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細落實防控措施 有效抓好疫情處置(國務院聯防聯控機製發布會)
本報北京11月29日電 (記者楊彥帆)國務院聯防聯控機製29日召開新聞發布會(hui) ,介紹落細落實防控措施,有效抓好疫情處置有關(guan) 情況。國家衛健委新聞發言人、宣傳(chuan) 司副司長米鋒介紹,當前各地正在抓實抓細做好疫情防控。要根據檢測、流調結果做好風險研判,精準判定風險區域。封控管理要快封快解、應解盡解,減少因疫情給群眾(zhong) 帶來的不便。要科學分類收治陽性感染者,妥善做好兒(er) 童、老年人和有基礎性疾病患者的收治、照護,促進患者早日康複。要持續整治層層加碼,對群眾(zhong) 的合理訴求及時回應和解決(jue) 。要加快推進新冠病毒疫苗接種,特別是老年人接種。
“二十條優(you) 化措施,每條都有充分的科學依據和證據支撐,應當堅持第九版、落實二十條。”國家疾控局監督一司司長程有全說,當前全國疫情總體(ti) 呈較快發展態勢,疫情波及麵廣,部分地方出現了疫情規模性反彈的風險,一些地方麵臨(lin) 抗疫3年以來最複雜、最嚴(yan) 峻的形勢。其實近期群眾(zhong) 反映的問題主要不是針對疫情防控本身,而是集中在防控措施簡單化、層層加碼、“一刀切”、忽視群眾(zhong) 訴求等方麵。當前各地已經成立了整治層層加碼工作專(zhuan) 班,聯防聯控機製綜合組每天進行調度,對於(yu) 各地人民群眾(zhong) 反映的各種問題積極有效地回應,並轉交給有關(guan) 地方給予推動解決(jue) 。
程有全說,長期封控不僅(jin) 影響人民群眾(zhong) 的正常生產(chan) 生活秩序,還容易造成焦慮情緒,這種情況必須予以糾偏和避免。各地要進一步加強高低風險區劃分標準的培訓,組織做好風險區域劃定和管理,原則上高風險區一般以單元、樓棟為(wei) 單位劃定,不得隨意擴大。在疫情傳(chuan) 播風險不明確或存在廣泛社區傳(chuan) 播的情況下,可適度擴大高風險區域劃定範圍,但要及時通過核酸篩查和疫情研判,快封快解。
“核酸采樣是核酸檢測過程中的重要環節,采樣的組織管理和規範操作非常重要,既要保證采樣的質量,同時又要避免交叉感染的風險。”國家衛健委醫療應急司司長郭燕紅說,有的地方嚐試以不同的形式開展核酸自采工作,但要特別注意自采核酸的規範性、有效性和安全性,製定完善的實施方案,同時要做好組織實施,加強技術指導。
針對近期有核酸檢測機構因為(wei) 造假等行為(wei) 被嚴(yan) 肅處理,郭燕紅表示,對於(yu) 核酸檢測工作,我們(men) 曆來嚴(yan) 格檢測資質的準入和質量控製,不斷優(you) 化技術規範,同時重點加強對檢測機構,包括第三方檢測機構的監管。下一步,將持續加大監管力度,對於(yu) 出具虛假檢測報告的嚴(yan) 重違法行為(wei) ,堅決(jue) 依法依規嚴(yan) 肅處理。
二十條優(you) 化措施提出,分類有序做好滯留人員疏解。程有全表示,近期部分省份在返回人員中持續發現感染者,說明部分有疫情發生省份在防範疫情外溢方麵仍然存在薄弱環節,未能有效控製疫情跨地區傳(chuan) 播擴散風險。對此,聯防聯控機製綜合組專(zhuan) 門部署,強調對跨省流動人員務必開展“落地檢”,持有效核酸檢測陰性證明乘坐交通工具和入住賓館等規定,對各地加強風險人員管控也提出了明確要求。呼籲各地對高風險地區返回人員,加強關(guan) 心關(guan) 愛,提供必要的幫助和支持。
據介紹,奧密克戎變異株及其進化分支的致病力和毒力相比原始株和德爾塔等變異株明顯減弱。郭燕紅說,從(cong) 新冠肺炎臨(lin) 床醫療救治的實踐來看,有重症傾(qing) 向的包括幾個(ge) 方麵人群:一是老年人,二是有基礎性疾病的患者,三是沒有接種疫苗的人群。因此,有老年人的家庭和養(yang) 老機構更應該防範感染風險,建議沒有禁忌症、符合接種條件的人群,特別是老年人,應當盡快接種新冠疫苗,符合加強接種條件的要盡快加強接種。下一步,要加強定點醫院的建設,特別是提升綜合救治能力和多學科診療水平,提高重症救治的能力。
為(wei) 進一步加快老年人的接種,國務院聯防聯控機製綜合組印發了《加強老年人新冠病毒疫苗接種工作方案》,從(cong) 健全機製、做好摸底、優(you) 化服務、細化宣傳(chuan) 等方麵做了部署和推進。
國家疾控局衛生免疫司司長夏剛介紹,截至2022年11月28日,60歲以上老年人接種的覆蓋人數和全程接種人數分別占老年人口的90.68%和86.42%,完成加強免疫接種1億(yi) 8151.1萬(wan) 人。其中,80歲以上老年人接種的覆蓋人數和全程接種人數分別占80歲以上人口的76.6%、65.8%,完成加強免疫接種1445.6萬(wan) 人。
《 人民日報 》( 2022年11月30日 02 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