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市集美後溪工業組團低碳園區創建以來實現工業總產值增長43.4%
廈門市集美區後溪工業(ye) 組團作為(wei) 全市經濟體(ti) 量最大、產(chan) 業(ye) 門類最豐(feng) 富的工業(ye) 園區之一,依托國家級循環化改造示範點落地優(you) 勢,秉承“綠色低碳、智慧集約、安全高效”理念,在綠色低碳發展上先行一步。園區成功創建全市最大、全省領先的二星級低碳工業(ye) 園區,實現三年工業(ye) 總產(chan) 值增長43.4%,碳排放強度下降15%,切實走出了一條可複製、可推廣的綠色發展之路。
機製為(wei) 先,政企協同破解轉型難
發揮政府主導作用,激活企業(ye) 主體(ti) 動能,以政策引領和基礎優(you) 勢實現企業(ye) 經濟發展與(yu) 綠色轉型同向互促。製定《集美後溪工業(ye) 組團低碳工業(ye) 園區創建工作方案》,由區政府領導親(qin) 自掛帥,成立低碳工業(ye) 園區創建工作領導小組,組成部門涵蓋發改、工信、財政、市政、規劃、生態環境、鎮街及重點企業(ye) 等。以項目引領,研究並印發年度《後溪工業(ye) 組團低碳工業(ye) 園區項目清單》。借力“外腦”,延請中科院城市環境研究所製定園區低碳創建規劃,明確長期發展方向。吸引低碳節能產(chan) 業(ye) 入駐後溪工業(ye) 組團低碳工業(ye) 園區,提前布局碳中和相關(guan) 產(chan) 業(ye) 鏈。培育特有的廢水處理企業(ye) ,能夠實現工業(ye) 廢水中高價(jia) 值物質的循環化利用,有效減少相應工業(ye) 原料生產(chan) 過程中產(chan) 生的碳排放。引入新興(xing) 環保產(chan) 業(ye) ,形成了二氧化碳利用產(chan) 業(ye) 鏈,解決(jue) 二氧化碳捕集後利用難的問題。依托廈鎢勢拓產(chan) 業(ye) 園在後溪工業(ye) 組團順利建成電機產(chan) 業(ye) 集群,有力支持廈門市新能源汽車等低碳領域的發展。積極鼓勵園區龍頭企業(ye) 發揮帶動效應,推進企業(ye) 進行清潔低碳改造與(yu) 認證。園區龍頭企業(ye) 基本完成清潔生產(chan) 改造,多家企業(ye) 成功申報省級綠色工廠,部分企業(ye) 完溫室氣體(ti) 排放核查,通過能源體(ti) 係認證。在政府引領和龍頭企業(ye) 帶動下,園區其餘(yu) 企業(ye) 的清潔低碳改造與(yu) 認證也在快速推進。
科技引領,智慧集約破解降碳難
將傳(chuan) 統能源集約利用和清潔能源開發替代相結合,加強先進節能低碳技術和模式的推廣應用。引領清潔能源開發,不斷推進園區進行分布式光伏發電建設,園區企業(ye) 屋頂已鋪設總麵積約17萬(wan) 平方米的全市最大分布式光伏發電設施,每年可產(chan) 生約1400萬(wan) 千瓦時的零碳電力,減少碳排放約1萬(wan) 噸。積極推進企業(ye) 試點設立“光伏發電-儲(chu) 能-充電樁”一體(ti) 化設施,預計將於(yu) 2023年初完成建設並網。園區正在進行光伏發電潛力摸底排查,將進一步提高新能源在總能源消費中占比的潛力。引領能源結構優(you) 化,依托福建省首個(ge) 區域式分布式能源示範項目——天然氣冷熱電聯產(chan) 燃氣機組為(wei) 園區供給清潔低碳能源,有效提升園區電能質量,並以此為(wei) 骨幹推進其他智慧能源服務項目。天然氣冷熱電聯產(chan) 燃氣機組2021年發電量8050萬(wan) 千瓦時,同時供熱66萬(wan) 吉焦,減少等量燃煤發電碳排放約1.9萬(wan) 噸。此外,燃氣發電機組的碳捕集方案已經形成初步可行性研究報告,未來在成本、碳價(jia) 等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有潛力實現天然氣零碳發電。引領環保技術運用,園區企業(ye) 研發綜合回收專(zhuan) 利技術,每年可節約不可再生的礦產(chan) 資源超2萬(wan) 噸、鹽酸1萬(wan) 噸,減少工業(ye) 原料生產(chan) 過程中產(chan) 生的碳排放,全年為(wei) 產(chan) 廢企業(ye) 減少近億(yi) 元的處置費用,實現資源循環、清潔生產(chan) 、節能減碳多重效益。園區二氧化碳利用產(chan) 業(ye) 鏈將大量二氧化碳“變廢為(wei) 寶”,製作幹冰恒溫箱應用於(yu) 冷藏運輸領域,相比傳(chuan) 統冷藏車,無需額外提供燃油與(yu) 供電,減少大量交通碳排放。多家龍頭企業(ye) 積極建設綠色工廠,創新性地應用了蓄冷池等先進技術,大幅節約企業(ye) 生產(chan) 的能源消費,減少大量建築碳排放。
合力推進,整體(ti) 協同破解創建難
以項目建設為(wei) 抓手,強化宣傳(chuan) 引導,積極參與(yu) 國家級低碳典型案例創建,持續打造集美國家生態文明示範區新亮點、新標杆、新典型。製定低碳園區項目建設清單,全力爭(zheng) 創全省最大低碳園區,進一步錨定近零碳乃至零碳發展目標。目前,園區創建工作受到國家部委關(guan) 注,已被省生態環境廳推薦申報全國綠色低碳典型案例。發揮宣傳(chuan) 引導作用,製作低碳工業(ye) 園區宣傳(chuan) 片,廣泛開展媒體(ti) 推介,園區低碳創建報道稿被多平台轉載。利用現有低碳示範點多次組織政企參觀學習(xi) ,召開企業(ye) 座談會(hui) 進行低碳政策指導,有力促進企業(ye) 提升對低碳建設和企業(ye) 發展協同效應的認識。進行園區環境綠色改造,在核心區域增加低碳園區宣傳(chuan) 標識、展板,進一步濃厚低碳創建氛圍。發揮成果轉化作用,在光伏發電、熱電聯產(chan) 、節能改造等舉(ju) 措合力之下,後溪工業(ye) 組團單位工業(ye) 增加值能耗與(yu) 碳排放三年下降率分別為(wei) 14.5%和15.2%,高於(yu) 同期廈門市總體(ti) 的下降率。完成了國家級循環化改造,土地資源產(chan) 出率38.1億(yi) 元/k㎡,遠高於(yu) 國家《綠色園區評價(jia) 要求》的15億(yi) 元/k㎡標準,並持續吸引更多低碳高新技術產(chan) 業(ye) 進駐,共同發展碳中和循環產(chan) 業(ye) 鏈。園區龍頭企業(ye) 先行先試形成優(you) 秀經驗,企業(ye) 在低碳節能項目中獲得“看得見、摸得著”的收益,促進園區更多企業(ye) 參與(yu) 其中、企業(ye) 間低碳節能合作不斷加深,低碳節能項目規模增長形成良性循環。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