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多個街道發出倡議 鄰裏共享防疫物資
一封倡議書(shu) ,暖暖鄰裏情。
鄰居化身“快遞員”,共享藥物解憂又暖心……連日來,通州區多個(ge) 街道發出共享防疫物資的倡議,社區居民積極響應,將體(ti) 溫計、消毒液、藥品等防疫物品共享給鄰居,並將自己的防疫經驗和技巧分享出來,鄰裏互助、有藥共享、有難共幫、共同戰疫。
12月16日,家住喬(qiao) 莊北街小區的居民梁建平在玉橋街道“玉見”APP上寫(xie) 道,“發燒已經是第三天了,家裏沒有退燒藥,都是親(qin) 朋好友給拿的,我要感謝鄰居大姐和親(qin) 朋好友讓我渡過難關(guan) 。”
原來,梁建平在12月13日感覺身體(ti) 有些發熱,確診為(wei) 新冠陽性。可是病情來得突然,家裏所剩藥品不多,隻夠吃一天,她和老伴兒(er) 對網購又不熟悉,隻得向社區求助。住在同一棟樓的管麗(li) 娟得知情況後,立即通過社區加上了梁建平的微信,表示需要退燒藥盡管言語。
15日中午,管麗(li) 娟戴好口罩、手套,把裝有藥品的小袋子掛在了梁建平家門的把手上,隨後通過微信告訴她開門拿藥。同時,管麗(li) 娟還將自己患病期間經常飲用的紅糖白蒜水製作技巧分享給梁建平,並把紅糖一並掛在門把手上,囑咐她一定要按時喝。
管麗(li) 娟的幫助,讓梁建平十分感動。現在,梁建平的身體(ti) 已有所好轉,子女買(mai) 的退燒藥、感冒藥也已送到她的手中。
北苑街道則是通過多種形式向居民發出倡議,“不囤藥、共分享、愛相助”,號召大家通過小區微信群發布、回複消息,約好指定位置,共享藥物、互解難題,形成“以物換物、無接觸易物”的互幫互助模式。同時,街道還號召退休醫務工作者積極參與(yu) 社區誌願服務,開展多種形式的愛鄰互助服務行動。
在通運街道,鄰裏間互幫互助的暖心故事在一幕幕上演。前些天,運河灣社區3號樓發生了這樣一件事:一名孕婦突然發燒,沒有找到退燒藥的家人十分焦急,便向同樓的鄰裏發出求助,十分鍾不到就有好心鄰居伸出援手。孕婦服藥休息,當晚就退了燒。其他居民了解後,紛紛在微信群裏為(wei) 這位好心鄰居點讚。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