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安徽鄉村數智賦能 過上向“網”的生活

發布時間:2022-11-29 19:36:00來源: 人民網-安徽頻道

  人民網滁州11月28日電 (周坤)眼下正是小麥播種的適宜季節。雨過天晴,安徽省明光市的明光省級現代農(nong) 業(ye) 科技示範園區內(nei) ,碩大的平行行走式水肥藥一體(ti) 機,橫亙(gen) 在農(nong) 田之上,蓄勢待發。隻要通過手機操作,它就能實現灌溉、施肥一體(ti) 化,同時傳(chuan) 感器還能實時檢測土壤濕度,自動控製用量。

  而在農(nong) 田之下,還有地埋式噴灌係統、平移式噴灌係統、智能水田控製係統、自動控製係統、能效泵站係統……在這裏,一個(ge) 個(ge) 現代農(nong) 業(ye) 新模式、新技術得到充分應用,現代農(nong) 業(ye) 發展的“風向標”,一覽無餘(yu) 。

  “過去幹農(nong) 活都是麵朝黃土背朝天,幹完活人也累得夠嗆,現在隻要輕輕一點,就能看到整個(ge) 園區農(nong) 田情況,通過智能雲(yun) 控製櫃,農(nong) 田情況一目了然。”站在田邊,種植戶趙天明喜滋滋地打開手機APP演示,隻見隨著攝像頭旋轉、拉近,輕鬆實現一部手機“承包”整片農(nong) 田。

  數字鄉(xiang) 村是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戰略方向,也是建設數字中國的重要內(nei) 容。隨著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數字技術風潮席卷田野,傳(chuan) 統農(nong) 業(ye) “靠天吃飯”的生產(chan) 方式正悄然退場,增產(chan) 增收讓農(nong) 民切實嚐到了智慧農(nong) 業(ye) 的甜頭。

  安徽作為(wei) 農(nong) 業(ye) 大省,“數字引擎”激發了鄉(xiang) 村活力,手機成了農(nong) 民生產(chan) 的“新農(nong) 具”,農(nong) 產(chan) 品沿著網線走向更廣闊的田地,傳(chuan) 統農(nong) 業(ye) 銷售實現華麗(li) 轉身。

  來到滁州市鳳陽縣小崗村,遊客都會(hui) 來“當年農(nong) 家”院落打卡,這裏是當年小崗村18戶農(nong) 民發起大包幹簽字的地方。如今,遊客們(men) 參觀結束後,又多了一個(ge) 打卡點——皖美小崗安徽優(you) 質農(nong) 產(chan) 品電商平台。

  滁州的滁菊、銅陵的生薑、碭山的梨膏……在皖美小崗安徽優(you) 質農(nong) 產(chan) 品電商平台展銷中心,這裏熙熙攘攘的人群無不滿載而歸,紛紛感慨,“安徽的特產(chan) 這裏都有,渠道正規,買(mai) 得放心,吃得更放心!”

  近年來,小崗村以“皖美小崗”品牌帶動安徽省優(you) 質農(nong) 產(chan) 品銷售,在核心旅遊景區,以線上線下結合的形式,一站式銷售地方特色農(nong) 產(chan) 品,改變傳(chuan) 統旅遊點購物的“一生買(mai) 一次”為(wei) “一次買(mai) 一生”,把線下旅遊景區變成流量入口,“以三產(chan) 帶一產(chan) ,以一點帶全省”。

  從(cong) 生產(chan) 端到銷售端,數字技術的嫁接帶來的不僅(jin) 是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效率的提高,更催生了農(nong) 業(ye) 新型業(ye) 態湧現,數據成為(wei) 了撬動行業(ye) 轉型升級的支點。

  有數據佐證,目前安徽省累計培育電商利益聯結項目500餘(yu) 個(ge) ,受益群眾(zhong) 超過10萬(wan) 人。其中,僅(jin) 2020年,全省貧困縣通過電商助銷農(nong) 產(chan) 品2億(yi) 餘(yu) 元,受益貧困群眾(zhong) 1.3萬(wan) 人、人均增收2000餘(yu) 元。

  在夯實鄉(xiang) 村數字底座的同時,頂層設計也在不斷完善。

  11月24日,長三角區域網信工作協同發展工作會(hui) 議在安徽省鳳陽縣小崗村舉(ju) 行,三省一市的網信部門共同簽訂了《長三角區域“數字鄉(xiang) 村E起建”協議書(shu) 》,四地將在圍繞數字鄉(xiang) 村建設開展密切合作,共同推進長三角區域數字鄉(xiang) 村示範區打造,推動建設一批可複製、可推廣、可持續發展的數字鄉(xiang) 村建設區域樣板。

  一根網線連起城鄉(xiang) ,農(nong) 民靠手機來做農(nong) 活,農(nong) 家美食收獲無數網友下單……可以預見的是,未來隨著一大批數字鄉(xiang) 村項目的實施,安徽城鄉(xiang) 間的“數字鴻溝”不斷縮小,鄉(xiang) 村生產(chan) 生活更加便捷高效,為(wei) 鄉(xiang) 村振興(xing) 增添新活力。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