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穩“中國飯碗”,築牢“大國糧倉”(現場評論·一起來想一起來幹②·新時代新征程新偉業 )
良種、良田,配上好農(nong) 機、好農(nong) 藝,推動糧食綜合生產(chan) 能力不斷提高,糧食穩產(chan) 增產(chan) 有了保障,農(nong) 業(ye) 基本盤就能更加穩固
落實好各項惠農(nong) 政策,進一步加強糧食生產(chan) 能力、儲(chu) 備能力、流通能力建設,推動糧食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我們(men) 一定能把糧食安全的基礎夯得更實
冬閑時節,安徽省阜陽市太和縣舊縣鎮張槐村種糧大戶徐淙祥可沒閑著。一大早,他來到村裏的國家農(nong) 業(ye) 科技創新與(yu) 集成示範基地,給30多位種糧戶代表作講解展示。“壯苗越冬七片葉,十條麥根四個(ge) 蘖”“夜凍白開天變寒,正是冬灌好時間”“深耕細耙足墒種,苗全苗勻齊又壯”……徐淙祥總結的經驗,形象生動、好懂易記,種糧戶聽得津津有味。
14公裏外的麥豆原種場,職工李敬民正忙著收購小麥。記者趕到時,他剛完成一車2萬(wan) 斤小麥的抽檢。“老赫,這小麥不錯,含水率11.6%,容重每升799.62克,按國家標準這就是一等小麥,適合做太和板麵專(zhuan) 用粉。”李敬民說得專(zhuan) 業(ye) ,一旁的關(guan) 集鎮農(nong) 民赫建傑露出了滿意的笑容。老赫給李敬民送了十年小麥,他感覺這幾年種糧越來越有奔頭了,“種地有補貼,小麥價(jia) 格在漲,加工廠還以每斤比市場價(jia) 高5分到1毛的價(jia) 格收,農(nong) 民種糧不吃虧(kui) 、有錢掙。”
民為(wei) 國基,穀為(wei) 民命。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確保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安徽調研時強調,“優(you) 化技術措施,落實扶持政策,保護農(nong) 民種糧積極性,著力提高糧食生產(chan) 效益”。作為(wei) 農(nong) 業(ye) 大省,安徽以占全國4.3%的耕地,生產(chan) 了全國6%的糧食,每年淨調出糧食200億(yi) 斤左右。一大批像李敬民、徐淙祥這樣的新型農(nong) 民,為(wei) 端穩“中國飯碗”貢獻了力量。
糧食安全的根基是糧食生產(chan) 能力安全,科技強農(nong) 、機械強農(nong) 是關(guan) 鍵。在太和縣郭廟鎮,隨漢邦負責的種植專(zhuan) 業(ye) 合作社,耕種機器“一屋子都放不下”。等明年收完1300畝(mu) 小麥後,他打算接著種至少600畝(mu) 大豆、400畝(mu) 玉米。近年來,安徽毫不放鬆抓好糧食生產(chan) ,加快轉變農(nong) 業(ye) 發展方式,出台了《科技強農(nong) 機械強農(nong) 促進農(nong) 民增收行動方案(2022—2025年)》。如今,安徽高標準農(nong) 田占耕地麵積比率比全國平均水平高19個(ge) 百分點,主要糧食作物綜合機械化率比全國平均水平高10個(ge) 百分點。良種、良田,配上好農(nong) 機、好農(nong) 藝,推動糧食綜合生產(chan) 能力不斷提高,糧食穩產(chan) 增產(chan) 有了保障,農(nong) 業(ye) 基本盤就能更加穩固。
農(nong) 民願不願意種糧、願意種多少糧,關(guan) 鍵就看種糧能帶來多少收益。在太和縣趙集鄉(xiang) 界牌村,村民王世勇2020年嚐試承包了60畝(mu) 土地,得益於(yu) 從(cong) 農(nong) 機專(zhuan) 業(ye) 合作社學來的駕駛、管理技術,他連續兩(liang) 年獲得較好收成,今年把承包地擴大到了200畝(mu) 。目前,太和全縣自有或承包50畝(mu) 土地以上的種糧戶有2000多戶,300畝(mu) 土地以上的種糧大戶超過410戶。種糧大戶充分發揮規模經營優(you) 勢,探索推行訂單式、股份式、托管式等利益聯結機製,帶動農(nong) 民一起幹、一起賺,不僅(jin) 解決(jue) 了“誰來種地”“怎樣種地”等問題,也大幅提高了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效率。
皖北大地,冬小麥已經發芽吐綠,蘊藏著勃勃生機,孕育著無限希望。落實好各項惠農(nong) 政策,進一步加強糧食生產(chan) 能力、儲(chu) 備能力、流通能力建設,推動糧食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我們(men) 一定能把糧食安全的基礎夯得更實,讓“中國飯碗”端得更穩,讓“大國糧倉(cang) ”根基更牢。
(作者為(wei) 本報評論部編輯)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