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陶瓷講述美麗的絲路傳說

“絲(si) 綢之路”見證了中華文明的傳(chuan) 承與(yu) 創新,承載了中國人民與(yu) 世界交流的智慧與(yu) 情感。陶瓷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偉(wei) 大創造, 是“絲(si) 綢之路”的重要組成部分。為(wei) 了迎接第五屆阿拉伯藝術節的到來,有關(guan) 方麵精心籌備了“絲(si) 路瓷源·和光接物”——陶瓷版權創意設計展、“絲(si) 路遺珍”——中國古代外銷瓷特展等多場獨具特色的展覽活動,用陶瓷講述璀璨的絲(si) 路文明,立體(ti) 展示中阿友好邦交文明成果。
12月17日,記者走進景德鎮昌南裏文化藝術中心時,“絲(si) 路瓷源·和光接物”——陶瓷版權創意設計展的所有籌備工作已經接近尾聲。該活動執行策劃吳國濤告訴記者,為(wei) 了給第五屆阿拉伯藝術節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早在數月前,景德鎮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旅遊局、景德鎮市城市建設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等活動承辦單位,就組織開展了“絲(si) 路瓷源·和光接物”——陶瓷版權創意設計大賽,吸引了包括來自阿拉伯國家藝術家在內(nei) 的600多名國內(nei) 外藝術家參加。藝術家們(men) 圍繞“絲(si) 路瓷源·和光接物”主題精心創作,最終精選了300多件作品進行展陳。
我國古代外銷瓷不僅(jin) 改變了國外民眾(zhong) 的生活方式和審美情趣,還搭建了中外經貿和文化交流的橋梁,為(wei) 包括阿拉伯國家在內(nei) 的世界各國的經濟文化發展、社會(hui) 進步作出了傑出貢獻。較早參與(yu) 對外瓷器貿易的景德鎮,是中國出口瓷器大宗供貨基地。行銷世界的景德鎮等地瓷器,在“絲(si) 綢之路”上扮演了重要角色, 是絲(si) 路文明的重要見證。
記者了解到,即將在景德鎮中國陶瓷博物館舉(ju) 行的“絲(si) 路遺珍”——中國古代外銷瓷特展,展品種類豐(feng) 富,數量達500餘(yu) 件(套),其中唐宋元時期展品200餘(yu) 件(套),明清時期展品300餘(yu) 件(套)。景德鎮中國陶瓷博物館館長彭國紅介紹,此次特展展品涵蓋了“黑石號”沉船出水的長沙窯青釉褐綠彩瓷、宋代外銷瓷的名貴品種景德鎮窯青白瓷、元代深受阿拉伯地區伊斯蘭(lan) 文化影響的景德鎮窯青花瓷、海外回流的明清外銷瓷等。這場中國古代外銷瓷展覽,將再次以生動、立體(ti) 的方式,向世界講述美麗(li) 的絲(si) 路傳(chuan) 說,彰顯人類文明的交流互鑒,進一步促進中阿人民相知相親(qin) 。(全媒體(ti) 記者 王景萍)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