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郎溪:多措並舉促轉型 綠色發展顯成效
近年來,宣城市郎溪縣堅持農(nong) 業(ye) 綠色發展和生態環境相協調,統籌做好治汙、添綠、循環三篇文章,築牢農(nong) 業(ye) 生態基底,推動綠色循環農(nong) 業(ye) 高質量發展。
推廣綠色生產(chan) 技術,推進綠色興(xing) 農(nong)
緊緊圍繞“產(chan) 業(ye) 高度融合,生態優(you) 先綠色發展”理念,紮實開展綠色生產(chan) 技術服務與(yu) 推廣工作。
加強病蟲害防控。以專(zhuan) 業(ye) 站所為(wei) 單元,以“技幹+新型農(nong) 業(ye) 經營主體(ti) +農(nong) 戶”,建立示範片+示範點+示範戶示範推廣帶動農(nong) 業(ye) 新技術新品種新藥械的應用,推動農(nong) 業(ye) 綠色高質量發展。2022年在全縣建立農(nong) 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等技術集成示範片(點)5個(ge) ,建立村級施肥信息欄90餘(yu) 個(ge) ,開展農(nong) 戶培訓和田間指導活動,培訓農(nong) 戶0.6萬(wan) 餘(yu) 人次,印發技術明白紙1萬(wan) 餘(yu) 份,進一步提升了農(nong) 戶科學施肥技術和綠色發展意識。
優(you) 化種植結構。2022年建設有機肥替代化肥示範片24個(ge) ,示範麵積3千畝(mu) ,帶動全縣3萬(wan) 餘(yu) 畝(mu) 優(you) 質茶園增施有機肥8千餘(yu) 噸,減施化肥100餘(yu) 噸(折純),改造新增葡萄、藍莓、冬桃、甜瓜、田藕等優(you) 質果蔬基地2萬(wan) 餘(yu) 畝(mu) ,優(you) 質果蔬基地水肥一體(ti) 化技術全覆蓋,有機肥和高效液肥替代傳(chuan) 統化肥60%以上。2022年建設水稻、油菜、小麥等綠色高質高效暨化肥農(nong) 藥減量增效示範片10萬(wan) 畝(mu) ,帶動全縣83萬(wan) 畝(mu) 主要農(nong) 作物種植應用配方施肥技術。
開展養(yang) 殖尾水治理,推進養(yang) 殖興(xing) 農(nong)
試點先行。全縣共建設7個(ge) 不同模式尾水治理示範點,治理麵積共約11240畝(mu) 。以連片池塘100畝(mu) 以上、單個(ge) 養(yang) 殖水體(ti) 50畝(mu) 以上及設施漁業(ye) 等規模養(yang) 殖場為(wei) 重點,全部納入治理範圍。全縣需納入治理的規模養(yang) 殖場共69戶約13375畝(mu) ,根據養(yang) 殖模式進行分類建設,已全部製定“一場一策”進行治理,養(yang) 殖尾水全麵達標。
今年來共開展了水產(chan) 養(yang) 殖投入品專(zhuan) 項檢查5次,檢查養(yang) 殖主體(ti) 110個(ge) 、經營主體(ti) 45個(ge) 。同時委托第三方機構定期開展養(yang) 殖尾水水質監測,及時掌握尾水水質情況,根據水質變化同步調整治理措施。
加強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監管,推進質量興(xing) 農(nong)
以食用農(nong) 產(chan) 品生產(chan) 企業(ye) 、農(nong) 民專(zhuan) 業(ye) 合作社、家庭農(nong) 場等規模種養(yang) 基地為(wei) 重點監測主體(ti) ,以芹菜、韭菜、豇豆等本地產(chan) 蔬菜,以葡萄、草莓等本地產(chan) 水果和畜禽、禽蛋、水產(chan) 品等為(wei) 主要監測品種,開展風險監測、監督性抽檢和快檢工作。截至目前,共完成風險檢測278組,監督抽查249組,快檢5466組,合格率均為(wei) 100%。
“治違禁 控藥殘 促提升”專(zhuan) 項行動始終保持高壓態勢。共出動監管人員430人次,檢查種植、畜禽、水產(chan) 等各類生產(chan) 經營主體(ti) 包括農(nong) 業(ye) 企業(ye) 、農(nong) 民專(zhuan) 業(ye) 合作社、家庭農(nong) 場、生豬定點屠宰場等共617家次。
加大專(zhuan) 項執法檢查和辦案力度,促進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秩序好轉。連續開展了農(nong) 資打假春季、夏季、秋冬季三個(ge) 專(zhuan) 項行動;圍繞動物防疫重點領域,組織生豬屠宰及無害化處理、畜禽投入品、動物診療、動物及動物產(chan) 品調運等專(zhuan) 項整治行動,突出“集中整治、重點重治”。
積極爭(zheng) 創名優(you) 產(chan) 品,推進品牌強農(nong)
印發《關(guan) 於(yu) 推進食用農(nong) 產(chan) 品承諾達標合格證產(chan) 地準出和市場準入銜接工作的通知》加快食用農(nong) 產(chan) 品承諾達標合格證推廣應用,推進產(chan) 地準出和市場準入銜接,推動新型農(nong) 業(ye) 經營主體(ti) 應開盡開和產(chan) 地直銷農(nong) 產(chan) 品帶證銷售。截至目前,現有農(nong) 產(chan) 品生產(chan) 企業(ye) 、合作社、家庭農(nong) 場和種養(yang) 大戶、個(ge) 體(ti) 農(nong) 戶和小農(nong) 戶88家生產(chan) 主體(ti) 附證上市,附證票數879張,產(chan) 量達2443噸,產(chan) 品涵蓋蔬菜、水果、畜禽、生豬等農(nong) 產(chan) 品。
推進“三品一標”工作。開展安徽省郎溪縣全國有機農(nong) 產(chan) 品(油茶籽)基地建設、全國綠色食品原料(油菜5.05萬(wan) 畝(mu) )標準化生產(chan) 基地年檢。同時積極開展“三品一標”的認證及監督管理,組織開展對轄區內(nei) 無公害、綠色、有機、地理標誌農(nong) 產(chan) 品標誌使用等檢查,規範郎溪縣“三品一標”農(nong) 產(chan) 品標誌使用;加強對“三品一標”獲證企業(ye) 投入品安全使用行為(wei) 監管,實現從(cong) 源頭上消除質量隱患,保障“三品一標”農(nong) 產(chan) 品質量安全、市場流通安全,維護“三品一標”農(nong) 產(chan) 品認證的權威性和品牌公信力。(李希蒙 黃康葵)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