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美鄉村更宜居
清早,浙江省德清縣莫幹山鎮筏頭村,垃圾清運員厲小幹開始了一天的工作。隻見他把貼了“身份證”的農(nong) 戶分類垃圾桶往收運車上一放,設備就自動稱重、拍照留檔。“AI識別係統會(hui) 根據照片來評價(jia) 垃圾分類是否正確,智能管理係統會(hui) 根據這個(ge) 評價(jia) 給村民計分,並將數據上傳(chuan) 到管理後台。”厲小幹邊幹活邊介紹。
農(nong) 村生活垃圾分類處理,事關(guan) 農(nong) 村人居環境和鄉(xiang) 親(qin) 們(men) 的生活質量。2014年開始,德清縣統籌城鄉(xiang) 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布局,實施“一把掃帚掃到底”的城鄉(xiang) 環境管理一體(ti) 化新模式,農(nong) 村也開始推行生活垃圾分類,每家每戶都配備了分類垃圾桶。
“剛開始的時候,好多農(nong) 戶都不會(hui) 正確分類,也不願意分,我既要收集垃圾,又要二次分揀,常常要忙到中午才能完成清運。現在,每天隻要2個(ge) 多小時就能完成。”厲小幹笑容滿麵地說。
變化,跟垃圾分類積分製的推行密不可分。
來到乾元鎮幸福村村民姚國英家,正在準備午飯的她熟練地將擇下來的蔬菜根莖放進易腐垃圾桶中,將包裝塑料袋放入其他垃圾桶中。談起垃圾分類積分製,姚國英打開了話匣子,“相比以前一個(ge) 垃圾桶隨便扔,垃圾分類需要我們(men) 稍微動動腦子,但時間長了也不是什麽(me) 難事。而且,正確分類垃圾還能獲得積分,攢起來一個(ge) 季度可以換張煤氣票,又保護了環境,一舉(ju) 兩(liang) 得。”
積分製的推行,對垃圾正確分類的促進非常明顯。幸福村垃圾分類管理員蔡麗(li) 佳介紹,“每周村民小組的公告欄上,都會(hui) 張貼每家每戶的垃圾分類積分,積分低的鄉(xiang) 親(qin) 會(hui) 覺得不好意思,於(yu) 是努力學習(xi) 正確分類。我們(men) 經常上門宣傳(chuan) 指導,督促、幫助他們(men) 做好分類。”
小積分帶來大提升。“垃圾分類幫鄉(xiang) 親(qin) 們(men) 養(yang) 成了好習(xi) 慣,現在沒人亂(luan) 扔垃圾,大家都正確分類垃圾,村子哪裏都清清爽爽的,住著真舒心。”姚國英感歎。“從(cong) 以前的垃圾完全不分類,到配置分類垃圾桶後參與(yu) 率仍然較低,再到現在分類正確率能達90%以上,積分製帶來的變化真的很明顯。”蔡麗(li) 佳說。
在德清,垃圾分類後各歸其所。易腐垃圾被加工成有機肥,其他垃圾被送去焚燒發電,有害垃圾被送往縣城集中處理,可回收物由第三方公司上門裝運。筏頭垃圾資源化處理站管理員朱明星介紹,廚餘(yu) 等易腐垃圾處理後製成有機肥,免費提供給鄉(xiang) 親(qin) 們(men) 使用,經常供不應求。“這個(ge) 有機肥特別好,平時家裏種菜、養(yang) 花都不用買(mai) 肥料了。”筏頭村村民盛子琴說。
“農(nong) 村推行生活垃圾分類處理後,鄉(xiang) 村更加宜居宜業(ye) ,鄉(xiang) 親(qin) 們(men) 的文明程度也提升了。”德清縣綜合執法局公用事業(ye) 管理科科長鄧超自豪地介紹,“最近幾年,縣裏連續獲得浙江省農(nong) 村生活垃圾分類處理工作優(you) 秀單位。目前全縣已實現農(nong) 村生活垃圾分類處置建製村全覆蓋,資源化利用率、無害化處理率、數字化智慧監管平台覆蓋率都達到100%。”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