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林占熺:隻有讓千千萬萬的農民都富裕起來,才是真正的富有

發布時間:2022-11-29 22:49:00來源: 人民網

  人民網廈門11月25日電 (錢嘉禾)11月25日,2022年“把青春華章寫(xie) 在祖國大地上”大思政課網絡主題宣傳(chuan) 和互動引導活動在廈門大學舉(ju) 行。作為(wei) 嘉賓,黨(dang) 的二十大代表、菌草技術發明人林占熺走進廈門大學,分享這株“中國草”背後的故事。

  “我是農(nong) 民的孩子,我知道窮是什麽(me) 滋味,知道擺脫貧困的願望有多強烈。”作為(wei) 菌草技術發明人和學術帶頭人,林占熺是《山海情》農(nong) 技專(zhuan) 家的原型。他回憶,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福建的農(nong) 民要發展經濟,很多人把山上茂盛的森林砍了,用椴木栽培香菇。

  為(wei) 了找到不砍樹也能致富的方式,林占熺開始研發“以草代木”的技術,即用草來栽培香菇、木耳等,“效果很好,不少農(nong) 民富起來了。”

  林占熺說,30年前,他曾被美國農(nong) 場主高薪聘請。“我考慮過,畢竟當時給我們(men) 夫妻的待遇比在國內(nei) 高了一千多倍,可發明這項技術的初衷就是為(wei) 了老百姓,不能為(wei) 了小家舍棄大家的利益。”

  “菌草是中國特有的技術,根必須紮在中國。”林占熺認為(wei) ,自己有技術,能成為(wei) 千萬(wan) 甚至億(yi) 萬(wan) 富翁,但這不是真富有;隻有讓千千萬(wan) 萬(wan) 的農(nong) 民都富裕起來,才是真正的富有。

  “就像我到東(dong) 高地省調研的時候很震驚:想不到,這個(ge) 遙遠的島國人民,許多村莊還處在刀耕火種的部落經濟狀態,住的都是茅草房,許多人還穿樹葉。”他說,當時團隊便因地製宜,因陋就簡,千方百計把技術本土化、簡便化,讓村民“一看就懂,一學就會(hui) ,一做就成”。

  林占熺說,為(wei) 了這項事業(ye) ,他先後帶領86批278人次實施菌草援外項目,自己摔斷過兩(liang) 根肋骨、四次死裏逃生,失去了包括胞弟在內(nei) 的兩(liang) 位戰友。“我的胞弟林占森,曾有20個(ge) 春節在巴布亞(ya) 新幾內(nei) 亞(ya) 、盧旺達、斐濟的基地度過。而這樣的故事,我們(men) 團隊裏還有很多。”

  他介紹,現在,菌草技術傳(chuan) 播到106個(ge) 國家,在16個(ge) 國家建立菌草技術示範基地。菌草技術被翻譯成18種文字,在國內(nei) 外舉(ju) 辦了200多期培訓班,培訓外國專(zhuan) 家學者12000多人。

  “明年我就80歲了,但我的心不老。”林占熺說,“袁隆平先生說他有一個(ge) 夢想,是‘禾下乘涼夢’;我也有一個(ge) 夢想,就是把這株‘中國草’種到世界上更多有需要的地區去,讓更多人能夠通過菌草脫貧致富、邁向幸福。”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