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評:堅持旅遊為民,推動露營健康有序發展
文化和旅遊部等14部門近日印發《關(guan) 於(yu) 推動露營旅遊休閑健康有序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明確提出,推動公共營地建設,擴大公共營地規模,提升服務質量;鼓勵支持經營性營地規範建設,提高露營產(chan) 品品質;有序引導露營旅遊休閑發展,不斷滿足人民群眾(zhong) 美好生活需要。
暫別城市喧囂,擇山水草坪紮營,或與(yu) 孩子擲飛盤嬉戲,或和親(qin) 友野餐小酌,感受搖曳花香,仰望璀璨星空……隨著公眾(zhong) 休閑方式多樣化,露營日益成為(wei) 人們(men) 親(qin) 近自然、享受愜意的新選擇。但也要看到,戶外露營發展時間尚短,逐漸暴露出供需不平衡、設施不健全、安全有隱患等問題。
群眾(zhong) 有需求,政策有所應。有關(guan) 部門出台《意見》,不僅(jin) 是認真貫徹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落實《“十四五”旅遊業(ye) 發展規劃》《國民旅遊休閑發展綱要(2022—2030年)》旅遊為(wei) 民的要求,更旨在豐(feng) 富優(you) 質露營休閑產(chan) 品供給,推動露營旅遊健康有序發展。
露營,首先要有明確範圍和相應設施的營地。《意見》明確,在符合相關(guan) 規定和規劃的前提下,探索支持在轉型退出的高爾夫球場、鄉(xiang) 村民宿等項目基礎上發展露營旅遊休閑服務;鼓勵有條件的旅遊景區、旅遊度假區、鄉(xiang) 村旅遊點、環城遊憩帶、郊野公園、體(ti) 育公園等,劃出露營休閑功能區,提供露營服務;鼓勵城市公園利用空閑地、草坪區或林下空間劃定非住宿帳篷區域,供群眾(zhong) 休閑活動使用。科學規劃、遵規守矩、分類指導,使多種類型的場所都被納入提供露營場地的範疇,這是從(cong) 供給側(ce) 順應群眾(zhong) 需求,會(hui) 令近郊遊、度假遊、公園遊等不同距離和時長的露營都有休憩之地。同時,這也是利用存量空間和現有資源,節約建設成本,避免盲目上馬項目、惡性競爭(zheng) 。《意見》還指出,營地選址應當科學合理、注意安全,避讓生態區位重要或脆弱區域,遠離洪澇、山洪、地質災害等自然災害多發地和危險野生動植物活動區域。有所為(wei) ,有所不為(wei) ,對於(yu) 露營的可持續發展大有裨益。
推動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同樣體(ti) 現在《意見》中。鼓勵和引導營地與(yu) 文博、演藝、美術等相關(guan) 機構合作,結合音樂(le) 節、藝術節、體(ti) 育比賽等群眾(zhong) 性節事賽事活動,充實服務內(nei) 容。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使露營不僅(jin) 能帶來身心放鬆,還會(hui) 豐(feng) 富遊客的精神與(yu) 文化生活。增強人民群眾(zhong) 文明露營意識,推廣“無痕露營”,更是讓遊客“除了腳步,什麽(me) 都別留下。”
安全更是露營旅遊的要點,管理和監督不可或缺。露營旅遊休閑經營主體(ti) 要加強治安、消防、森林草原防滅火等管理。壓實經營主體(ti) 責任,嚴(yan) 格落實隱患排查,及時整治防患於(yu) 未然。同時,各地要充分落實屬地管理責任,加強部門間協調聯動,在規劃建設、規範管理、公共服務、環境營造、安全保障等方麵同向發力。守土有責,守土盡責,才能確保群眾(zhong) 獲得良好的露營服務及周邊保障。
旅遊已成為(wei) 中國百姓幸福生活的重要指標。不斷增加包括露營在內(nei) 的優(you) 質旅遊資源供給,努力滿足群眾(zhong) 日益增長的個(ge) 性化、差異化、多層次旅遊休閑需求,是旅遊為(wei) 民的切實體(ti) 現,更是以人民為(wei) 中心發展思想的必然要求。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