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好發揮憲法在治國理政中的重要作用
“我們(men) 要以紀念現行憲法公布施行40周年為(wei) 契機,貫徹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強化憲法意識,弘揚憲法精神,推動憲法實施,更好發揮憲法在治國理政中的重要作用,為(wei) 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全麵推進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提供堅實保障。”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12月19日發表署名文章《譜寫(xie) 新時代中國憲法實踐新篇章——紀念現行憲法公布施行40周年》,全麵回顧我國憲法製度建設和憲法實施取得的曆史性成就,深刻總結我國憲法製度建設的規律性認識,提出新時代新征程全麵貫徹實施憲法的明確要求。
大家紛紛表示,要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的重要指示為(wei) 根本遵循,全麵貫徹實施憲法,推進全麵依法治國,推進法治中國建設,為(wei) 全麵建成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ge) 百年奮鬥目標,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麵推進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而團結奮鬥。
黨(dang) 的領導是推進全麵依法治國的根本保證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的署名文章深刻闡明了對我國憲法製度建設的規律性認識,提出了“七個(ge) 必須堅持”,其中首要的就是“必須堅持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領導”。
在內(nei) 蒙古自治區翁牛特旗人民法院院長孫豔紅看來,我國憲法強化了黨(dang) 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地位,堅持依憲治國、依憲執政,就必須堅持憲法確定的黨(dang) 的領導地位不動搖,這樣才能確保黨(dang) 和國家事業(ye) 始終沿著正確方向前進。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40年來,現行憲法有力推動和加強了社會(hui) 主義(yi) 法治建設,有力推動和保障了黨(dang) 和國家事業(ye) 發展。
1982年我國現行憲法公布實施後,在黨(dang) 中央領導下,全國人大先後5次對這部憲法的個(ge) 別條款和部分內(nei) 容作出了必要的也是十分重要的修正。
“現行憲法公布實施以來,憲法在保持連續性、穩定性和權威性的基礎上不斷與(yu) 時俱進。”中國法學會(hui) 憲法學研究會(hui) 常務副會(hui) 長莫紀宏說,5次修改將黨(dang) 和人民在實踐中取得的重大理論創新、實踐創新、製度創新成果轉化為(wei) 憲法規定,使憲法更好地體(ti) 現人民意誌,更加及時地反映實踐發展和時代發展的新形勢新要求,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法律體(ti) 係更好地適應改革開放和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建設的新要求,更好推進科學立法、嚴(yan) 格執法、公正司法和全民守法。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我們(men) 黨(dang) 高度重視全麵依法治國,從(cong) 關(guan) 係黨(dang) 和國家長治久安的戰略高度來定位法治、布局法治、厲行法治,把全麵依法治國納入“四個(ge) 全麵”戰略布局中來謀劃、來推進,推動我國憲法製度建設和憲法實施取得曆史性成就。
曆史和實踐告訴我們(men) ,保證憲法實施,就是保證人民根本利益的實現。
“堅持人民當家作主,一定要尊重人民主體(ti) 地位,把維護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作為(wei) 我們(men) 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傾(qing) 聽人民呼聲,匯聚人民智慧,回應人民期待。”河北省邢台市襄都區西門裏街道黨(dang) 工委書(shu) 記李東(dong) 光說,在今後的工作中,我要進一步樹立服務意識,深入基層,了解群眾(zhong) 在想什麽(me) 、幹什麽(me) 、盼什麽(me) ,從(cong) 辦好事、實事做起,從(cong) 解決(jue) 群眾(zhong) “急難愁盼”的事抓起,紮紮實實做好工作,提高人民群眾(zhong) 的滿意度和獲得感。
不斷提高黨(dang) 依憲治國、依憲執政的能力
堅持依法治國首先要堅持依憲治國,堅持依法執政首先要堅持依憲執政。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把憲法實施貫穿到治國理政各方麵全過程,不斷提高黨(dang) 依憲治國、依憲執政的能力。
在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區,近年來,當地積極打造“四維基層依法治理體(ti) 係”,依托廣泛分布在園區中的區級法治中心、街道法治建設辦公室、社區法治工作站、社會(hui) 法治建設點“開門決(jue) 策”,服務黨(dang) 委政府重點工作推進、重大項目建設和民生經濟發展。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要把貫徹憲法法律落實到各級黨(dang) 委決(jue) 策施策全過程,堅持依法決(jue) 策、依法施策。作為(wei) 基層政法工作者,我們(men) 要在今後的工作中進一步增強憲法意識,健全依法決(jue) 策施策的工作製度,築牢依法行政‘防火牆’,推動基層治理法治化水平不斷提升。”成都高新區黨(dang) 工委政法委司法法治處處長鞠友誌說。
以法為(wei) 綱,循法而治。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重點領域、新興(xing) 領域、涉外領域立法不斷加強,以憲法為(wei) 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法律體(ti) 係不斷完善發展,在推進國家治理體(ti) 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過程中發揮出巨大作用。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加快完善以憲法為(wei) 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法律體(ti) 係,不斷增強法律規範體(ti) 係的全麵性、係統性、協調性。這對下一步的國家立法提出了更高要求。”全國人大常委會(hui) 法工委憲法室主任雷建斌說,全國人大將繼續強化對國家重大發展戰略的法治保障,積極推進國家安全、科技創新、公共衛生、生物安全、生態文明、防範風險等重點領域立法,加快數字經濟、互聯網金融、人工智能、大數據、雲(yun) 計算等領域立法步伐,加強民生領域立法,回應人民群眾(zhong) 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填補法律製度薄弱點和空白區。
憲法的生命在於(yu) 實施,憲法的權威也在於(yu) 實施。
新時代十年,我國憲法製度建設和憲法實施監督取得重大成效。統計顯示,截至今年7月,全國人大常委會(hui) 推動督促製定機關(guan) 修改或者廢止存在違憲、違法等問題的規範性文件2萬(wan) 餘(yu) 件,國務院備案審查法規規章1.1萬(wan) 餘(yu) 件。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推進憲法監督的規範化、程序化建設,提高合憲性審查、備案審查能力和質量。這為(wei) 我們(men) 法規規章備案審查工作的高質量發展指明了方向。”司法部法治督察局副局長李勇剛說,下一步,要穩步推進《法規規章備案條例》修改工作,進一步明確地方政府規章備案審查層級監督製度,強化備案審查工作的銜接聯動機製,更好維護國家法製統一,推動憲法監督製度不斷完善。
推動憲法實施成為(wei) 全體(ti) 人民的自覺行動
“在今年憲法宣傳(chuan) 周活動中,形式多樣的憲法宣傳(chuan) 活動線上線下同步開展,突出數字化、互動化、沉浸式體(ti) 驗,掀起了憲法學習(xi) 宣傳(chuan) 的熱潮。”福建省司法廳普法與(yu) 依法治理處處長林曉霞結合福建省建設憲法宣傳(chuan) 教育館工作說,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要求我們(men) 堅持宣傳(chuan) 、教育、研究共同推進。我們(men) 將堅持法律知識普及、法治觀念引導,推動憲法深入人心,走進人民群眾(zhong) ,進一步創新普法形式、豐(feng) 富普法載體(ti) ,讓憲法實施成為(wei) 一種自覺行動,努力使尊法學法守法用法在全社會(hui) 蔚然成風。
憲法的根基在於(yu) 人民發自內(nei) 心的擁護,憲法的偉(wei) 力在於(yu) 人民出自真誠的信仰。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設立國家憲法日,建立憲法宣誓製度,廣泛開展憲法宣傳(chuan) 教育,全社會(hui) 憲法意識和法治觀念顯著增強。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要抓住領導幹部這個(ge) 關(guan) 鍵少數,抓住青少年、網民等重點群體(ti) ,抓憲法紀念、憲法宣誓、憲法教材建設等重點載體(ti) ,抓學校、社區、媒體(ti) 等重點陣地,持續深入開展憲法宣傳(chuan) 教育。
“這對我們(men) 黨(dang) 員幹部提出了更高要求。”山西省高級人民法院刑事審判第三庭庭長王洪明認為(wei) ,“憲法體(ti) 現的是黨(dang) 和人民的共同意誌。身為(wei) 法院領導幹部和一名從(cong) 事刑事審判的法官,要帶頭尊崇憲法、學習(xi) 憲法、遵守憲法、維護憲法、運用憲法,築牢學法懂法用法守法、依憲依法依規履職的責任意識。”
“開展憲法宣傳(chuan) 教育,校園是重要陣地,青少年是重點群體(ti) 。通過‘沉浸式’教育,係好青少年第一顆‘法治扣子’,用憲法護航青少年的成長之路,讓孩子們(men) 成長為(wei) 儒雅有禮、遵紀守法的合格公民。”北京市東(dong) 城區府學胡同小學校長滕亞(ya) 傑說。
“提煉標誌性概念、原創性觀點,加強中國憲法學科體(ti) 係、學術體(ti) 係、話語體(ti) 係建設,鞏固中國憲法理論在我國法治教育中的指導地位。”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對加強中國憲法理論研究提出明確要求。
“我國憲法同黨(dang) 和人民進行的艱苦奮鬥和創造的輝煌成就緊密相連,同黨(dang) 和人民開辟的前進道路和積累的寶貴經驗緊密相連。”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政府法製研究中心副主任陳天昊表示,落實好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重要指示,要深化我國憲法理論研究,以我國憲法的曆史和現實實踐為(wei) 根據,充分發掘憲法條文背後的精神內(nei) 核,為(wei) 堅定走中國式現代化道路提供法理基礎,增強憲法自信。
(新華社北京12月19日電 記者劉奕湛、白陽、熊豐(feng) 、劉懿德、王成)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