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設農業強國中大顯身手
中央農(nong) 村工作會(hui) 議12月23日至24日在北京舉(ju) 行。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出席會(hui) 議並發表重要講話,對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加快建設農(nong) 業(ye) 強國作出戰略部署。
全國各地認真學習(xi) 領會(hui) 中央農(nong) 村工作會(hui) 議精神。大家表示,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的重要講話明確了當前和今後一個(ge) 時期“三農(nong) ”工作的目標任務、戰略重點和主攻方向,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yi) 。要鉚足幹勁,抓好以鄉(xiang) 村振興(xing) 為(wei) 重心的“三農(nong) ”各項工作,大力推進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現代化,為(wei) 加快建設農(nong) 業(ye) 強國而努力奮鬥。
鉚足幹勁加快建設農(nong) 業(ye) 強國
走進黑龍江省雙鴨山市集賢縣永勝農(nong) 機合作社的農(nong) 機庫房,大馬力拖拉機等各類農(nong) 業(ye) 機械,為(wei) 今年的糧食豐(feng) 收立下汗馬功勞,在保養(yang) 後盡數入庫。
合作社理事長劉明坤笑著說:“今年我們(men) 種植了兩(liang) 萬(wan) 餘(yu) 畝(mu) 大豆,通過良種、良法和良機的結合,平均畝(mu) 產(chan) 在400斤以上。”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農(nong) 業(ye) 強國是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強國的根基,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實現高質量發展、夯實國家安全基礎,都離不開農(nong) 業(ye) 發展。這讓我們(men) 廣大農(nong) 民感到很振奮。”劉明坤說,明年要引入先進農(nong) 業(ye) 機械和種植技術,為(wei) 更多農(nong) 戶提供生產(chan) 托管社會(hui) 化服務,降低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成本,提升糧食產(chan) 量。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要依靠科技和改革雙輪驅動加快建設農(nong) 業(ye) 強國。
在南海之濱的海南三亞(ya) ,從(cong) 田間地頭到實驗室,來自全國各地的育種科研人員步履不停。連日來,中國農(nong) 業(ye) 科學院國家南繁研究院院長彭軍(jun) 一邊帶領團隊開展攻關(guan) ,一邊頻繁輾轉各試驗基地對接需求。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提出,加快實現高水平農(nong) 業(ye) 科技自立自強。這讓我們(men) 感到莫大的鼓舞。”彭軍(jun) 說,中國農(nong) 業(ye) 科學院正整合全院資源、創新運行機製支持“南繁矽穀”建設,圍繞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國民營養(yang) 健康等重大需求,聚焦農(nong) 業(ye) 基礎性重大科學問題和前沿育種技術持續開展研究。
在安徽省亳州市蒙城縣小辛集鄉(xiang) ,連片的大田裏,冬小麥長勢正好。蒙城縣去年探索“一村兩(liang) 作區”改革新模式,將各村耕地劃分為(wei) 流轉耕作區和自種耕作區,繼續種地的農(nong) 戶在“自種區”經營,大戶在“流轉區”開展規模經營。
小辛集鄉(xiang) 黨(dang) 委書(shu) 記張朝陽說,深化農(nong) 村改革,必須繼續把住處理好農(nong) 民和土地關(guan) 係這條主線。“通過實行‘一村兩(liang) 作區’,培養(yang) 了一批種糧大戶。改革也充分尊重村民意願,讓一部分村民保留了土地,並通過農(nong) 業(ye) 社會(hui) 化服務項目提高畝(mu) 均收益約50元。”
張朝陽表示,2023年在繼續推進“一村兩(liang) 作區”改革的同時,還將注重培養(yang) 職業(ye) 化農(nong) 民,從(cong) 政策層麵強化對新型農(nong) 業(ye) 經營主體(ti) 的收益保障力度,讓廣大農(nong) 民在改革中分享更多成果。
切實保障糧食和重要農(nong) 產(chan) 品穩定安全供給
“保障糧食和重要農(nong) 產(chan) 品穩定安全供給始終是建設農(nong) 業(ye) 強國的頭等大事。”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
在江西省吉水縣黃橋鎮社下村千畝(mu) 高標準農(nong) 田建設現場,雖然天氣漸寒,卻一片繁忙火熱的景象,機械在田間來回開展表土剝離,工人們(men) 正忙著修築灌溉排水渠。
在一旁協調現場施工進度的社下村黨(dang) 支部副書(shu) 記曾發智介紹,建設高標準農(nong) 田讓村民嚐到了甜頭,不僅(jin) “種得舒心、收得高產(chan) ”,還在今年幹旱時期起到關(guan) 鍵作用,大大減少農(nong) 民損失。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逐步把永久基本農(nong) 田全部建成高標準農(nong) 田,這讓我們(men) 更加堅定了信心。”曾發智說,目前2022年計劃新建的高標準農(nong) 田已全線開工,下一步將加快項目進度,保質保量,爭(zheng) 取明年春耕前全部完工並交付使用。
10年來持續攻關(guan) ,一直紮根田間地頭培育油菜優(you) 良品種的重慶市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委油菜產(chan) 業(ye) 體(ti) 係首席專(zhuan) 家黃桃翠團隊培育出慶油3號油菜新品種,畝(mu) 產(chan) 量能達到200公斤,含油量49.96%。
“把種業(ye) 振興(xing) 行動切實抓出成效,把當家品種牢牢攥在自己手裏,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的要求對科研工作者來說,是巨大的動力。”黃桃翠說,我們(men) 接下來要繼續狠下苦功、真抓實幹,爭(zheng) 取育成高產(chan) 、高油、早熟,又適宜機收的油菜品種,努力讓農(nong) 民更有奔頭。
農(nong) 機手減損田間“過招”、糧食烘幹機開足馬力、封閉式運糧車往來穿梭、智能倉(cang) 儲(chu) 設備實時監測……今年的糧食收獲季,在山東(dong) 省德州市夏津縣,圍繞糧食生產(chan) 全產(chan) 業(ye) 鏈,節糧減損茬茬壓緊、環環相扣。
“節糧就等於(yu) 增產(chan) ,保障糧食安全,必須按照總書(shu) 記的要求,在增產(chan) 和減損兩(liang) 端同時發力,持續深化食物節約各項行動。”夏津縣縣委書(shu) 記沙淑紅表示,節糧減損既在田間地頭,也在倉(cang) 儲(chu) 運輸、餐桌車間。夏津縣將進一步推動“收儲(chu) 運加消”全鏈條節糧減損集成改革,實現開源與(yu) 節流並重,助力端牢端穩中國飯碗。
努力建設宜居宜業(ye) 和美鄉(xiang) 村
數九寒冬,祖國西部邊陲帕米爾高原,寒風凜冽、滴水成冰。新疆阿克陶縣布倫(lun) 口鄉(xiang) 黨(dang) 委書(shu) 記李文娟這幾天忙著帶領同事們(men) 琢磨明年產(chan) 業(ye) 發展的“新招”。
布倫(lun) 口鄉(xiang) 是典型的邊境鄉(xiang) 、牧區鄉(xiang) ,鄉(xiang) 裏產(chan) 業(ye) 主要靠犛牛和旅遊。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重視增加農(nong) 民收入問題,要求千方百計拓寬農(nong) 民增收致富渠道。”李文娟說,來年我們(men) 將在犛牛和旅遊深入融合上下功夫,一方麵做大做強犛牛合作社,一方麵在騎犛牛、看犛牛、領養(yang) 犛牛上做文章,延伸產(chan) 業(ye) 鏈,讓老百姓的腰包更鼓。
走進雲(yun) 南省宣威市東(dong) 山鎮三樂(le) 村,村內(nei) 道路幹淨整潔,家家戶戶都有一個(ge) 規整的小菜園,畜禽也都是圈養(yang) 。過去村內(nei) 雞鴨遍地走,草堆、糞堆隨處可見,環境髒亂(luan) 差。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建設宜居宜業(ye) 和美鄉(xiang) 村是農(nong) 業(ye) 強國的應有之義(yi) 。”宣威市委副書(shu) 記葉旭軍(jun) 說,為(wei) 引導鄉(xiang) 村向和美宜居發展,當地因地製宜推進農(nong) 村綠化、美化工程,還依托村規民約、評比等村民自治辦法,讓村民主動參與(yu) 和美鄉(xiang) 村建設。
葉旭軍(jun) 說,要對人居環境進行常態化治理,開展達標考核、星級評比和掛牌管理,打造精品示範村、美麗(li) 村莊、綠美鄉(xiang) 村。
冬日陽光透過玻璃窗灑進來,十來個(ge) 小朋友安靜地聽著繪本故事。這是湖南省汨羅市屈子祠鎮屈子學校正在舉(ju) 行的一場“繪本漂流”活動 ,多種類型的圖書(shu) 從(cong) 縣城“漂流”到了這所農(nong) 村學校的孩子手中。
汨羅市教育體(ti) 育局局長楚軍(jun) 說,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提出讓農(nong) 民就地過上現代文明生活,這讓我們(men) 很有信心,農(nong) 村教育會(hui) 越辦越好。
他介紹,汨羅著力完善農(nong) 村寄宿製學校辦學條件,投資1.2億(yi) 元,建設標準化鄉(xiang) 鎮學校運動場30個(ge) 。下一步,汨羅市將進一步加大投入,提升農(nong) 村寄宿製學校辦學水平,完善相關(guan) 配套設施。同時,政策向農(nong) 村一線教師傾(qing) 斜,進一步提升農(nong) 村學校的辦學質量。
(新華社北京12月25日電 記者高敬、於(yu) 文靜、嚴(yan) 賦憬)
《 人民日報 》( 2022年12月26日 01 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