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戶外勞動者提供便利服務
“這個(ge) 驛站真不錯,跑外賣累了可以休息,還可以充電,特別方便” “熱乎乎的薑茶下肚,立馬感覺胃裏和身上都暖和不少,太暖心了”……雖是寒冬時節,走進天津市紅橋區鹹陽北路街道紅旗社區紅色先鋒驛站,裏麵暖意融融,一些來自社區周邊的環衛工人、外賣和快遞小哥,在這裏歇腳、充電。
空調、桌椅、飲水機、急救藥箱、無線網絡、圖書(shu) 架,日常用品一應俱全;厚棉衣、薑茶、暖貼,禦寒物資齊備。“讓寒冬變得溫暖,讓廣大戶外勞動者有個(ge) 禦寒、加油的驛站。” 社區黨(dang) 委書(shu) 記、居委會(hui) 主任李濟城說,小小的驛站關(guan) 乎戶外勞動者的幸福指數,一定要悉心盡力做好。
一個(ge) 多月前,由紅橋區總工會(hui) 聯合鹹陽北路街道紅旗社區提升改造的戶外勞動者驛站重新投入使用。據紅橋區委副書(shu) 記靳凡介紹,改造後的驛站命名為(wei) 紅色先鋒驛站,一方麵為(wei) 戶外勞動者提供剛需物品,包括飲用水、急救藥箱、微波爐、手機充電設備、無線網絡等,同時安裝電動車充電樁,保證小哥始終“電滿滿”;另一方麵以公益服務為(wei) 主要內(nei) 容,包括讀書(shu) 、理發、義(yi) 診等特色服務以及法律谘詢、矛盾調解等生活服務,提升戶外勞動者的幸福感。近期,這裏還開展形式多樣的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微宣講,大家一起學報告、看演出、參加知識競賽等,在火熱的學習(xi) 氛圍中感悟黨(dang) 的為(wei) 民初心,堅定聽黨(dang) 話、跟黨(dang) 走的信念。
“感覺得到了更多尊重和關(guan) 懷,特別有歸屬感和幸福感。我也經常和同事們(men) 說,累了可以來這裏歇腳,還能給大腦‘充電’。”快遞員安紅說。
據了解,該服務站周一至周日全天開放,有專(zhuan) 人負責環境清潔、物資補充等工作,確保戶外勞動者時刻感受到“家”的溫暖。
“有標誌、有標識、有專(zhuan) 人負責、有應急物資、有活動陣地、有學習(xi) 資料”……據鹹陽北路街道黨(dang) 工委書(shu) 記丁慶波介紹,紅色先鋒驛站按照“六有”原則,用心建設,旨在有效解決(jue) 新就業(ye) 群體(ti) 的“燃眉之急”和“後顧之憂”。
鹹陽北路街道黨(dang) 工委充分發揮社區黨(dang) 群服務中心服務功能,堅持黨(dang) 建帶工建、服務促凝聚,為(wei) 戶外勞動者打造暖心服務陣地。整合全街資源、“以站帶點”提升,在街域其他社區黨(dang) 群服務中心配套建設16個(ge) 服務點,通過“收集微心願—發放聯係卡—領辦微心願”,發布“標準化+個(ge) 性化”服務清單,精準對接新就業(ye) 群體(ti) 飲水、充電、休息等9大類需求,延伸勞動維權、相親(qin) 交友、政策谘詢、學習(xi) 培訓等4大類功能,實現社區服務全覆蓋。
“這幾天有寒潮,大風降溫,我們(men) 加緊準備更多暖貼、厚棉衣等禦寒物品,讓戶外勞動者過一個(ge) ‘暖冬’。”李濟城說。
《人民日報》( 2022年12月05日 第 13 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