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持續做好罕見病防治工作(人民時評)

發布時間:2022-12-06 19:21:00來源: 人民日報

  繼續加強罕見病研究和用藥保障,進一步做好罕見病防治能力建設

  

  2022年國家醫保藥品目錄調整,對罕見病用藥開通單獨申報渠道,支持罕見病用藥優(you) 先進入醫保藥品目錄。截至目前,已有45種罕見病用藥被納入國家醫保藥品目錄,覆蓋26種罕見病。不久前召開的2022年中國罕見病大會(hui) 公布的這一好消息,讓不少罕見病患者倍感欣慰。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優(you) 先發展的戰略位置”。提高罕見病救治水平,關(guan) 係千千萬(wan) 萬(wan) 家庭的幸福。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黨(dang) 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罕見病防治工作,指導各有關(guan) 部門和方麵加強罕見病研究、診療和藥品研發供應,完善罕見病醫療保障體(ti) 係,取得良好成效。製定罕見病目錄、組建全國罕見病診療協作網、成立中國罕見病聯盟……一係列有力舉(ju) 措,推進了罕見病防治工作的開展,給更多患者帶來了希望。

  罕見病是診療挑戰很大的疾病領域,也是一個(ge) 重大公共衛生問題。目前,全球已知的罕見病有7000多種,如戈謝氏病、漸凍症、白化病等。由於(yu) 發病率低、種類繁多、病理複雜,罕見病確診和救治的難度高,絕大部分病種無有效治療藥物。因為(wei) 研發成本高企,部分罕見病的治療藥物價(jia) 格不菲。解決(jue) 好罕見病“診斷難、治療難、治療貴”的難題,需要全社會(hui) 形成合力,進一步完善罕見病醫療保障體(ti) 係。

  防治罕見病,首先得抓好源頭防控,重預防、早發現。已知的罕見病病種中,約80%為(wei) 基因突變導致的遺傳(chuan) 性疾病,約一半在兒(er) 童期發病。加強產(chan) 前篩查和新生兒(er) 遺傳(chuan) 病篩查,能夠實現優(you) 生優(you) 育和對罕見病的早發現、早治療,減輕罕見病對患者和家庭的長期影響。近年來,我國不斷加大醫療衛生投入,健全出生缺陷防治體(ti) 係。全國婚前保健機構、孕前優(you) 生健康檢查機構已有4000多家,產(chan) 前診斷機構已達498家,為(wei) 做好罕見病防治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罕見病單病種病例少,涉及血液、骨科、神經、腎髒、呼吸、皮膚及重症等多個(ge) 學科,診療難度大,容易造成誤診、漏診。給醫護人員普及罕見病知識、在全國組建罕見病轉診和會(hui) 診體(ti) 係,非常有必要。2019年,國家衛健委遴選324家醫院組建全國罕見病診療協作網,建立雙向轉診、遠程會(hui) 診機製。北京協和醫院作為(wei) 牽頭醫院,建立國家罕見病多學科診療平台,“一站式救治方案”讓患者平均確診時間從(cong) 以往的4年,縮短至不到4周,有效提升了診療效率。隨著各級醫療機構的陸續響應,未來將有更多高水平專(zhuan) 家加入診療平台,罕見病的診療條件將進一步改善。

  罕見病缺藥的問題一直突出。要強化患者用藥保障,加大罕見病用藥研發力度,通過成立罕見病藥物研發基金、財政補貼、稅收優(you) 惠、優(you) 先審評審批等支持舉(ju) 措,鼓勵高校、科研院所、醫院、藥企參與(yu) 罕見病藥物研發,形成產(chan) 學研醫聯合,破解一些罕見病病種無藥可用的難題。生產(chan) 出了救命藥,還得讓患者用得起藥。一方麵,在保證醫保基金正常運行的前提下,探索將更多罕見病藥物納入醫保目錄;另一方麵,對於(yu) 用量較大的罕見病藥物,可以通過藥品談判準入,有效降低藥價(jia) 。目前,我國已累計批準60餘(yu) 種罕見病用藥上市,國家組織罕見病用藥談判平均降價(jia) 超50%,罕見病患者用藥可及性正在不斷提升。

  在健康中國建設道路上,對每一個(ge) 困難群體(ti) 都要關(guan) 愛、都不能放棄。隨著我國罕見病醫療保障體(ti) 係建設的不斷推進,罕見病患者的生命健康權將得到更好保障。繼續加強罕見病研究和用藥保障,進一步做好罕見病防治能力建設,我們(men) 一定能更好守護人民健康、提升人民健康福祉。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