最優(you) 調度處置方案,支撐各級領導科學決(jue) 策。
值得一提的是,項目通過共享氣象部門1小時、3小時、6小時及24小時網格降雨預報數據,結合小流域山洪災害氣象風險監測預報預警指標,聯合氣象局開展小流域山洪預警。匯集預警區域內(nei) 網格化居民戶分布數據,風險信息定位到點到屋,精準到戶到人。同時,為(wei) 防範山洪災害發生區域外圍條件的極端惡劣性,項目在重點防範區域安裝了220套山洪災害聲光電預警設備,實現了山洪災害預警第一時間、多途徑發送,確保預警信息直達一線。(陳亞(ya) 威)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