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既要養眼又要養心、養腳” 廈門海滄區新建和改造各類公園綠地達67處

發布時間:2022-11-29 21:47:00來源: 人民網

  11月29日,廈門市海滄區政府召開發布會(hui) ,詳細介紹全區新建和改造各類公園綠地工作開展情況。

  會(hui) 上,海滄區建設與(yu) 交通局局長彭延敏介紹,近年來,該區圍繞市委市政府“島內(nei) 大提升、島外大發展”和“建設高顏值廈門”的戰略部署,著力建設國際一流海灣城區,新建和改造各類公園綠地達67處(其中,街心公園、口袋公園、古樹公園38個(ge) ,綜合公園、社區公園、帶狀公園、郊野公園29個(ge) )。截至2021年,該區建成區公園綠地麵積累計達630公頃。

  海滄市民公園改造提升工程列入2022年海滄區為(wei) 民辦實事項目,今年2月開工、7月完工,改造期間,區領導親(qin) 自統籌謀劃,一線指揮協調,改造成果充分得到市民群眾(zhong) 的好評和認可。

  據了解,改造前的市民公園,由於(yu) 建設時間較早,喬(qiao) 木種植密度大、鬱閉度過高,綠化遮蔽視線、不通透,整體(ti) 景觀效果不佳。改造後的市民公園,疏朗通透的林木空間,間綠透綠的陽光草坪,讓市民群眾(zhong) 能夠暢遊其間,親(qin) 近綠色自然;色彩繽紛的花境組團,生動活潑的“魚塘”3D彩繪,匠心巧思點亮節點景觀,將2號線海滄行政服務中心站打造為(wei) 廈門最美地鐵站口;新增的活動廣場、青石桌凳和健身活動設施,優(you) 化的交通動線,更好地滿足了市民群眾(zhong) 日常休閑需求,成為(wei) 周邊市民群眾(zhong) 健身娛樂(le) 的理想場所。

  同時,該區還以此次改造提升為(wei) 契機,秉持“市民公園市民管”的理念,引進了“市民園長”管理模式,依托“市民園長”搭建起公園管理者與(yu) 市民、遊客之間的連心橋,實現公園的共建、共管、共享,讓公園建設更符合需求、讓公園管理更貼近民意。

  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9月,海滄區啟動“口袋公園”的規劃建設,以實現綠地“既要養(yang) 眼又要養(yang) 心、養(yang) 腳”的目標,於(yu) 2021年完成兒(er) 童公園西側(ce) 口袋公園、新景橋西南側(ce) 口袋公園、石囷北路南側(ce) 口袋公園、海滄醫院南側(ce) 口袋公園等5個(ge) 口袋公園建設,得到市民群眾(zhong) 的廣泛好評。

  彭延敏表示,2022年,根據區政府工作部署,海滄區建交局再次對城區零散空地及邊角綠地進行梳理,按照麵積適宜(原則上不超過1公頃)、現狀用地權屬清晰(現狀為(wei) 公園綠地、防護綠地、閑置用地、公建附屬綠地、村莊內(nei) 部用地等)、使用率高、便民惠民以及有效提升城市形象的原則,積極策劃“口袋公園”規劃項目庫,共計27個(ge) 。截至11月,已建成“口袋公園”8個(ge) 。(林林)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