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人民網評:做好縣級地區生活垃圾處理“大文章”

發布時間:2022-12-07 09:31:00來源: 人民網-觀點頻道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住房和城鄉(xiang) 建設部、生態環境部、財政部等5部門印發《關(guan) 於(yu) 加強縣級地區生活垃圾焚燒處理設施建設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對加快補齊縣級地區生活垃圾焚燒處理短板,提升生活垃圾治理水平、改善人居環境具有重要意義(yi) 。

  近年來,各地區大力推進生活垃圾焚燒處理設施建設,我國生活垃圾焚燒處理方式快速發展,焚燒發電相關(guan) 產(chan) 業(ye) 不斷壯大,城市生活垃圾焚燒處理率明顯上升。也應看到,由於(yu) 縣域經濟發展落後,各項基礎設施相對陳舊,技術設備能力有限等因素,大量縣級地區生活垃圾清運量小,不具備建設規模化垃圾焚燒處理設施的條件,生活垃圾處理以填埋為(wei) 主,存在較大隱患。因此,加強焚燒處理設施建設,加快完善縣級地區環境基礎設施,對促進新型城鎮化建設具有重要意義(yi) 。

  良好的人居環境,是農(nong) 民群眾(zhong) 的深切期盼,是農(nong) 村發展的寶貴財富。《指導意見》提出,鼓勵農(nong) 村地區推行符合農(nong) 村特點和生活習(xi) 慣、簡便易行的分類方式,廚餘(yu) 垃圾就地就近資源化利用。努力補齊農(nong) 村人居環境短板,需要綜合考慮自然條件、氣候特征、經濟水平、生活習(xi) 慣、垃圾成分及特點等因素,以垃圾就近無害化、減量化處理為(wei) 第一要務,進一步實現生活垃圾的無害化、減量化、資源化再利用,從(cong) 而進一步提高農(nong) 民生活質量,推動農(nong) 村人居環境提質升級,保障城鎮化建設高質量推進。

  生活垃圾焚燒處理設施是環境基礎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指導意見》堅持目標導向、問題導向、結果導向,按照“宜燒則燒,宜埋則埋”的原則,提出了6方麵19項重點任務,從(cong) 強化設施規劃布局,到加快健全收運和回收利用體(ti) 係;從(cong) 分類施策加快提升焚燒處理能力,到積極開展小型焚燒試點;從(cong) 加強設施建設運行監管,到探索提升設施可持續運營能力……係統謀劃、聚焦短板,通過一係列舉(ju) 措,為(wei) 推進縣級地區生活垃圾焚燒處理設施建設提供了行動指引。

  一分部署,九分落實。《指導意見》明確,到2025年,全國縣級地區基本形成與(yu) 經濟社會(hui) 發展相適應的生活垃圾分類和處理體(ti) 係,京津冀及周邊、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具備條件的縣級地區基本實現生活垃圾焚燒處理能力全覆蓋;到2030年,全國縣級地區生活垃圾分類和處理設施供給能力和水平進一步提高。目標已經確定,今後的重點是把各項政策措施真正落到實處。一方麵,各地要圍繞“時間表”“路線圖”抓緊進行摸底和評估,對上馬項目進行嚴(yan) 謹科學的論證,切實做好各項規劃並且落實好相關(guan) 工作。另一方麵,健全城鄉(xiang) 統籌的生活垃圾分類和處理體(ti) 係,加快補齊縣級地區生活垃圾焚燒處理設施短板,提升環境基礎設施建設水平,真正做到讓生活垃圾全處理、能利用、變成寶。

  做好縣級地區生活垃圾處理“大文章”,要堅持求好不求快,不僅(jin) 要加快發展以焚燒為(wei) 主的生活垃圾處理方式,更是要把綠色發展理念貫穿其中,努力實現生態環保和綠色發展雙贏,不斷提升人民群眾(zhong) 的獲得感、幸福感、滿意度。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