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數字” 為張家口高質量發展插上“雙翼”
當風拂過緩緩轉動的風車葉輪,一條總長666千米的張北柔性直流輸電示範工程動能顯現,每年可向北京輸送140億(yi) 千瓦時“綠電”,“張北的風點亮北京的燈”;
當塔吊林立在懷來官廳湖畔,一座承接北京數字產(chan) 業(ye) 外溢的科技創新基地拔地而起,這裏可安裝5萬(wan) 餘(yu) 架機櫃,容納服務器50餘(yu) 萬(wan) 台,“中國數壩”的名號被叫得響亮;
當陽光照耀光伏區的藍色電池板,國家風光儲(chu) 輸示範工程在配電網中形成一個(ge) “縱橫交錯江河中的碼頭”,滿足了張北部分數據中心綠色用能需求,實現了多利益主體(ti) 的共贏……
日前,中央網信辦、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ye) 和信息化部、生態環境部、國家能源局聯合印發通知,確定在10個(ge) 地區首批開展數字化綠色化協同轉型發展綜合試點,河北省張家口市位列其中。
數字賦能綠色發展水平提升,綠色加持數字化可持續發展,數字產(chan) 業(ye) 與(yu) 綠色能源在這裏相得益彰,不斷“擦出火花”。“此次入選首批數字化綠色化協同轉型發展綜合試點,張家口再次迎來政策利好,我們(men) 將以此為(wei) 契機,在雙化協同發展方麵先行先試,努力打造經濟社會(hui) 綠色轉型示範。”張家口市委網信辦副主任李武說。
加持數字產(chan) 業(ye) 的綠色低碳發展
在12月份走進張家口市張北縣,天空澄淨湛藍,登高極目遠眺,一架架白色發電風車錯落有致地遍布在山野間,形成了一道獨特的風景線。在今年的北京冬奧會(hui) 期間,中國堅持“綠色辦奧”理念,“張北的風點亮北京的燈”一度成為(wei) 網絡熱詞。
“張北年平均氣溫隻有2.6℃,是一個(ge) 天然的散熱場,可極大延長服務器壽命。全年采用自然新風製冷模式天數可達到350天以上,PUE值低於(yu) 1.2,最低可達1.13,降溫成本節約59%以上。”張北縣新能源發展中心綜合能源股股長任海龍介紹,2012年以來,全縣依托優(you) 良的資源、區位、電網配套等優(you) 勢,不斷做大做強新能源產(chan) 業(ye) ,形成了涵蓋風電、光伏、儲(chu) 能、光熱的“全類型”新能源開發產(chan) 業(ye) 體(ti) 係。到2022年底,全縣已建成風電項目規模527千瓦、光伏項目規模275.5萬(wan) 千瓦、儲(chu) 能規模13萬(wan) 千瓦、光熱規模1.5萬(wan) 千瓦、新能源項目總裝機規模817萬(wan) 千瓦,年發電量超過120億(yi) 度,裝機規模約占全市33%、全省15%。
可靠的電力供應為(wei) 大數據產(chan) 業(ye) 發展保駕護航,張北不斷吸引國內(nei) 外優(you) 秀企業(ye) 落戶。“2022年1—10月,張北縣數據中心上架服務器規模約52萬(wan) 台,數字產(chan) 業(ye) 實現稅收3億(yi) 元,帶動就業(ye) 5000餘(yu) 人。”張北縣數字經濟局局長任海瑞表示,通過合理布局產(chan) 業(ye) 板塊和服務支撐板塊,目前張北雲(yun) 計算產(chan) 業(ye) 基地項目的集聚效應、產(chan) 業(ye) 的品牌效應、區域的帶動效應日趨明顯,全縣共有12個(ge) 數據中心項目,總投資約918億(yi) 元,占地2291畝(mu) ,建設規模184萬(wan) 台服務器,為(wei) 數字經濟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
大自然慷慨賜予充足的風、光資源,使得張家口在建設大數據中心方麵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近年來,張家口市以大數據存儲(chu) 為(wei) 牽引,積極發展大數據裝備製造、大數據應用等上下遊產(chan) 業(ye) ,推動大數據產(chan) 業(ye) 全鏈條發展,已逐步形成懷來大數據產(chan) 業(ye) 基地、張北雲(yun) 計算基地等多個(ge) 產(chan) 業(ye) 園區協同聯動的大數據發展格局。
加快數字技術賦能行業(ye) 提質增效
在張家口市宣化區,流行著一句“老話”:“一鋼獨大”“一礦獨大”,“養(yang) 活”一半的宣化人。
宣化區是張家口市的老工業(ye) 基地,也是河北的工業(ye) 重鎮,具有悠久的工業(ye) 發展曆史。礦業(ye) 、鋼鐵、裝備製造曾是宣化區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現在,傳(chuan) 統行業(ye) 綠色轉型正在這片土地上掀起一波接一波的熱潮。
轉型,需要決(jue) 心,更需要行動。作為(wei) “百年企業(ye) ”,河鋼集團張宣科技是宣化工業(ye) 的主導,也是宣化產(chan) 業(ye) 轉型的關(guan) 鍵。培育壯大新能源、高端製造、大數據、工業(ye) 服務等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打造京津冀地區能源轉型、產(chan) 業(ye) 結構調整新基地,張宣科技開啟綠色低碳轉型之路。
“張宣科技有著豐(feng) 富底蘊和優(you) 勢資源,正以與(yu) 時俱進的理念推動鋼鐵到材料、製造向服務轉變,將在產(chan) 城融合上發揮更多的重要作用。”河鋼集團張宣科技有關(guan) 負責人說。
今年9月,由河鋼集團張宣科技和中國寶武寶信軟件公司共同出資建設的寶之雲(yun) 華北基地項目在張宣科技數字科技園開工建設。該項目將致力打造成華北地區單體(ti) 規模最大的綠色數據中心,可以提供服務器租賃、機房VIP、大客戶數據平台服務及強大的智能算力服務。
厚植優(you) 勢、強力推進,綠色如今已成為(wei) 張家口最厚實、最靚麗(li) 的底色。作為(wei) 國家可再生能源示範區,張家口市立足於(yu) 建成首都“兩(liang) 區”、打造“河北一翼”的發展定位,已經先後培育和引進19家氫能領域企業(ye) ,初步形成製加儲(chu) 氫設備製造、燃料電池核心零部件、氫能整車製造等全產(chan) 業(ye) 鏈。
“結合區位特點、資源環境、產(chan) 業(ye) 基礎、發展潛力等因素,我們(men) 積極推動數字技術和實體(ti) 經濟深度融合,構建綠色產(chan) 業(ye) 體(ti) 係,實施企業(ye) ‘上雲(yun) 用數賦智’行動,加快數字經濟與(yu) 實體(ti) 經濟深度融合,實現深層減碳。”張家口市工信局節能與(yu) 綜合利用科科長李晨說。
發揮行業(ye) 綠色轉型對數字產(chan) 業(ye) 的帶動作用
在張家口市懷來縣東(dong) 花園鎮大數據產(chan) 業(ye) 基地合盈數據科技產(chan) 業(ye) 園裏,一車車服務器運進廠區,工人前前後後忙著卸車,一片熱火朝天的建設場麵。
據了解,目前該公司已經開始逐漸由建設轉向運營階段。“隨著今年整個(ge) 建設目標的展開,產(chan) 業(ye) 園一期已全麵開工,並根據我們(men) 不同項目的建設交付要求有序進行著。目前,園區內(nei) 已有部分項目交付運營,其餘(yu) 項目也會(hui) 在今年年末以及明年的年初陸續交付客戶運營使用。”合盈數據懷來項目總經理呂誌勇說。
這僅(jin) 是懷來縣數字產(chan) 業(ye) 蓬勃發展的一個(ge) 縮影。今年年初,國家“東(dong) 數西算”工程將懷來納入全國一體(ti) 化算力網絡京津冀樞紐節點張家口數據中心集群建設的起步區,這給懷來大數據產(chan) 業(ye) 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
“張家口懷來大數據產(chan) 業(ye) 基地空間布局為(wei) ‘一帶兩(liang) 區’,即依托葡萄大道公共服務走廊打造大數據產(chan) 業(ye) 隆起帶,建設大數據產(chan) 業(ye) 綠色發展示範區和以城市功能為(wei) 主導的產(chan) 城融合示範區。”懷來縣委書(shu) 記賈兵說。
此外,借鑒雄安新區經驗,懷來縣高標準編製了大數據產(chan) 業(ye) 基地總規、控規、產(chan) 城融合規劃及城市設計規劃、新能源綜合利用等17個(ge) 專(zhuan) 項規劃。目前產(chan) 業(ye) 基地已落土地規模5000畝(mu) ,一座新建220千伏變電站和3座新建110千伏變電站投用,依托張家口國家可再生能源示範區建設,大力實施源網荷儲(chu) 一體(ti) 化、分布式光伏發電、數據中心餘(yu) 熱回收、抽水蓄能等工程,推動綠電在大數據領域高比例應用,打造環京地區首個(ge) 綠色零碳數據中心集群。
如今,張家口市以超大規模綠色存儲(chu) 為(wei) 切入點,大力推動數字產(chan) 業(ye) 化、產(chan) 業(ye) 數字化,截至目前,16個(ge) 數據中心投入運營,投運服務器124萬(wan) 台,占全省45%。
下一步,張家口市將結合自身發展優(you) 勢,堅持協同最優(you) 化,圍繞數字產(chan) 業(ye) 綠色低碳發展、數字化綠色化賦能行業(ye) 提質增效、城市運行低碳智慧治理等方麵積極探索經驗,在產(chan) 業(ye) 、技術、人才等關(guan) 鍵領域突破,努力推進數字化和綠色化雙轉型。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